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摩托车保养心得

论坛原帖地址:http://www.motorfans.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6788560

作者:又被封了

 


      夏季骑摩托遇熄火,应注意观察摩托车发动机是在什么情况下熄火:若是突然熄火,且在熄火瞬间伴随排气管放炮现象,一般为点火系的故障;如是逐渐熄火,且在熄火前明显感到发动机无力,一般为供油系故障。对此,应对车辆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和合理灵活地使用,以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为此,广大用户应切记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高速或长途行驶中的摩托车需要停车前,必须按序退档降低车速,使发动机的负荷逐渐下降、高温热量基本散发后才能停车(以触摸曲轴箱机件不烫手为准)。除非紧急情况,应尽量避免高速行驶过程中突然紧急停车。 盛夏季节,应多在高档位中等速度下行驶,可将油门加到经济车速上限的10%,当车速下降至经济车速下限的10%时,再继续缓加油门至经济车速上限的10%,使车辆始终处于低、中、高速和高、中、低速的循环工况。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车辆的惯性节省一部分燃料,又可以使发动机各部分零件经常处于“承载”与“卸载”的变化之中,零件不会过热,发动机从中也得到了合理的冷却。 摩托车如需长途行驶,除合理利用惯性滑行外,还应避免在中午前后间骑行。因为中午时分阳光曝晒,柏油马路或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可达40℃-50℃,它会使进气温度突然升高,而空气密度骤然下降,从而导致可燃混合气过浓,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

  摩托车链条的安装、保养、调整

  链条是摩托车上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摩托车的耐久性、舒适性和可靠性。

  目前,摩托车链条链轮的生产厂家很多,质量参差不齐,选择时要认准有质量信誉的生产厂家。另外,链条是否耐久与可靠,跟用户的使用保养和安装方法关系也很大。在这里我们来谈一下链条的安装、保养与调整.

  一、安装

  选择链条和链轮时一定要注意两者是否匹配,并保证链轮与轮胎(链轮座)的同心度,否则会导致链条一紧一松而使其早期磨损。

  安装时,把链轮放在无磨损的链轮座上,装上链轮固定螺丝,要套上锁紧垫片,不要把螺丝拧得太紧,连同轮胎装上车后再装链条,并稍微拉紧链条后慢慢地转动后轮,观察链条的松紧。如果链条一松一紧,说明链轮和轮胎(链轮座)不同心。调整时转动后轮至链条最紧处,用木榔头或橡胶榔头轻轻地向前敲击链轮,使链条松弛(不可用铁榔头,否则会损伤链条链轮)。转动后轮观察链条是否还一松一紧,反复几次直至链条大致平稳后,拧紧链轮固定螺丝并锁紧垫片,再检查链条的松紧度。这样,轮胎和链轮就基本同心了,车跑起来会很轻松。

  二、保养

  有条件最好用链条专用润滑油保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有用户将发动机换下来的废机油刷在链条上,以致轮胎、车架上也溅满黑乎乎的机油,既影响美观又会使链条粘上厚厚的灰尘。特别是雨雪天,粘上的沙粒使链条链轮早期磨损,寿命缩短。

  正确的保养方法是:

  用干净的4t机油和液压油或变压器油(商店有售)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后,用干净的刷子将配好的润滑油均匀地滴在链条中间的滚子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对链条起到保护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待油膜快干时再滴一遍。原则是“油抹少点,次数多点”,并保持链条的松紧适度,这样链条和链轮就会即干净又耐用了。

  三、摩托车链条调整应适宜

  摩托车链条应按要求定期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求其保持良好的直线度和松紧度。所谓直线度便是保证大小齿盘与链条在同一直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齿盘和链条不致磨损过快和在行驶中不致掉链子。对松紧度的要求一般是看链条松紧的程度进行调整,正确的调整应是用手上下拔动链条,使链条上下移动距离在15mm~20mm的范围内为标准。过松或过紧都会加快链条和齿盘的磨损或损坏。

