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茄子育苗,容易步入五个认知方面误区,记住5个不,可得齐苗壮秧

民间有谚语说:“苗好一半功,秧好一半丰”;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利用好苗种植农作物,可以节省一半的劳动投入;利用好秧下田,预示将有一半的收成已握在手;与这句谚语意思相近的还有“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桃”的说法;这些谚语都表明,培育旺苗壮秧对作物优质高产和丰产丰收非常重要;很多种植户也将培育出优质壮苗作为育苗的中心目标。

不过,在实际的育苗过程中,很多种植户不仅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育苗管理过程中;比如有些人不断地给作物幼苗增温保暖,频繁的给作物幼苗灌溉施肥,对幼苗管理达到了不遗余力不厌其烦的程度;但是,有时投入程度越高培育出来的作物幼苗质量达不到培育者的心理期望;比如有些过于勤劳的人培育出来的幼苗茎秆纤细、苗高株大、虚胖徒长、茎叶娇嫩;或者存在较多黄化苗、弱小苗、病态苗、小老苗等问题苗株。

有些种植户遇到这些问题苗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不辞辛劳勤于管理,还收获不到全面的优质壮苗呢?究其原因,这些问题苗的出现,除了与培育者的管理技术与经验有一定关系之外,很多种植户多是误入认知方面的坑里,多是犯了想当然的错;比如在茄子育苗过程中,就容易步入五个认知方面的误区;其实,给茄子育苗,只要记住五个不,就不会犯认知方面的错;别用想当然的想法育苗,就可得齐苗壮秧;那么,茄子育苗究竟会步入哪些认知误区呢?记住哪五个不,能得齐苗壮秧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不是育苗越早就越有利于移栽成活

在茄子实际育苗过程中,有些种植户会存在育苗越早定植就越早的想法;其实,这就是有些种植户想当然的做法,茄子并不是育苗越早就能越早定植;茄子是一种性喜温暖气候的植物,它对低温和高温都比较敏感;比如茄子在低于15度的环境下生长缓慢,并存在黄叶落叶、落花落果现象;它在低于10度环境下,会存在生长发育不良和新陈代谢异常现象;当气温低于5度时,茄子容易受到冷害发生萎蔫死棵现象;茄子在高于35度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能力也会受到抑制。

一般情况下,茄子适宜在白天气温处于25度至30度、夜间气温保持在15至20度的环境中生长;茄子幼苗在22度至30度环境中,更利于成活和发育,但定植温度不能低于20度,否则缓苗慢或者不能正常缓苗;从茄子定植适温要求来看,谷雨至立夏节令期间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茄子幼苗定植对成活温度的最低要求;而茄子育苗周期约为60天至90天,也就是说,从立夏开始向后倒推90天,正好立春可作为茄子的育苗起始日期;如果育苗时间提前过早,不利于保障幼苗移栽成活率,也不利于茄子生长发育,更不利于茄子高产优收。

一般情况下,适宜移栽定植的茄子幼苗株型为,苗高15厘米、长出六至七片真叶;在茄子移栽定植日期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如果育苗时间提前,意味着茄子的育苗期时间拉长;如果茄子育苗期时间过长,会致使茄株苗龄过长;苗龄过长可致使茄株形成大苗,比如移栽时茄秧门茄已经瞪眼;而苗龄时间过长,株型较大的茄秧会存在缓苗慢,成活率低、产能低下等问题。

因为茄子的根系木质化程度较早,且根系再生能力很差;而苗龄过大的茄秧在移栽过程中容易致使根系发生损伤,如果茄秧根系发生较大程度的损伤,它不仅缓苗慢,而且不容易成活;即便成活后,由于根系再生能力差,根系汲取土壤养分能力不足,不利于长成丰产株型,后期产量也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并不是育苗越早移栽定植就越早,并不是苗龄越长、株型越大就越有利于移栽成活。

不是温度越高就越能得壮苗

茄子在育苗期,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但育苗阶段不同,幼苗生育内容不同,它们对温度要求也各有不同;比如在籽苗期,将苗床土温控制在20度左右,室温调控在25度左右,更利于茄子出苗和籽苗发育;分苗期室温调控在28度时,更利于分苗缓苗和成活;而茄秧长至两叶一芯期,也就是花芽分化阶段,将白天室温控制在27度左右,夜间温度调控在20度左右,更利于茄株花芽分化;等到茄秧长至四叶一芯期,茄秧花芽分化基本结束,将分苗温度管理调控在25度至30度之间,更利于培育出健壮苗;在茄秧移栽前一周,将白天温度控制在15至20度之间,夜间温度调控在10至15度之间,更利于茄秧炼苗。

但是,有些茄秧繁育者认为,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茄秧生长发育,越有利于获取健壮苗;其实不然,如果温度超出幼苗适温发育范围,反而不利于获取优质壮苗;比如籽苗在温度超过35度的情况下,会发生糊叶灼苗现象,会致使生长点萎缩不再发育现象,甚至存在温度过高萎苗现象;比如在茄秧幼苗期和成苗期温度超过30度的情况下,会存在苗株徒长现象,会存在高脚苗、高节苗现象;无论是徒长苗,还是高脚苗或高节苗,均不属于优质壮苗株型;这些问题苗,均会给移栽缓苗和高产优收带来隐患;所以,并不是育苗温度越高就越能培育出优质壮苗。

