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初不听父母劝阻,坚持让二胎随了母姓,现在儿子7岁,我后悔了

随着二胎政策及年轻人思想意识地开放,二胎子随母姓越来越常见。对年轻小夫妻来说孩子随谁的姓都无所谓,自己会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而对家里的老人来说,这件事却远远不只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子随母姓,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为便于叙述,下面将采用第一人称。

01

我叫赵启明,今年37岁。妻子姓宋,我俩是大学同学,感情非常好。大儿子3岁那年,两孩政策开放,我和妻子商量着再要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将来能跟老大做个伴儿。

备孕三个月后,妻子顺利怀孕,全家人都高兴地等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尤其我的父母,早早就开始准备孩子的小衣服,男孩女孩的都有,父亲说:“不论男孩女孩,都是我们赵家的宝贝。”

怀孕6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妻子突然跟我商量,说她父母就自己一个女儿,她想孩子生下来后随她的姓。乍一听妻子这么说,我愣住了。妻子说:“你看,咱这边爸妈儿孙承欢膝下,热热闹闹的多幸福,而我父亲那边却冷冷清清的,他心里该多难过。”

“孩子不论随谁的姓,都是咱俩的孩子,我们肯定会一视同仁。虽然随母姓,但两个孩子还是在咱跟前长大,爷爷奶奶照样天天能见着,这样对咱其实没啥影响,但我父亲心里会有个安慰。再说,我父亲也会把他当成亲孙子来疼的,他会拥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双倍的爱。”

妻子的话打动了我。本来我也没觉得孩子必须随父姓,毕竟不论跟谁的姓,他都是我们的儿子,与老大是亲兄弟。这么多年妻子与我相濡以沫,我不忍心拒绝她。再说,结婚这十年来,岳父母对我一直很好。五年前岳母去世后,岳父一个人过确实很孤单。

于是,并没多想,我就答应了妻子的要求。但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思想上恐怕还是老顽固,不太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决定先不告诉父母,等孩子生下来办理出生证明的时候再说。

02

眨眼就到了预产期前两天,产检显示胎儿臀位,还有脐带绕颈,大夫建议尽快住院实行剖宫产。妻子提醒我,孩子出生后就要办理出生证明了,让我尽快跟父母谈一谈。

果不其然,父母听我说想让孩子随妈妈姓,想都没想,一口就否决了。父亲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咱老赵家的孩子,只能姓赵,这是几千年的老规矩了。咱家又不是养不起,跟着外公姓,让人家怎么看你?怎么看咱家?不得让人家笑话死!”

怕把父亲气出个好歹,我也不敢再多说,只能先让父亲冷静消气。妻子知道我父母不同意非常伤心,她趁我父母过来的时候泪眼婆娑地请求父亲答应她。她说“孩子姓啥,他也是咱老赵家的孙子,还是在咱老赵家长大。让他姓宋,不过是让我父亲心里有个安慰和寄托。虽然我父亲从没对我提出过这个要求,可我知道他心里何尝不希望有个孙子。爸,妈,我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培养长大,我却不能在跟前尽孝,您就体谅我做为女儿的一片孝心吧。”

看着临产的儿媳泪眼婆娑地哀求,我父母终究是不忍心斩钉截铁地拒绝。父亲只是叹着气说:“你们年轻人想事情太简单了,孩子跟谁姓,牵涉的事情太多了,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俩孩子不同姓,将来会有很多麻烦。”可妻子只是哭,父亲叹口气,一脸沉重地出去了。

第二天上午,二儿子出生。从产房出来后,父母立刻给了宝宝一万元的红包做见面礼。两位老人看着孩子,满眼的慈爱。大儿子摸摸弟弟的小手和小脸,兴奋地问这问那,高兴地叫着“弟弟,弟弟!”