  1、链条过松

  摩托车链条调整过松的现象一般不多见,但如果行驶较长时间不做调整,链条会因磨损或变形而被拉长。有不少驾驶员因缺乏保养常识不能及时调整,便出现了掉链子的现象。不管新旧链条、齿盘,只要链条从齿盘上脱落过一次,按要求一般是不能复用的,因为在脱落过程中,链条会被齿盘顶弯变形,链条带弯后,不管前后齿盘调整得如何准确,带弯的链条不可避免的会咬齿盘,这样不仅损坏链条,齿盘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同时在掉链子的过程中,链条还可能被顶断,行车中断链子更是麻烦,有时会因离维修站较远不能及时修复,误时误事。jh70类摩托车还会因断链子将磁电机护盖及定子盘触发线圈固定架打碎,增加维修难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链条过紧

  链条调整过紧比较常见。这其中大致有三种原因:

  (1)不懂维修常识自己动手调整,误把链条调紧。此属概念摸糊,只知链条调整是保养的范畴,不知怎样调整才是正确的标准.

  (2)因齿盘链条磨损严重,但时间或经济不允许,或异形车当地当时购不到同型号的齿盘,便将链条调紧后免强维持车辆行驶.

  (3)更换链要齿盘时,误将失园偏心的齿盘装到摩托车上,致使链条忽紧忽松,检查与调整时,巧遇松的一端,另一端则过紧。不管以上哪种原因致链条调整过紧,都会因此而大大降低链条和齿盘的使用寿命。当链条调整过紧时,因与齿盘的接触压力增大,链条易拉长,链节板易变形或拉断,链条滚柱也会因此而破碎。除此之外,齿盘也会因此磨损而过早地使齿形变尖,严重时呈锯齿状。

  另外,链条调整过紧,还会损坏副轴轴承及滚针(衬套),后轮缓冲体轴承的寿命也会因此而大大缩短。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链条拉紧后,会在副轴与后轮缓冲体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强制性的牵制力矩,在此力矩的影响下,轴承的工作特性被破坏,单面受力较大,易发热破损。即使不破损,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间隙增大。轴承间隙增大后,副轴的工作直线性被破坏,滚针轴承也会很快因此而破损,此时故障会由链条齿盘转移到发动机上……由此可见,正确适时地调整摩托车链条的松紧是非常重要的。

  3、怎样正确地调整摩托车链条呢?

  (1)适时调整使摩托车链条的松紧度保持在15mm-20mm为宜,经常检查缓冲体轴承并按时加注润滑脂,因该轴承工作环境较恶劣,一旦失去润滑,损坏的可能极大,轴承一旦损坏,会引起后齿盘倾斜,轻则使齿盘链条侧面磨损,重则易使链条脱落.

  (2)调整链条时除按车架链条调整刻度调好外,还应用眼观察前后齿盘与链条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因为车架或后轮叉若受过损伤,变形后,再按其刻度调整链条会进入一个误区,误以为齿盘链条在同一直线上,其实直线性已被破坏,所以此项检查非常重要(最好调整时取下链盒),万一发现问题应立刻校正,免除后患,确保万无一失


夏季骑摩托遇熄火,应注意观察摩托车发动机是在什么情况下熄火:若是突然熄火,且在熄火瞬间伴随排气管放炮现象,一般为点火系的故障;如是逐渐熄火,且在熄火前明显感到发动机无力,一般为供油系故障。对此,应对车辆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和合理灵活地使用,以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为此,广大用户应切记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高速或长途行驶中的摩托车需要停车前,必须按序退档降低车速,使发动机的负荷逐渐下降、高温热量基本散发后才能停车(以触摸曲轴箱机件不烫手为准)。除非紧急情况,应尽量避免高速行驶过程中突然紧急停车。 盛夏季节,应多在高档位中等速度下行驶,可将油门加到经济车速上限的10%,当车速下降至经济车速下限的10%时,再继续缓加油门至经济车速上限的10%,使车辆始终处于低、中、高速和高、中、低速的循环工况。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车辆的惯性节省一部分燃料,又可以使发动机各部分零件经常处于“承载”与“卸载”的变化之中,零件不会过热,发动机从中也得到了合理的冷却。 摩托车如需长途行驶,除合理利用惯性滑行外,还应避免在中午前后间骑行。因为中午时分阳光曝晒,柏油马路或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可达40℃-50℃,它会使进气温度突然升高,而空气密度骤然下降,从而导致可燃混合气过浓,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


1、要按车车的实际工况更换机油,不要迷信“XXXX公里”一换的说法。这对初驾者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驾驶经验,不能从车的行驶工况作出准确判断,只能盲从于车商或说明书的“XXXX公里”一换的说法。其实不管车行驶了多少公里,只要是感觉到换档不顺、噪声变大、热车怠速降低、加速性能下降或机油变黑等综合指标的下降,就应该换油了。