不是频繁浇水就越有利于茄秧生长发育

有些茄秧繁育者,在茄子育苗过程中,频繁的给茄株浇水灌溉;即便不旱,有些人也认为,浇水越多越有利于茄秧生长发育;其实这种想法,也属于想当然的范畴;虽然茄子在育苗期,保持恰当的水分供给有利于生长发育;但茄子在育苗期,由于生长量很小,需水量也很小;只要在播前浇施充足的底水,在成苗之前,一般不需频繁补水;茄秧利用胚乳和底水,能够满足成苗之前对水分的基本需求;如果成苗期表土泛白,或者中午时间段有苗株发生萎蔫现象,可在晴天的上午给茄秧适度补充小水,保持畦面见干见湿即可。

如果在茄子育苗期频繁补水,或者浇水量过大,不仅会存在浇水不当冲刷幼苗根系冲倒幼苗苗基的风险,还存在过度补水致使茄秧发生徒长现象;我们前面讲过,幼苗徒长是一种不良生长现象,它与优质壮苗背道而驰;而且,频繁浇水或过度浇水,会增加畦面湿度;如果营养土湿度过大,会降低土壤含氧量,会抑制根系生长发育,会致使根系发生吸收障碍和新陈代谢异常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沤根死苗现象。

此外,频繁供水和过度供水,在较高的育苗温度条件下,会给幼苗人为制造出高温高湿环境,高温高湿会给病虫害滋生和繁殖提供便利条件,会给茄子幼苗带来滋生诸如猝倒病、绵疫病、病毒病、立枯病的风险;由此可见,频繁浇水或过度浇水对茄秧生长发育无益。

不是用肥越多就长势越好

茄子是一种喜肥作物,生育周期内,由于枝繁叶茂,生长量较大,结果量较多,它对养分有较大需求;但是生长阶段不同,生育内容不同,它在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与需求类型也各不相同;比如在茄子育苗阶段,由于生长量较小,它对养分需求量不大;而且在育苗期,茄子幼苗以营养生长为主,它的营养需求类型以氮素为主,对磷钾和其它功能元素需求并不强烈;比如在茄子育苗期,按照6份田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饼肥或草木灰、每立方配施1公斤尿素配制营养土,即可满足茄子幼苗阶段对养分的基本需求,不需追肥补充营养。

如果成苗阶段的确存在茄秧叶色暗淡,茎瘦苗弱,可使用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按照1:1比例配制0.5溶液叶面喷施改善长势;如果在配制营养土时,偏离配方,致使营养土过于肥沃;比如大量使用有机肥,大量配施氮素肥料,会给茄子幼苗带来烧根烧苗的风险;特别是施入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在有机肥二次腐熟过程中,腐热和氨气聚集会灼伤幼苗根系,会给幼苗带来长势不良、萎苗死棵的可能;而且,底肥过于充足或营养偏氮,还会给茄子幼苗带来旺长徒长的隐患;徒长苗是问题苗,所以并不是用肥越多,茄秧就能长势越好。

不是全程闭光就越有利于幼苗生长发育

在茄子实际育苗过程中,有些人习惯为茄子育苗创造一个密闭黑暗环境;甚至有人片面认为,茄子幼苗适宜在密闭黑暗环境中生长;其实,这部分人对茄子育苗也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虽然茄子出苗阶段,为其提供一个密闭黑暗的环境,更利于种子发芽和顶土出苗;但茄子育苗期,不仅仅只有种子出苗阶段,它在幼苗期和成苗期,对光照也有较高需求;比如在茄秧幼苗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花芽分化,有利于幼苗生长和发育。

如果此期光合寡照,不仅花芽迟缓,花芽分化晚;还会导致幼苗发生徒长和畸形花增多现象,会直接影响茄子产量形成;所以,在茄秧分苗后的缓苗期内,应多为秧苗创造见光条件;即白天揭开棚膜傍晚盖上;如果成苗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成苗叶片黄化,茎瘦苗弱,甚至存在徒长现象;所以在成苗移栽前的十五天内,一定要让成苗多见光;在移栽前一星期,结合炼苗揭膜透光,让成苗接受全日照光照,为培育壮苗移栽下田打好基础。

概述

春节刚过,立春在即,时下正是开展茄子育苗工作的大好时机;不过,在茄子育苗过程中,有些人会步入认知方面的误区,会犯下想当然的错;比如给茄子育苗,并不是育苗越早越有利于移栽定植、并不是培育温度越高越能得壮苗、并不是频繁浇水就越有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并不是用肥越多就长势越好、并不是全程闭光就越有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希望有茄子育苗需求的管理者,记住这五个不,避免步入认知方面的误区,别犯想当然的错,就可得到齐苗壮秧。

#大有学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卧着栽西红柿,棵栽茄子,窝栽辣椒”,好处多多?别被骗了
番茄育苗技术_茄果类_栽培技术_蔬果种子 特种蔬菜花卉种子 高产番茄辣椒种子 水果玉米种子 奇花异果中草药种子 尽在多又奇种子网
有机蔬菜的育苗技巧
甜瓜如何培育壮苗?抓住6个环节精准施策,强化苗床温湿光管理
创新蔬菜育苗方法
好苗出好菜,怎样出好苗,请看壮苗宝典【蔬菜卫士报 68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