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产部门也需要懂DFMA:不要再惯坏设计了
导读: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DFMA主要是产品设计部门的责任,主要靠他们去推动。
但最近发现一个现象: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部门很强很主动,什么设计问题都可以靠生产去解决,长期下去,惯坏了设计,这其实是不利于DFMA的实施。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部门请不要局限于专研生产方面的技术,也需要多去学习和了解DFMA。
01生产部门很牛,设计部门甩锅
最近去一个企业咨询,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生产部门很牛:这家企业的生产部门很牛:
对生产非常精通,技术很牛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设计部门扔过来的各种难题,都能够想办法解决
任劳任怨,从不抱怨设计的问题,认为设计就是客户,生产就是应该想方设法去满足设计需求,即使代价是复杂的治具、人工增加或者检测检验增加等。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你只要负责幸福就好,其它的一切,都由我来扛。
设计部门经常甩锅:而设计部门呢?设计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满足客户需求上,根本上不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反正这些问题都可以靠生产解决,为什么设计要需要自作多情去考虑?
这也许是大多数企业的现状。很多公司错误地认为设计天生就是为客户服务,而生产天生就是为设计服务的。
我们经常碰到的情形:生产觉得设计稍微修改一下,就更容易生产,良率更高。
而设计的回答是,这个地方改不了,是客户要求的。生产就毫无办法,只能去从制程上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过去,我经常认为发生这种问题,是单纯因为产品设计工程师没有很好的DFMA认知,设计产品仅仅考虑来来自于客户的要求,包括功能、外观和可靠性等,而不考产品是如何进行制造和装配的。
现在,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DFMA不仅仅是产品设计工程师的责任,还应该是生产的责任。生产也需要懂一些设计的知识,懂一些DFMA的知识。
否则,生产一味的把设计当成客户,从不对设计图纸提出优化的建议,总想着自己解决,这种纵容的行为会让设计越来越不重视DFMA。
后果就是DFMA越做越差,生产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去解决设计本身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会对产品开发的周期、成本等都会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用一句总结是:设计被惯坏了
02生产也需要掌握DFMA认识
如果生产也有DFMA认识,掌握DFMA基本知识,那么事情就会变得顺利得多。这是因为:
1)让产品量产更顺利、成本更低、不良率更低生产懂得DFMA之后,就不会一味的从生产本身去考虑解决方法了,例如增加治具、增加人工和增加检验等。
思路开阔了,解决方案也就很多了,产品量产也就更快,成本也就更低,不良率也就更低。
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防错。传统的防错基本上都是从制程上去考虑,设计复杂的治具、调整生产工序、使用昂贵的检验设备以及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而绝大多数的这些解决方案,其实都可以从基于DFMA理念的设计防错中找到方便、快捷的替代方案。只需要在设计上稍微优化,就可以做到。
2)对于企业推进DFMA大有好处
当生产具有DFMA常识之后,当要求设计部门修改设计时,设计部门就没办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敷衍过去的,例如:设计改不了,这是客户要求的。
同时,也可以去挑战产品设计。当产品设计不考虑DFMA时候,生产可以理直气壮的指出设计的错误。
这样下去,产品设计工程师在设计时就会多从制造和装配的角度去设计,不能随随便便的去设计产品,不考虑DFMA。
3)生产部门的DFMA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在DFMA一书中,我讲了很多具体的设计指南,但是这些指南都是通用性的设计指南,要实际应用还需要有一个学习和转化过程。
而生产部门在学习DFMA之后,可以随时向设计部门提供DFMA建议,这些建议来源于生产部门的实际生产经验教训总结,非常实用和有价值,即插即用。
03生产部门如何参与DFMA
1)成立DFMA团队在现代化的先进产品开发体系中,生产部门应当作为产品开发团队中的重要一员,与产品设计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承担产品开发的责任。而不是像传统的产品开发体系中,生产部门游离于产品开发之外,产品设计让我生产什么我就生产什么,至于质量,只能尽力而为。
因此,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建立一个完整的DFMA团队,其中不仅仅包括产品设计工程师,还不过生产部门的制造工程师、装配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等。整个DFMA团队为项目的成败负责。
2)实施DFMA开发流程华为之所以能够成功,IPD流程至关重要。同样的,DFMA能否顺利实施,公司必须彻底贯彻实施DFMA流程。
▲DFMA流程
3)尽早参与产品设计讨论和评审项目一开始,生产部门就参与产品设计的讨论和评审。
如果太晚了,设计已经定型,才参与设计以及相应的评审,那么这个时候即使生产部门有很好的想法,都会被设计驳回。生产部门:我有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装配的效率和良率;
设计部门:不早说啊。现在改不了了,改的话所有测试需要重新测试一遍,时间上和成本上都来不及。
而生产部门尽早参与,则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生产部门:我有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装配的效率和良率;
设计部门:OK,我看看。
更多DFMA知识,请阅读:
—END—
作者简介:钟元,著有书籍《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降本设计之道》和《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DFMA,企业产品低成本高质量的开始
「0.0」关于DFMA的介绍「转载」
工业4.0的一个方向是共享设计经验
Ingersoll-Rand 公司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
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最有效的8种方法!【标杆精益】
如何通过DFMA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