2、要按季节分别使用冬季和夏季油,不要跨季节使用。虽然市场上很多油(包括一些国际名牌)都标明该油可冬、夏两用(如10W40或更宽),但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商业需要。

3、要自己选择合适的机油,不要轻信车商的专用油。购车时任何一位车商都会向客户强调使用专用油的必要性,甚至有车商以不加他的专用油就不给保修要挟车主。很多车店的专用油就是几元钱的东西,只不过JS在外帖一个“XX车专用”的标志而已。

4、要按车况选油,不要盲目跟风。机油按基质可分为植物油、矿物油和合成油三大类。植物油只在特种场合使用,普通摩托车都使用矿物油,中高档车使用合成油。如果你的车已接近报废,就没必要使用高档油。既使是合成油大家也不要过于迷信,它的性能确实在某些方面比矿物油强,但决不是立竿见影的,把低档车加注合成油过名车瘾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5、要用摩托车机油,不要错选汽车机油。按用途可把车用机油分为摩托车机油和汽车机油两大类。由于润滑方式、工作温度及功能各不相同,决定了摩托车不能用汽车机油。有的车主误用了汽车机油(或普通机油)以后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问题便得出一个结论:机油可以随便加。其实,这种影响是长期的。

6、要按发动机的工作方式选用机油,不要二冲机和四冲机通用。二冲机和四冲机的原理不同,润滑方式也不同,所以,各位不要错选机油。

7、要按量添加,不要多多益善。有的车手认为,机油越多越能改善润滑及散热条件。其实不然,机油过多会增加曲轴箱内压力,还会窜进气缸燃烧造成积炭,让你的爱车早期受损。所以一定不要超过最高油面。


目前,拥有摩托车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有的车主只知道骑车上路,而对维护保养的常识却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懂。笔者借此机会,将行车中常见的几种错误认识做一解析,供大家参考。

1、所有的机油都一样 不少车主都以为不论什么品牌的机油都能往发动机里加,甚至还有人爱往发动机内添加机油,其目的是达到油尺标记线。表面上看这样省油,但是不同类型的发动机产热及散热程度都不一样,再加上地区的气温变化,发动机自身的新旧程度及工作负荷的差异等因素,决定着机油的型号。如果选用的机油太黏稠,会使离合器不易分离,发动机运转不良;机油太稀会使机温升高过快。

2、先热车再上路 据笔者了解,有的摩友喜欢先将车热透再前行,有的摩友喜欢着车后立马上路。笔者不同意后一种做法,但预先的热车也不能太久,如果启动发动机在原地着车超过2分钟,就会造成发动机散热不良。另外,在冬季还会造成四冲程排气管内的积水无法排除,易生锈腐蚀穿孔。正确的方法是启动发动机约30秒便可缓慢行驶。但也不提倡猛轰油门,否则极易造成缸体内过早磨损及其它零件的干磨擦,因为冷车时机油还未充分预热并润滑工作表面。笔者建议用钻头在排气管靠近尾部的下端钻两三个眼,以排除残留在排气管内的水份。

3、捏着离合器走车 行车时要彻底放开离合器,让离合器能充分结合,切忌用手捏着离合器,使其处于半分离状态。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制动不熄火,其实,这会使离合磨损过快,车速降低。 4、各种蓄电池均可加水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发现蓄电池液面降低,可添加蒸馏水或电解液至标准高度,但目前市面上的免维护型蓄电池却不用添加蒸馏水或电解液。这是因为这种蓄电池在生产时便经过一系列的特殊工艺处理,只需补充充电,切忌添加任何液体。普通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最明显示的识别方法就是:普通蓄电池一般为白色透明外壳,且有二条较明显的上下限标记,便于观察液面高度;免维护型蓄电池一般为多种颜色且外壳不透明,并标有注意事项。另外,普通型蓄电池在注液孔处有明显的6个红色或黄色塞盖,而免维护型蓄电池的注液孔却只是一张长条形压板,表面平整光滑。

