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景文创 |AI作画大火,拥抱科技即是拥抱未来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元宇宙让艺术有了更多样的拓展和延伸可能,AI艺术作为新生的艺术门类,“AI作画”产出的作品似乎成了一股互联网风潮。越来越多的AI技术渗透到更多场景中AI在逐步增强商业化,AI正在源源不断输出产品或服务。


AI绘画迅猛发展

AI(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基于使用者文字描述生成的场景总是能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但与AI绘画相关的争议也从未停歇,“绘画会被AI取代吗”更是成为网友争论的热门话题。

争议是从夏天开始的。8月31日,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凭借美术作品《空间歌剧院》斩获一等奖。

有意思的是,该作品《空间歌剧院》是Jason Allen使用AI绘图软件MidJourney在近千次的尝试后生成的,由于AI的参与,Jason Allen陷入了争议。一场全球范围内的AI创作大讨论不间断地在公共空间进行着。


无法取代人类 但确实存在问题

人工智能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冲击往往基于机械独有的高效率。

不难发现AI绘画的流程——通过筛选关键词,在给AI足够清晰的关键词后,约30秒即可获得AI创作的图片6张,对于高度依赖创意的美术工作来说,这种效率是人类不可能实现的。

另一种让人类震撼的效率则来源于机器学习的成果之快。

无论国内外,AI绘画平台的兴起还不足一年。年初,AI绘图软件Disco Diffuion开始在AI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彼时的AI绘画,无论是质量还不足以让人形成大规模讨论。

随后,相继开始测试,AI作画逐渐能生成准确美观的人物形象。直到7月,Stable Diffusion的问世,相比前辈们,Stable Diffusion已经成功的解决了细节及效率问题,通过算法迭代将AI绘图的精细度提升到了艺术品级别。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在音乐、建筑、美术和科学等创造性活动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谈论人类的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时,许多人认为,艺术或许是最后的疆域。算法可以学习下棋,但艺术完全不同。艺术需要创造力,这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东西。

创造力似乎很神秘,因为当我们提到创造性想法的时候,很难解释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想法的。

同样地,当我们试图去解释创造力时,经常谈论的都是“灵感”和“直觉”等模糊的概念。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创造性的想法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科学的解释不能存在。

换句话说,创造性想法的背后,是基于人们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经验。如果把创造力理解为在我们已经拥有的知识片段之间建立新联系的结果。

那么,知识和经验越多,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关系,产生一个创造性想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个人拥有的知识越多,就越有能力发挥创造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一个可操作的创造力的定义是:“一个创造性的想法是已知想法的新颖和有价值的组合”。

因此,创造力可以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高级形式,涉及记忆、类比、学习和在约束条件下的推理等。

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力就有可能通过计算机来复制。


当艺术遇到不确定性

9月“AI眼中的三文鱼(学名为鲑鱼)”成功出圈。有网友在AI绘画工具中输入文本“三文鱼洄游”,得到的是三文鱼刺身漂浮在河中的图。AI的“脑洞”让不少网友调侃:“愿你出走一生,归来一身芥末。

“几个月前AI生成的不少图的确有这类问题,会有很多奇怪的逻辑错误。”如今AI绘画工具生成的图片很少出现非常离谱的逻辑错误,甚至可以模拟照片。“不懂的人可能分辨不出哪个是AI画的。

不少AI画师表示,后期处理是AI出图后的必要环节。简单来说AI创作过程:先是想象需要的画面,然后转换成文字,接着基于AI绘画工具生成图片,选择其中满意的图片进行后期处理后出图。

例如《未来嫦娥》是画师比较满意的一组作品,这组赛博朋克风格的作品经过后期处理才达到画师比较满意的状态。做这组图时,AI还没有能力把脸画的很好,有几张的嘴都是画师用以前拍的照片后期合成的。

“AI还不能满足甲方不停变化的需求。”虽然AI没办法完全理解甲方的需求,但是人可以理解,AI画师可以在AI出图的基础上将其修改成甲方想要的样子。


AI艺术的淘金热

当人们还在讨论AI作品是否能被称为“艺术品”及其艺术价值时,它已经被标好了价格。

自AI技术引入到艺术领域起,它就已经在对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之下,并将持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2017年,人工智能创意团队AICAN的作品在巴塞尔艺术展上展出,75%的参观者将其误认为是人类的作品。

AICAN的一件作品在当年晚些时候以近16,000美元的价格拍卖了出去。

2018年,来自法国的艺术团体用GANs算法生成的肖像画《Portrait of Edmond de Belamy》,在佳士得拍卖行拍下了432,500美元(约人民币298万)的惊人高价,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正式拍卖出售的AI创作艺术品。

跟今天的众多优秀的AI作品相比,它并没有多么令人惊艳,可以说是平淡无趣且缺乏美感的,甚至有点像程序故障或调试过程中的产物。

所以,这件作品曾被认为是2018年最无聊的艺术品。

在国外的weirdwonderfulai艺术网站上,有人总结出了560多种基于不同画家的风格关键词,这意味着即使同样的题材,DD也能够模拟出成百上千种不同样式的画作。相比部分人类画家,DD甚至对不同流派的画作有着更加精准的把握,而想象力也不落下风。

在经历过精心的调教后,DD生成的作品已经看不太出AI作画的痕迹,只要给定的关键词简洁明了,指向性足够强烈,它都能生成出一幅可以称得上艺术品的画作。

而和AI不断交流,提供关键词,优化画作质量的过程也是用户们不断学习的过程。人们无法对人工智能直接表述此时此刻对画作的感受,以及具有主观色彩的修改建议,只能一次次调整配色、明暗等参数。

摸清一行行代码的运作规律,期待作画程序下一次生成的作品能够逐步靠近“完美”。这是创作一幅优秀AI画作的必经之路,但也是人工智能艺术为人诟病的一个原因——人文精神的缺乏。


潮流难以阻挡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AI作画又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画师们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深耕一幅画的机会越来越少,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画画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似乎在被不断地削弱。而AI作画快,精,好的特点近乎完美地适配了当下社会的发展潮流。

AI绘画的兴起为绘画从业者们提供了许多便利。画师们无需再为作画中繁琐的重复性劳动而费神费力,只要大手一挥,仅需几支烟的工夫,人工智能就可以生成一幅初具雏形的画作,而画师要做的仅仅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和灵感修修补补,一幅画作就接近完成了。

但便利只是影响的一方面,正如工厂的大机器生产对于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一样,AI软件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在相当程度上让画师们更加重视“创意”和“风格化”。

虽然传统绘画行业作为硬性需求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毅不倒,但今后AI作画的行业也势必也会不断壮大,甚至在未来的某个领域内成为主流。


结语

在AI+盛行的大背景下,人类艺术家应当把握住变化的表述方式,当绘画工具从画笔变成了算法,人类不妨尝试与机器共同协作,将AI工具作为创作的部分,用人类的智慧完善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当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情感与AI的精准、高效相结合,这种思维和技法层面的“二重唱”也许可以创造出更美妙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人工智能渗入艺术领域,我们如何面对?
人工智能也能创作艺术,为我们带来「创作」意义的反思
AI绘画爆火引热议!输入几个关键词,绘画艺术一键生成
认真聊聊AI绘画的问题
AI艺术家来了,人类颤抖了吗
AI美女绘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