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景文创|当艺术介入乡村·从日本濑户内海看乡村振兴​

这是一张极具吸引力的海报,操刀设计者是曾担任无印良品艺术总监的原研哉先生,2019年濑户内海艺术祭海报以“海底生物”为主题,传递了濑户内海独特的海洋魅力。由这张海报开始我们的探索之路吧。

01.濑户内国际艺术祭2019 “海的复权”

今年年初, “2019年必去的52个地方”于《纽约时报》公布,濑户内诸岛以第七的名次,成为了日本唯一入选前十的地区。阔别三载,“海的复权”这一主题体现出了日本人民力图通过活动,使濑户内海重现昔日自然与人类交相辉映的盛景,使濑户内海成为全球各地区“希望之海”的第四届濑户内国际艺术祭重磅回归。

02.艺术文化的柔性介入 中国乡村的适用程度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乡村的衰落、经济停滞不前等“副作用”的出现也是不容回避。在此基础上,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据住建部发布的《2017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提出以来,2017年中国的村庄数量减少到了244.9万个,同比减少了6.4%,与2010年的273万个相比,减少了10%。

此外,中国建制镇的数量有所增加,同时乡的数量不断减少。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着实有效带动了城镇化发展进程,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话语权仍以政府主导为主,因此也会出现一些“千村一面”的情况。因此,要想突破这种情况还是要让市场参与进来。

说道由市场操作最成功的案例,濑户内诸岛要名列其一。在半个世纪前,这里还是因工业污染被荒废掉的工业区,现今却可以每年吸引数万人漂洋过海、翻山越岭前来“朝圣”。同在亚洲,又有着接近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柔性的艺术介入型的乡村复兴机制,从中国视角来看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03.以艺术之名,振兴乡村产业

“艺术为路标的山海巡礼”

艺术家的介入是否能重振地方,尽快解决乡村经济滞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濑户内诸岛用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来验证并最终给出肯定的答案。

濑户内海,日语为SetoNaikai,意即狭窄的海峡。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之间,因在诸海峡之内,故名。为地层陷落而成。东西长440公里,南北宽5-55公里,周围1,300公里,面积19,500平方公里。多港湾。海中有淡路、小豆、江田等525个大小岛屿。一般水深20-40米,鸣门海峡深达217米。气候温暖少雨,较干燥。自古航运发达。作为日本工业发展的核心带,经历了工业时代的巅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却面临着生态破坏与人口流失的重大问题,修复成了燃眉之急。

福武总一郎,中国人所熟悉的“巧虎之父”,继承了先父遗愿,为了重现儿时家乡的旖旎风光,三十余年不懈努力,不单恢复了濑户内诸岛的活力,更将其打造成闻名遐迩、令文艺青年万分向往的乌托邦。

正如安藤忠雄所说:“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最初,福武总一郎邀请了日本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参与复兴濑户内海的愿景。1995年,由安藤忠雄操刀设计的现代美术馆贝内斯之家美术馆建成。整个建筑贯彻了其主张的建筑与自然相融的设计,其中还巧妙融合了住宿设施。

随后,有了福武集团的资助,作为如今直岛地标项目的地中美术馆也于2004年建成,这个馆内陈列着印象派大师莫奈四幅睡莲真迹的美术馆同样出自安藤忠雄之手。美术馆主体埋在山顶地下,没有建筑外观,只在露出地表的顶部挖出几个几何形状的天窗,顺应地形地势,突出强调了背山面海的自然特性。安藤安藤忠雄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以及通过裁剪设计的自然光线照明,总令人感到一种独属于现代艺术的凌厉,却又与当地风貌如此的和谐。直岛不仅仅是一个私人财阀,更是一次艺术复兴地方的尝试

营造艺术之岛 & 与本地村民的和解

乡村最原本的特色还是需要得到尊重,这里毕竟不是艺术家的画布和个人秀场。直岛逐渐得到艺术家和建筑师的青睐,草间弥生为人熟知的标志性红黄南瓜就是在九四年一场名为“Out of Bonds”的展览中留下的作品。这些作品让艺术从坚硬的水泥盒子中解放出来,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专场,无法复制,无法转移。

艺术品被人欣赏是需要共鸣的,但是与当地村民的和解、取得他们的信任却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九八年的“家”计划使艺术真正地与当地村民产生紧密联系。艺术家在对江户时代遗留房屋的改造过程中,唤醒了村民的本土记忆,同时让村民重拾了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来。

艺术之海&希望之海

希望与艺术在人之间传递。最直观的便可以通过数据展现:2010年,首届艺术祭将艺术活动扩展到了包括直岛在内的七个岛屿上,一百三十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前来创作,三个月内数十万人到访,远远超过之前预期;2013年,第二届艺术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十四个岛屿和港口,融合艺术活动,使游客在巡游不同岛屿的艺术作品的同时,解锁迷人的濑户内海风光。本次艺术祭,濑户内海诸岛摸索出了成熟的复兴路径,其“艺术之海”的地位逐渐明晰;2019年,第四届艺术祭以“海的复权”为主题强势回归,这一次,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始终坚守初心,期望通过举办这样的艺术活动,使濑户内诸岛恢复昔日自然与人类交相辉映的盛景,通过濑户内海传递艺术与希望。

04.多元共生 突破局限 重建社会网络

我们将视线投回中国,在近年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成绩是明显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以个人利益为先,城乡经济出现了巨大失衡,贫富差距也十分显著。福武先生曾说:“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了,中国下一步是要如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这里,我所指的农业不是一个数字,而是农村经济,如何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让农村的居民愿意呆下去而不是离开。

审视濑户内诸岛的艺术复兴成功的原因,同时思考这种模式能够不断的演变发展,都与日本的国情、政策各因素密不可分,但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们对艺术、对地方文化、地方历史的挖掘与保护,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当地人自豪感。

同时,从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乡村复兴始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要求建设过程中保持各方的均等参与。可见在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中,财阀仅仅是组织者,艺术家才是主体,只有通过艺术家将艺术与文化结合创造,重新构建了村民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才能让村民更愿意接受、去主动参与,而不是单方输出。

小结

在我国也有艺术介入乡村复兴的先例,比如“碧山计划”就曾引起了较大反响。尽管很多人或许并不满意结果,但探索的过程更为重要。我们期盼着在乡村振兴的同时,艺术也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其所有



— 点击下图,了解风景文创 


About Us

风景文创|旅游文创综合开发运营商

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 |  I P 创意与产品研发

标识系统与空间提升 | 运营管理与营销推广

Contact Us

010-56100179

13241770313     18611471478

bescci@sina.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是怎样做乡村振兴的?
撒贝宁、那英、高圆圆……争着住进这些“山水间的家”:有设计加持,家变美了,就能变富
「日本語」一个艺术节,如何让一个岛活泼起来又不扰民?
艺术的影响力—从日本到成都
濑户内海立秋了
一个小岛如何又文艺又盈利?日本直岛做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