5、轮胎差不多就行 轮胎对于车子而言至关重要,可有的人却不检查轮胎的磨损和气压。轮胎磨损到极限时其承受能力会降低,极易被异物刺穿,造成爆胎。如果气压低,轮胎径向变形增大,使帘线伸张变形大,造成胎面不均匀磨损,影响行驶的稳定性,增加行驶阻力;气压过高,则会造成胎面中部过度磨损,从而降低摩托车的制动性能,夏季还会造成爆胎。所以,千万不能图省钱或省事,忽视轮胎和气压。

何分别机油!!!SAE及API SAE可以代表机油流速之代號,因为SUS粘度低〈如5w、10w〉代表稀而流动较快。稠的液体流动慢,所以SUS粘度较高,在二轮车多用複性机〈10w-40、10w-60〉而柴油車或PowerProduct多用单性机油20w,40w等。 10w-40上课咯....长点机油知识!!!!!! 适合于-15℉至40℉室溫下工作,而20w50适合0℉至50℉。10w-60的泛围更加广,可容许-15℉至50℉內工作。 API(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s) 美国石油协会规格,是用來表明等级机油对机种适合指数,摩托车分多级:SA、SB、SC、SD、SE、SF、SG、SH、SJ、SL、SM级。越后期生产的机油〈SM〉就越多添加剂,对摩托车保护越大。 SA用于汽油及油渣发动机,並沒有任何添加剂,所以不穩定及会有泡沬,是很早期的原始机油。 SB于1930年已普遍地採用于摩托车,只有少量保护摩托车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只有一般抗磨及抗氧化功能。 SC多被採用于1964–1967年,原先是给客車用的,有防青,防腐及保护之條件。 SD1968年以后,比SC有更多防腐,防青及保护之功能。 SE1972年之后,加添了抗氧化,对高温发动机之防青,防腐及保护比SC及SD更高。 SF1981年后,其油质比SE更高,除有SE之机能外,更加有防止油泥产生,起胶等功能。 SG80年至90年代初期。除有SF功能,更加添抗磨剂。 SH90年代初/中到90年代未期,更多抗磨及抗氧等添加剂,以应付更高要求的发动机。 SJ1998年后,比SH含有更多添剂加以保护发动机。 SL比SJ含有更多添剂加以保护发动机 SM比SL含有更多添剂加以保护发动机 国际上的机油评定是采用API(美国石油协会)的标准。它分为S系列(汽油发动机机油)与C系列(柴油发动机机油)。目前汽机油的最高级别是SM级别,它是2004年才公布的最新标准。它是专为当今高性能、低排放的、讲究燃油经济性的汽油发动机所研制的机油级别。 APISM与其他API机油级别相比,在发动机阀系的磨损、高温沉积物的防止、机油氧化的稳定性能、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尾气排放系统的保护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如AIPSM机油在减少凸轮磨损的能力上要比APISL级别的要求高25%,而氧化稳定性的要求几乎是APISL要求的两倍。可见,APISM级别的机油是高品质的保证,它更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从而减少燃油消耗。此外,SM级别的机油对于环保方面也特别突出,它的硫、磷含量极低,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第一:非迫不得已不要到洗车铺或者让别人帮忙洗车,洗车铺看似工具齐全操作规范,但其追求效率效果不佳的毛病也是存在的,弄不好还会把火化塞以及各种线路弄出故障。

    第二:一定要把热车冷下来了再洗。骤然用冷水冲洗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家都清楚,会破坏各个部位的油封,导致发动机渗油,好多摩友发动机轻微渗油都是这一原因导致的,而且还会导致排气管和发动机连接处镀硌层脱落氧化生锈。

   第三:大灯、左右扶手、电门、排气管排气口(最好用东西堵上)、喇叭、火化塞、空滤、蓄电池等部位最好不要用水直接冲洗,这些部位都有电路,打湿后会导致短路或者漏电,出现灯不亮、喇叭不响、不着火、行驶无力等故障,最好用抹布擦洗。

   第四:洗车一定要把发动机下部和散热片洗干净,推荐用牙刷沾洗洁精洗,这样的好处是既美观,又可以很容易发现发动机渗油等问题。

   第五:洗车完毕后全车要用干抹布擦干,特别是电门、仪表、左右扶手、火化塞、油箱盖等部位,特别注意把火化塞帽拿下来甩几下,把上面套管里的水甩出来,不然会影响点火。

   第六:擦干后启动车辆,支边站架怠速运转5-10分钟,排尽排气管里的水,然后中速上路行驶几分钟或者在阴处晾干,不可在太阳下爆晒。

  第七:爱车清洗后外壳可喷上蜡,用细砂布擦试均匀,链条要重新润滑一遍。

  第八:每次下雨骑车回家爱车入库后,注意把车擦干,特别是排气管,现在污染严重,雨水都是酸性的,排气管烂得早大多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虽然麻烦,但绝对是爱车之道。


