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聞鍾記郵 | 大运河上广源闸


WENZHONGJIYOUt

闻锺集邮  

聞鍾記郵(2834)大运河上广源闸

收到了海南王英老师从北京寄给我的实寄封,大运河系列邮资机纪念邮戳又出了一个新的,6月10日启用了广源闸邮戳,这是通州至大都的古运河段的24个水闸之一。大运河上的古船闸,见证了运河漕运的历史。千年大运河到了元代,漕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能让江南的漕运直抵大都,直运进皇城,郭守敬在通州至大都的运河上修建了24道船闸,用以提升水位,截水行舟。如今这24道船闸中的许多已经消失无踪,只留下许多相关的地名。

广渠闸在如今的国家图书馆附近,位于五塔寺与万寿寺之间,南长河河道之上,是郭守敬主持白浮饮水工程的一座重要水闸,建成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道闸,也就是从那时起,历经元、明、清三朝,节制通惠河河水,每逢粮船进京,或是天旱京东缺水,朝廷都会派官员在广渠闸提闸放水,这里可是一座官闸,有专职兵卒看管。如今的广源闸,只剩下闸墙、闸口清晰可见,但从广源闸路、广源宾馆、广源大厦等地名中,还能追寻到大运河上广源闸的记忆。

尽管大元王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仅有不足百年,也仅仅是5000年华夏文明中的一个瞬间,但有一个名字却名垂青史,这个人就是主持了大都治水、疏通了大运河的北段,为了制定、颁行《授时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四海测绘,首个提出“海拔”概念,轴承的发明者,简仪的制造者,在天文、水利、数学、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卓越贡献,官居太史令,年过70岁还被朝廷下诏不准致仕,西夏治水之后27岁就被当地百姓立生祠,这就是世界公认的,邢台藉的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

往事悠悠,很多事情都随着匆匆岁月而消逝,但先辈们为了建设这个属于自己的家园,贡献了智慧,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大运河就是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城能有四五百年的繁荣昌盛多亏了一个人,六百万聊城人欠这个人一句感谢
张家湾镇作为曾经的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第一码头”,其漕运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最辉煌的时期是哪段?
领跑世界的元朝运河系统
鲁运河 连环闸
若没有700年前的他,便没有今日北京城里的水 | 郭守敬纪念馆参观记
老北京的通惠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