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礼远众——隋炀帝》阅读札记

去礼远众——隋炀帝

(主编:金开诚  编著:管宝超)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一、少年时光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炀帝”乃他死后唐朝给他的谥号。

按《谥法》规定:“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者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好色荒淫、穷奢极欲的暴君,这是不争的事实。

杨广少时也是英俊聪慧,文武兼备。曾率军饮马长江,灭掉陈朝统一中国。

在他当政时期,也曾颇有政治抱负,开凿运河,创建科举;北拒突厥,西拓西域;隋朝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赋予皇帝绝对的权威和不受监控的为所欲为的权力,使隋炀帝登上皇帝宝座不久,便不思进取,利令智昏,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的欲望。

(一)显赫家世,年幼居藩

公 元569年,一名叫阿摩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出身在北周贵族武将之家,父亲杨坚是北周大将军、隋国公,母亲独孤氏,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武将之后,名门闺秀。

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时,杨广就因父功被封为雁门郡公。

公元581年,雄才大略的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年仅13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

隋朝的政治风云,杨家先代的文治武功,将门之子所受的各种熏陶,塑造了他矛盾多面的秉性。

杨广十分好学,擅长写文章,性格沉稳,朝野属望。由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他从小工于心计。

杨广在边境反击战中虽没有起太大作用,但边塞经历的战争岁月,为以后统兵伐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资历。

(二)饮马长江伐陈有功

陈后主昏庸无能,不理朝政。有唐朝杜牧《泊秦淮》为证。

杨广获北御突厥虚名后,又肩负起南平陈朝重担,无疑天赐良机。

平陈战争中,也暴露了杨广权力欲望和声色之欲。

(三)恃宠夺宗逼宫即位

杨广在战争中长大成人,胜利和成功激发了他勃勃野心。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五子杨谅。

太子杨勇纵情声色,授人以柄。

杨广为讨父母欢心,则是刻意掩饰自己的欲望。

杨广还积极组建自己的党羽集团,其中以张衡、宇文述为骨干力量。

弒父杀兄取得皇位。

二、功过是非

(一)革新律制创建科举

炀帝厘定制度主要表现为:

一是改革行政制度。废除西魏北周时期“六官制”,开始实行以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为行政中枢的制度。

二是继续推行均田制。

三是改革教育制度,创建科举。

隋朝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最多时有37万卷,七万七千多类图书。

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四是修订法律。

(二)大兴土木开凿运河

为证明自己取得皇位当之无愧,便试图在短时期内建立起最伟大功绩,以期与秦皇汉武功绩相媲美。

在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派杨素等人修建洛阳城。每天有二百万人在工地上劳动,历时一年完成。

大业元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建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

大业三年,又征发河北百万民工开凿永济渠。

大业五年,沟通长江黄河。

隋炀帝没有考虑子民生存状态,没注意人们承受限度,不计成本滥用民力,驱民于水火,无视人民最起码生存权,必然产生暴政,亡国不可避免。

(三)北巡突厥方勤远略

隋炀帝决定北巡突厥,以显中华之富强和对少数民族的重视。

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隋炀帝巡视北方,住宿在赤岸泽(今陕西华县北)。

从榆林到北突厥牙帐,到东面的涿郡,修筑了一条长达三千里、宽一百步的御道,突厥全国都出力服役。

隋炀帝想要向突厥人夸耀显示隋朝的强大富足,命令宇文恺制作特大帐篷,帐篷可容纳几千人。

(四)巡视西域重建丝路

隋炀帝继位后,值天下承平已久,国力强盛,随即对西域开始大规模、有系统的征服。

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地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此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抵达西北这么远地方的皇帝,只有隋炀帝一人。促成了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中原与西方的各个方面的联系与交往,这是千古明君才能有的功绩。

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万国博览会。游人及车马长达数百里,堪称创举。

饮马长城窟行

隋炀帝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万里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是隋炀帝在这次西巡时所作的,成为千古名篇,“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开拓西域的艰难和隋炀帝的雄心抱负。

唐太宗也感慨地说:“大业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马之强,自古以来,不过一两代耳。”

(5) 出游江都礼乐隆盛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虽功在千秋、却弊在当时。

古人有“种柳开河为胜游”,今人亦有“出于君王游幸之私欲”,这种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大业元年(605年)8月,隋炀帝出游江都。船队长达二百余里,两岸骑兵护送,水面、岸边彩旗飘扬,水光辉映,照耀着山川大地。

(6) 三征高句丽穷兵黩武

大业七年(611年)二月,隋炀帝从江都来到涿郡,颁布诏书征讨高句丽。

尽管国内发生大规模起义,但隋炀帝仍不改扫灭高句丽的既定计划,并为再伐高句丽作准备。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结果是失信于天下,并使万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起义反抗,隋朝的统治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3、 穷途末路

(1) 天下大乱义军遍地

大业七年秋,山东邹平人王薄自称“知世郎”,编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民间传唱,煽动民众奋起反抗。王薄和孟让据长白山起义,首先举起了反抗隋炀帝暴政大旗。

礼部尚书杨玄感也趁隋炀帝征高句丽之机,在黎阳起兵反叛。

另外还有三支规模较大的武装力量,即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

瓦岗军是反隋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领导人主要是李密、翟让等,其发布讨隋炀帝檄文,指出隋炀帝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迅速进军关中,袭占京师长安,隋朝的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2) 三游江都醉生梦死

无情的现实使隋炀帝无力回天,只好逃避现实,政治上不再有任何进取之心,反而在生活上更加追求奢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隋炀帝来到江都不思振作,在生活上更加糜烂,他对治国平天下的圣王之业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颇思享乐。

(3) 江都宫变独夫授首

虎贲郎将司马德戡一直受隋炀帝宠幸,和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密谋叛逃、反叛。

令狐行达、裴虔通挟持隋炀帝回京。

裴虔通当着隋炀帝的面一刀砍死了隋炀帝的12岁的儿子杨杲,鲜血溅到隋炀帝的御服上。

隋炀帝自己解下白丝巾交给令狐行达,就这样被绞死。

纵观隋炀帝的一生,他不是无所作为的庸君,也不是只顾淫乐的昏君,更不是英明仁义的圣君,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他文韬武略,志包宇宙,在主观上想干一番历史功绩,但他迷信权力,不恤百姓,为建立自己的个人功业不顾一切,为了满足自己的无穷私欲而无所顾忌。

隋炀帝不修仁德,不尊重人民最起码的生命权、生存权,以人民百姓为敌,唯我独尊,拒绝纳谏,最后把国家也拖入祸乱之中,自己成了独夫民贼,为万民所弃。

还是让我们牢记历史古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西西弗钦钦  2021.3.14  于蓉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暴君隋炀帝的B面:原来你竟是这样的诗人
隋炀帝杨广
普六茹坚和大野昞不得不说的故事
隋炀帝都能尬吹成千古一帝了?你看他给唐朝留下一个什么烂摊子?
欲速不达:隋朝覆亡真相(3)
隋炀帝干的每件大事都是正确的,怎么就亡国了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