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迁:汉武帝因何戕害他?又是什么事情让他甘受“宫刑”之辱?

作为中国“二十四史”之首,《史记》中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传统国学精品中,堪称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也就是说,《史记》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历史巨著,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写得栩栩如生,如同屈原代表作的《离骚》一样,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够想到,如此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竟然出自一位普通史官之手!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于一个普通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的史官,司马谈去世之后,司马迁就继承了父亲的职务,继续在汉武帝一朝担任史官。

按理说,司马迁的身世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即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过当时的一些名师,可充其量也只算得上是一位普通的史官而已,毕竟如此条件的史官在中国封建社会不足为奇。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轨迹,让他从一位普通史官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呢?

汉武帝时期,由于外交失败的原因,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又开始紧张起来,两国战端重开。

于是,汉武帝就派将军李广利率兵讨伐匈奴,也正是此次与匈奴开战,给司马迁的命运带来了一场巨大的转变,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著名的“李陵事件”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将军李广利奉命前去讨伐匈奴,而此人正是汉武帝最宠幸的妃子李夫人的哥哥。

当然了,汉武帝之所以要派李广利前去,存在一个主观目的:想让李广利借着征伐匈奴的军功封侯。

为了保证李广利出征顺利,汉武帝同时命令大将李陵随军出征,替李广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岂料,面对皇帝的命令,李陵却万般地不情愿,并且公开提出自己愿意带着五千步兵单独出征,好分散匈奴带给李广利的军事压力。

对于这件事情,汉武帝心里十分生气,他觉得李陵太过狂妄,丝毫不给自己面子,于是怒斥道:“你是耻于做下属吧!朕此次发兵这么多,没有多余的马匹调拨给你。”

李陵答道:“不需皇上给马匹,臣愿意以少击多!”

见李陵如此坚持,汉武帝虽说心里十分不满,但也觉得此人勇气可嘉,因此便同意了。

于是,李陵就率领着自己的五千步兵出征了。

一开始,李陵的出征非常顺利,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他还时不时地派人快马向汉武帝汇报军情,得知进军顺利,武帝也非常高兴。

不久之后,李陵率领的五千步兵却遇上了匈奴大单于率领的三万主力军,情况一度急转直下……

实际上,李陵确实是个作战高手,他的五千步兵把大于自己六倍的匈奴军队一下子杀死了好几千人。

眼见占不到任何便宜,匈奴大单于一怒之下就把左右贤王的八万军队一起调了过来,准备用十一万骑兵来对付李陵的五千步兵。

然而,匈奴大单于没有想到,李陵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且战且退、越战越勇,最后竟打到匈奴方面都准备撤军了。

【注】:“且战且退”——通常是指落于下风,抵挡不住,被打得一边招架一边后退。有时也指一种作战方式,因某种情况特意在搏斗时退却。

岂料,就在匈奴大单于准备撤军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李陵的一个部下因为受到了上级的侮辱,竟然投靠了匈奴单于。

也正是这个叛逃的汉军将士,告诉了匈奴单于有关李陵军队两个重要的绝密军情——

①:李陵没有后援部队,匈奴军队完全可以放心地打。

②:李陵的步兵之所以能打,主要依靠一种可以连发连射的弓箭,名叫“弩机”。

得知李陵军队的秘密,匈奴单于大喜不已,他马上放弃了撤军的念头,转而集中军队向李陵方面发起了总攻。

当时,李陵的军队被逼进了山谷里,弩机里的箭也早已用完了,而匈奴单于的军队则在山谷两边的山上,面对山上陆陆续续扔下来的大石块,李陵剩下的三千士兵也是伤亡惨重。

无奈之余,李陵只得命令步兵们分散突围。

最终,突围而出的只有四百余人,而李陵则在突围的时候被俘投降了。

这件事情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李陵事件”。

为李陵开脱,司马迁落得个“诬上”罪名

得知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汉武帝大为恼怒,见皇帝如此生气,大臣们也都纷纷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一时间舆论一边倒,一致要求严惩李陵。

