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是肥土不栽姜,除此之外,种姜择地还有这5个要求,你也要知晓
userphoto

2023.05.21 湖南

关注

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菜蔬之一,也是很多农民非常喜欢种植的一种田园作物;在菜园一角,种上一畦大姜,等到秋后采收窖藏起来,可以吃上一冬春;姜,也是一种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经济作物;因此,一部分以经济收益为种植目的的种植户也习惯将大姜种植在农田里;不过,由于受技术经验与栽培习惯的限制,一些种植户种出的大姜长势差,植株黄化,产量品质也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这与一部分种植户的不当择地有很大关系。

所谓择地,是指给大姜选择适宜生长的田地;不当择地,就是说,给大姜选择的田地不适宜大姜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虽然现在的大姜品种是从野生物种经历多次进化而来,到今天在理论上仍然具备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它在大部分的土壤中都能生存和生长;如果不择土地,它与优质高产的生产标准会相距甚远;这对于以经济收益为目的的种植行为来说,仅仅让大姜生存或者自然生长,是远远不能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种植目的的。

而大姜是宿根植物,它没有直根,只有纤维根和肉质根两种;大姜是浅根系植物,它的根系入土较浅,根系也欠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10厘米至30厘米内的耕层里;且大姜根群水平横展范围较小,营养面积也较小,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也较弱;而大姜恰恰是一种喜肥又不耐肥,需水又怕涝的植物;因此,优质高产的大姜,需要较高的土壤营养水平,和较优越的土壤墒情,才能满足其高产优收的需肥需水需求。

大姜的生长习性和根系的这些特点,也必然决定了优质高产的大姜,对土质属性、生存环境、和土壤养分水分条件是有所要求的;而土质状况,生长环境,水分养分条件与择地有很大关系;正确择地,生存生长环境适宜,水分养分条件优越,大姜则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优;择地不当,种植环境和养分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大姜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需求,大姜则长势差,产量低,品质不高;那么,如何给优质高产的大姜正确择地呢?

其实,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农谚早就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句农谚是:“不是肥土不栽姜,不是肥田不插秧”;这句谚语是先辈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大姜生产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甚至惨痛经历换来的经验总结,这句农谚凝聚了先辈劳动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它对当下的大姜种植仍能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这句谚语明确指出,栽姜须用肥土;虽然这句谚语的出处无从考究,但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的《王祯农书》中,有“姜宜耕熟肥地”的描述;这句话也是古籍中,首次提出“肥地种姜”观点的最早记载;所谓耕熟肥地,是指经历多次耕作的肥沃田地;肥地也称肥土、沃土、沃田、肥田等;由此可见,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积累了肥地种姜的经验总结;这也与“不是肥土不栽姜”的谚语观点相互印证;古往今来,劳动人们始终遵从“肥地种姜”的古训开展大姜生产的;那么,什么样的地,才算作肥地呢?

古人认为,多粪则肥地;比如战国思想家荀子在其著作中描述:“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当时的人们,通过施粪改良土壤,达到沃土的程度再开展农业种植;此后,以粪肥田的做法也得到历朝历代重视;的确,粪肥是一种肥力雄厚、肥能全面、肥效持久的优质有机肥;它能够起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丰富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效果;而大姜喜疏松通透土质,喜有机质丰富土壤;粪肥在土壤中发挥的效能,正好可以满足大姜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之需;由此可见,先辈农民总结的“不是肥土不栽姜”的谚语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肥沃土地适宜种姜,相信这个结论大部分人是呈赞成态度的;也就是说,我们种姜都应以肥沃土地作为择地标准;那么,凡是肥沃土地都能种出优质高产的大姜吗?这显然不能,因为沃土并不是种出优质高产大姜的唯一择地标准;除此之外,种姜还有五项择地内容,需要种植户综合衡量,或者纳入种出优质高产大姜的择地标准;这五项择地内容分别是:

一,尽量不要在原畦种姜

大姜是一种典型的怕重茬作物,在生产上尽量不要原畦种植;原畦,即重茬的意思;所谓重茬,是指同一种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多茬种植;因为重茬种植,会给忌重茬的作物带来重茬障碍;比如大姜重茬种植,即便在同等管理的条件下,大姜会出现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现象;严重的重茬障碍,还会给大姜带来绝收的隐患。