妻父母没再提孩子姓氏的事,可妻子背着父母跟我哭,软硬兼施,坚持要让孩子随她姓。看着刚生产完的妻子如此伤心,我实在于心不忍。想到父亲最后也算是妥协默许的态度,于是,在孩子出生第二天,我去给孩子办理了出生证明,将提前取好的名字“赵瑞泽”改为“宋瑞泽”,随妻子姓。

父母知道这事后,沉默了很久,说“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后悔。”我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父母,又宽慰自己,木已成舟,他们早晚就会想通的。

03

平日仍旧是父母帮忙带着两个孩子,他们并没有因为老二姓宋就区别对待他。有亲朋邻里知道老二随母姓,都说这样怎么行呢?儿媳太不懂事了。父母都只是一笑而过,道“小两口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吧,咱就力所能及地帮忙带带孩子。”父母表面上云淡风轻,可我知道父母心里其实是介意别人的议论的。

老二到了两三岁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到了调皮的年龄,经常因为抢玩具打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大会跟老二说:“这是爸爸给我买的,你不姓赵,你不是我们家的人,你走!”惹得老二大哭。

老二扑到妻子怀里,仰着小脸,泪眼婆娑地问”妈妈,为什么哥哥姓赵,我姓宋?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我和妻子听了这话,心疼得不行,跟孩子解释原因,可是孩子听得懵懵懂懂。

后来更是发生了两件大事,让我和妻子更是后悔不已,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老二四岁的时候,农村老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了,补偿了两套楼房。父亲把我和妻子叫到跟前说:“虽然大孙子和小孙子我们一样疼爱,但是这两套楼房,我们只能留给大孙子。姓氏,代表了一种继承,这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

之前我和妻子也想过两个孩子财产继承的问题。当时觉得我们两口子对两个孩子肯定会一视同仁,至于两边老人的财产,肯定也是由两个孩子分别继承,两边父母的经济情况差不多,所以最终两个孩子差别不大。

当时觉得这些事情很遥远,可没想到它突然就来到了面前。之前觉得无所谓,可没想到事情真实发生的时候,感受完全不同。何况我们当时都没想到,我父母这边会突然多出来两套房子。亲眼看到小儿子无法继承爷爷奶奶的房产,我和妻子觉得小儿子在这个家里,似乎真的被当成了外人。

然而这才只是开始。转年年底,一向身体硬朗的岳父突发心梗去世了。小儿子以孙子的身份披麻戴孝,送走了岳父。岳父走了,妻子也没了娘家。本身妻子与堂兄弟这一代,已经有点疏远了,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都聚集在老人家里才能见一面。现在老一辈的人都走了,这些堂兄弟姐妹们就渐渐没了来往。

再到我儿子这一代,已经快出五服了,关系就更加远了。何况我儿子不是正儿八经的宋家的孙子,与那边的关系就更淡了。这就意味着,小儿子将来在宋家的宗族里是没有什么依靠的。而于这边,小儿子也成了个外人。

原本以为,小儿子随母姓,会让他拥有加倍的爱和依靠,却没想到事实却恰好相反,他在赵家和宋家,都成了外人。

我这才仔细回想起父亲当年的话来,原来子随母姓,真的不只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小儿子才七岁,我却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现在孩子都还小,不懂事。再过几年孩子长大了,结婚了,他们会不会有隔阂?小儿子会不会怪我们?我都不敢去想了。

04

随着两孩政策的开放,子随母姓越来越常见。很多女方是独生子女、或者两个女儿的家庭会让二胎孩子随母姓。这代表着男女平等意识的提高和人们思想的开放,在男女双方家庭真诚沟通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也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子随母姓,确实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子从父姓,是由人类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实不单在中国,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子随父姓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孩子随母姓,总会在集体中显得特别。我们大人也许可以理解并接受,但孩子是否理解?他能否坦然接受外界对他的评判和看法?能否接受子随母姓带来的一系列其它后果?

社会主流的大氛围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也无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却是天大的事,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子随母姓无可厚非,但建议在做这个决定前,一定想好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胎随母姓日趋流行,同时带来的3个弊端,家长们考虑清楚再决定
为什么孩子不能跟母姓,这就是答案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案例!父母不
家庭里,孩子“随母姓”,多半是这几个原因
凤凰男出尔反尔:你又不是富家千金,我儿子凭什么随母姓?
二胎随母姓,逐渐被大家认同,那么这样做的弊端有哪些?
较劲孩子的姓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