就在此时,汉武帝看了看身边的太史令司马迁,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眼见皇帝如此生气,司马迁就想给他宽一宽心,于是说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

①:身为国士(一国中最优秀的人才),李陵一心一意就想报效国家,他不会那么贪生怕死。

②:在和匈奴大战的时候,李陵以自己的五千步兵与其对抗了十多天,他杀的敌人远远超过了自己步兵的人数,立下的功劳也足以告慰天下。

③:李陵很有可能不是真降,而是诈降,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誓死报答汉朝和皇帝的。

原本,司马迁提出的这几点看法是想宽一宽汉武帝的心,同时也为李陵开脱一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话音才刚一落地,汉武帝立刻龙颜大怒,马上给他定了一个“诬上”的罪名,打入死囚牢中。

【注】:“诬上”——欺骗君上,诬陷皇上。

为完成《史记》甘受“宫刑”之辱

按照当时汉朝的规定,被判为死刑的人有三种选择:一,伏法受诛、等候处决;二,交五十万、拿钱赎命;三,接受宫刑、阉割(生殖)器官保命。

此时,司马迁的《史记》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创作,他是断不可能就此甘心的,但自己虽为太史令,时常在皇帝身边,一时间却也拿不出五十万钱,因此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宫刑。

事实上,在司马迁看来,“宫刑”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哪怕是自杀也好过接受此刑罚,可当他想到自己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还(写史记)没有完成,于是只得忍辱接受了。

那么,选择“宫刑”对于司马迁意味着什么呢?他的生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不得不说,“李陵之祸”带给司马迁的影响非常巨大……

西汉时期,很多犯了法的犯人们甘愿一死,也不愿意接受宫刑,因为宫刑不单是一种残忍痛苦的肉刑,同时也是对一个人精神和尊严的粗暴践踏。

因此,在绝望之下选择“宫刑”,对于司马迁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①:身份另类。

作为一名朝廷官吏,司马迁在接受宫刑之后,成为了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这个打击是很大的。

首先,他不再是一个男人,而是成为了男人中的另类。

其次,他成为了士大夫中的另类,士大夫阶层不会再接受他。

另外,他原本是个文化人,如今却成为了文化人中的另类。

此时此刻,司马迁归属的三个群体把他无情地开除了,他们不承认他是一个男人,不承认他是一个文化人,也不承认他是一个士大夫。

②:终生羞辱。

在谈及自己接受宫刑的事情时,司马迁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了他所受到的心灵和精神上的伤害——“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意思是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会做很多的错事,但是如果要论最大最丑恶的错事,莫过于侮辱了你的祖先;而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地位,一个受过宫刑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指责,其社会地位也将无法比类(比较)

司马迁曾经给自己的友人任安写过一篇很有名的书信,名叫《报任安书》,其中也曾提及他在接受宫刑之后身体所受到的巨大痛苦——“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意思是说,自己在接受宫刑之后,肠子一天不知道要转动多少次,钻心地疼。他每天坐在家中都是精神恍惚,就像丢了魂一样,出门都不知该往哪里走。每当想起这件耻辱的事情(宫刑),脊背上的冷汗就会马上把衣服给浸透了。

对于司马迁来说,宫刑的耻辱将与他今后的生活“相依相伴”。

③:才命相违。

司马迁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但“李陵之祸”的发生却让他的才与自己的命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司马迁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曾这样说过自己——“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怀才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意思是说,像我这样一个阉人,身体已经残缺,即使我的才能如同随侯珠、和氏璧一样稀有,品行如同许由、伯夷一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其辱。

毕竟,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而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性”,身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必须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司马迁在接受了宫刑之后就已经不被这个社会所承认了。

但是,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无论如何都得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惨痛的,因为他所付出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在《史记》中重生

古时候,“宫刑”是一种残酷的刑罚,也是对一个人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惩罚,但凡受刑者都会终生受辱、生不如死,就连司马迁这样拥有坚强意志且胸怀大志的人,每当想到宫刑的耻辱都要发汗沾衣。

因此,在宫刑之后,那个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掉了,那个作为封建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掉了。

那一年,司马迁已经四十七岁了。

但是,那个在《史记》中激扬文字的太史公却因此重获新生了……

那么,在经历了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摧残之后,即将知天命的司马迁对以后的人生和社会又会有怎样一个新的认识呢?