这主要是因为大姜的根系,会在上茬生产过程中,排放出一种分泌物;这种分泌物会随着根系残留,潜伏在土壤中;在长期不能自然降解的情况下,如果下茬大姜根系周围大量富集前茬大姜的根系残余物,这些根系分泌物会抑制下茬大姜根系的吸收能力;而大姜通过根系分解和根系分泌物排泄,对自身也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毒害作用;为了避免大姜因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大量富集而影响下茬大姜品质和产量,所以尽量不要重茬种植。

另外,大姜是一种喜肥作物,它的优质高产需要较高的土壤养分水平才能满足其需肥需求;当上茬大姜优质高产时,会大量带走土壤中有益于大姜高产的营养物质;如果土壤中有益于大姜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会致使种植下茬大姜时,土壤中的某些营养元素大量缺失,从而给土壤和植株带来缺素症状;即便我们在种植下茬大姜时,给土壤补充大量营养物质;但有些功能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游离性性,不能及时全面的给大姜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因此,土壤和植株依然会表现出缺素症状。

此外,大姜连年种植,随着年限的增加,种植大姜的土壤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土壤非活性孔隙比例明显降低,土壤通气透水性变差,土壤理化性状不良,土壤趋向板结性状越来越突出,这会给大姜根系活动带来难度;而且,大姜连茬种植,随着大量工业化肥的投入,和不良灌溉习惯的影响,会导致地下水随着土壤缝隙向上迁移,导致地下盐分逐渐向表层土壤聚集,这会造成表层土壤含盐量过大;土壤盐渍化是导致大姜根系吸收能力变弱的重要因素,也是致使大姜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品质降低的主要诱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重茬种植会给下茬大姜生产埋下病虫害高发的隐患;比如细菌性姜瘟病、真菌性根腐病、斑点病、纹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癞皮病等;因为大姜是一种非常容易滋生病害的植物,如果前茬大姜在生长过程中,滋生了病害;有些病菌会随着根系残留,潜伏在土壤中蛰伏越冬;等到环境适宜时,这些土传病害会将下茬大姜作为滋生和繁殖载体;如果大姜一旦滋生了病虫害,在干预不及时的情况下,会给大姜带来较为严重的生产事故;故此,大姜尽量不要重茬种植。

要想种出优质高产的大姜,建议择取新种植地,或者实行大姜轮茬种植模式;比如让大姜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茬种植;其中,将大姜与禾本科作物轮茬种植,对改善大姜重茬障碍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大姜不宜与茄科作物进行轮茬种植,因为茄科作物与大姜有相同或相近的病害。

二,尽量不要在土质过酸过碱的田块里种姜

在给大姜择地时,还应考虑大姜是一种适合在中性或微酸土质中,才能良好发育和优质高产的植物,不要择取过酸或过碱的种植地种姜;因为大姜对土质酸碱度反应敏感,过酸的土质,大姜虽然可以生存和生长;但过于酸化土质会给大姜带来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吸收障碍,植株矮小,叶片稀疏,叶片黄化,病虫害高发,姜块臃肿,姜皮易开裂,产量品质低下的隐患。

如果将大姜种植在偏碱的土质中,碱性土质也会抑制大姜根系的生长发育,也会抑制大姜根系的吸收水肥能力;大姜植株会表现出生长缓慢、植株矮化、长势不良、姜块膨大受抑,产量品质不高的特点;严重碱化的土质,会导致大姜不能自然生长,甚至难以存活下来;姜农普遍认为,中性或微酸土质,非常有利于大姜生长发育;特别是PH值为6的土质,大姜生长发育表现良好。

三,尽量不要在过于粘重或过于沙化的田地里种姜

虽然大姜对土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在大部分的土壤中都能生存和生长,它对土壤质地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比如沙土地、沙壤土、轻壤土、重壤土等,都能种植大姜;但以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通透,有机质丰富,微量元素均衡全面,排灌便利的轻壤土地或沙壤土,更有利于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大姜产品;因为轻壤土或沙壤土表层沙粘适中,松紧度适宜,土壤孔隙度比例合理,通气排水性能良好,保水能力也不错,非常有利于大姜幼苗生长和根系良好发育。

沙土地质地松软,通透性较强,虽然也能种出大姜;但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分和养分容易渗透到较深耕层;大姜根系浅,营养面积不大,很难利用到较广范围内的水肥;这不仅会造成生产资源被白白浪费,还会给大姜带来因养分不能持续充足供应而形成脱肥早衰现象,种出的大姜产品,虽然表皮光洁美观,商品价值较高;但产量不高,难以获取较为满意的种植收益;且大姜产品还存在含水量低,姜块粗质纤维较多,姜味较为辛辣的问题。