在接受宫刑之后,司马迁不得已开始从一个被人们看不起的社会最底层身份去看待人、看待人生、看待历史。

自此刻起,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宫刑之前,包括“二十四史”的其他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下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①:司马迁对于“生死观”的看法有所改变。

在写给友人的《报任安书》回信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也抒发了心中无限的痛苦,并且还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目的就在于,他要表达自己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史记》的决心,以及表现自己为了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②:司马迁对于“追求利益”的看法有所改变。

当初,司马迁之所以接受宫刑来保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里没钱,如果有钱的话,他又何至于受此奇耻大辱。

因此,在“李陵事件”之后,司马迁对于钱财也有了新的看法。

司马迁认为,生而为人,追求财富是本性,并没有什么过错,只要是取之有道就好。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一篇名为《货殖列传》的文章,其间充分肯定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正当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意思是说,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以及食禄百户的大夫们尚且怕穷,更何况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啊!

可见,人们都在追求利益、追求财富,这本身就没有什么错,错的只是有些人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③: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为深刻。

可以说,“李陵事件”彻底改变了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因此在《史记》中他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表现得非常犀利与深刻。

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写了一篇文章名叫《萧相国世家》,其中就讲述了汉高祖刘邦与萧何之间微妙的君臣关系——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陈豨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前往邯郸平叛,还没等平叛结束,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就采用了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

得知韩信被杀,刘邦马上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给其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士卒和一名都尉组成了一支相国卫队。

面对萧何的晋升,朝中文武大臣纷纷前来祝贺,唯独召平一人表示哀悼,召平对萧何说道:“皇上在外率军平叛,而相国留守朝中不但未遭战事之险,反而还获得皇上的封邑并设置卫队,相国的祸患恐怕自此开始了!”

听了召平的话,萧何心中大惊,赶忙询问化解之法,召平继续说道:“皇上之所以如此行事,肯定是因为淮阴侯韩信刚刚在京城谋反,所以也开始猜忌您了,设置卫队保护您并非宠信,而是希望您辞让封赏,并且把家财全部捐助军队,如此皇上定会大喜!”

于是,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把自己的全部家产都捐了出来,刘邦得知以后果然非常高兴。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秋,黥布起兵叛乱,刘邦再次亲率大军前去平叛,在此期间他也曾多次派遣使者询问萧何在做些什么。

和之前一样,皇上在外统兵作战,萧何则努力地安抚百姓,并把自己的家产再次拿了出来,全部捐助军队。

此时,又有一位不知名的门客站了出来,劝告萧何:“相国,用不了多久,您肯定会遭受灭族之灾!您看,如今您身为相国,功居第一,难道还能再往上升吗?自从您进关中至今已十多年了,一直都深得民心,百姓们也都亲附于您,而皇上之所以多次派人来询问您的情况,肯定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现如今,您何不多买些田地,并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玷污自己,如此一来皇上也才会安心啊!”

于是,萧何又听从了门客的建议,使了一些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刘邦得知以后果然很是高兴,对他也放心了。

在《史记》中,司马迁非常深刻地把一位开国皇帝对开国功臣的猜忌心理揭露得如此淋漓尽致,同时也把帝王的内心隐秘剖析得如此清晰。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存在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李陵事件”之后,司马迁对于帝王的专制和残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可以说,汉武帝虽然借着“李陵事件”戕害了司马迁,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但同时也意外地造就出了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以及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司马迁为何会引来“宫刑”之祸?
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冤不冤?为什么有人说:同情他的永远别做领导
《史记》撰写者司马迁,为何会被处以宫刑,遭此奇耻大辱呢?
他假降匈奴,当朝皇帝信以为真诛杀其全族,司马迁为其辩护遭受宫刑
王立群读史记讲稿(一)史家绝唱(上)
司马迁如果有钱罚的话,就可以不受宫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