同样,在过于粘重的土质中,虽然也能种出大姜产品;但过于粘重的土质,因土壤疏松程度不强,通气通水性能不佳,不利于大姜根系开展呼吸、吸收、和新陈代谢活动,也不利于根系良好发育和块根充分膨大;种出的大姜产品虽然含水量尚可,肉质比较细嫩;但也存在产能低下,味道寡淡等问题;由此可见,过于粘重或者过于沙化的土壤都不是种出优质高产大姜的最佳选择;建议尽量择取轻壤土或沙壤土种植大姜。

四,尽量不要在地势低洼处种姜

在给大姜择地时,还需注意,不要将大姜种植在地势低洼田块;因为大姜根系入土浅,根群范围小,营养与水分吸收面积也不大,它不能吸收到较深较广范围内的养分与水分;而且,大姜的叶片数量也算多,叶片水分蒸发快,蒸腾量大;大姜的这些根系特点与叶片构造,决定了大姜是一种喜水怕旱、需水又不耐涝的植物;但水是大姜植株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姜的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参与调和与传输养分,需要水分参与光合作用转化光合产物。

因此,大姜的良好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长期湿润的根际土壤环境;不过,大姜根系不耐涝渍;如果大姜根系受到积水浸泡,会给大姜带来根系呼吸不畅和新陈代谢异常问题,甚至是沤根和烂姜问题;如果大姜受到连续腌渍,还会给大姜带来生存问题;而大姜的幼苗期,常常处在多雨季节,易遭受连续阴雨、暴雨和河水泛滥所致的浸泡和腌渍问题。

如果大水漫灌,田块排水不畅也会给大姜带来涝渍胁迫问题;且土壤过于潮湿或涝渍会导致诸如姜瘟病等土传菌素的大量传播与蔓延,一旦大姜病害得不到及时控制,会给整田大姜带来病虫害高发的风险,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大姜带来绝收问题;而地势低洼的田块,更容易遭受积水涝渍、和积湿难排问题;因此,大姜择地,不应择取地势低洼之地。

五,尽量不要选光照强烈的田块种姜

大姜是中光性、半耐阴植物,在中等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期内怕强烈光照直射;特别是幼苗期的大姜植株,一旦受到长时间的光照照射,容易致使大姜植株矮小,长势不良、叶绿素减少、叶片稀疏黄化;而且,大姜的发芽与出苗,需要一个相对密闭黑暗的出土环境;如果大姜发芽出苗阶段遭受强烈光照,会导致大姜芽尖发绿,会降低芽势,影响出苗率和出苗质量;一般情况下,当自然温度超过25度以上时,就要考虑采用搭制遮阳棚或架设遮阳网的办法,或者通过间作高杆作物来给大姜遮阳庇荫了。

虽然大姜比较耐阴,但也并不是说光照越弱就越好;在大姜实际生长过程中,大姜遭受连续阴雨,或遮光过度,姜田长期光合寡照,也会给大姜优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光合寡照的大姜植株也会表现出徒长、茎秆纤细、叶片薄黄、产量不高的缺陷;根据大姜具有半耐阴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为大姜选择到,中午光照强烈时间段,能为大姜提供阴郁环境或遮阳条件的种植地;比如种植地南侧有高大林荫,或者坡地阴面,就尽量不要选择光照过于强烈的田块种姜;否则,还得在大姜生长过程中,给它采取遮阳庇荫措施,这样既增加劳动投入,又增加种植成本投入。

概述

大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菜蔬,也是一种商品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很多人喜欢将大姜种植在菜园一角或大田里,来达成自食自足或经济收益的种植目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田地都适合种姜,除了“不是肥土不栽姜”的古训之外,大姜择地还有五个注意事项,也需种植户综合衡量;这五个择地事项分别是,尽量不要在原畦种姜、尽量不要在土质过酸过碱的田块里种姜、尽量不要在过于粘重或过于沙化的田地里种姜、尽量不要在地势低洼处种姜、尽量不要选光照强烈的田块种姜;种姜择地,记住这五个“不是”,种姜不再走弯路。

#头条家时光##家时光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啥重茬田块草莓容易死苗?哪些措施能够降低草莓田死苗率?
被农民称为“高产王”的西葫芦,叶梗出现白化,影响产量怎么办
红小豆根腐病导致叶黄根烂产量低,药剂只是救急,有效预防是关键
蔬菜根瘤线虫猖狂,农民朋友应掌握防治秘诀,解除危害不困难
立秋种白菜
花生怎么种植才能产量高、品质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