摩托车都采用了先进的喷涂技术,其外观漆面平整光亮,鲜艳丰满,令人赏悦目。在使用养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驶中,由于车身与空气发生摩擦产生的静电,对灰尘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为此,摩托车使用前后要及时地用掸子清除车体上的灰尘,尽量减少车身静电对灰尘的吸附。

2、洗车时,应待发动机冷却后,不要在烈日或高温下清洗机车,以免洗洁剂被烘干而留下痕迹。冲洗车辆要用中性活水,不得使用洗衣粉、肥皂水和洗涤灵,以防洗掉漆面中的油脂,加速漆面老化。

3、擦洗车身要用干净、柔软的擦布或海绵,防止混入金属和沙粒。擦拭时,应顺着水流的方向自上而下轻轻地擦拭,不得划圈或横向擦拭。

4、对一些特殊的腐蚀性极强的痕变(如沥青、鸟粪等),要及时清除。对此,必须用专用清洁剂清洗,不可随意使用刀片刮削,以免伤害漆面。

5、在摩托车维修保养中,注意不要将带有油污的脏手触摸车身漆面,不要将粘有油污的工具或含有有机溶剂的擦布置于车身上,以免留下印痕或使漆面过早褪色。

6、摩托车长期停驶,应停在车库或通风良好的地方,冬天应用专用车罩覆盖。临时停放时,要选择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曝晒。

 7、防止对车身漆膜进行强烈冲、磕碰和划伤。如发现漆面有伤痕、凹陷或脱落,应及时进行修补。

 

骑车骑得快的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但骑得快又不损害车那就靠经验和技巧,下面我以一次骑行一步一步来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先说车车的启动。车启动后要预热,这点大家都知道。但预热的细节,细小的步骤往往大家不在意,而这又是最重要的。这里我谈两点:

1、车车不要随便启动,因为每次启动时,机器从静止突然变为高速运动,在润滑不怎么好的情况下磨损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车车要尽量减少启动。

2、刚启动时要带一点点油门,让机油泵上来再放手。(如果你是新手怠速不要调的太低,怠速低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启动时机油泵不上,机器是干摩擦呀,久而久之发动机的损坏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的。)冷车刚启动时,怠速往往会低很多,机油是泵不上的,机器也是干摩擦,这时车车就需要你的帮忙,加一点点油,让机油泵上来就可以了。这很简单吧,但真的很重要。如果在冬天,你还可以利用脚踩启动杆是机油泵上来后再启动,你知道的,那样效果会更好。 另外说一下,车车预热几分中,我一般是擦擦车,顺便还可以听听车车声音,看看刹车、链条油、信号灯等。 预热好了,就可以骑行了。但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发动机上半部是预热好了,下半部还是凉的,不信你下次你摸摸看,那是传动系统还没预热了。如果你快跑,机器传动系统温度没跟上,磨损也不正常。(个人认为车车的预热应分两步:配气系统和缸体的预热、传动系统预热。)为了骑行的愉快,最好慢行一至两公里。温度平衡后才高速。 说到高速,特喜欢那种吹风的感觉。真的很爽。但我说的高速不是指狂奔,而是在自己能完全控制速度之内。还要看是什么车、什么路面,在我们这,大家车车一般是125排量的,根据路面,速度在60到80马都算高速了。(插一句:骑车技术很重要的,来不得半点勉强。自己只能控制60那就不要开到65,如果逞强,出了事后悔的是你,伤心的是你的家人。)

骑行中保养车车,这里我也谈两点:

1、档位和速度。车的档位和车速一定要配合好,不同的档位适合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需要不同的档位来配合。档位套着车速走,车车的声音才柔和。始终保持车车柔和的声音,就是对车车最大的保养。做到这点,那你就算骑的比别人快,你的车车比别的车车也磨损小。车骑久了,车车柔和的声音大家也知道,声音不对了,就要及时变换档位,防止异常磨损,这点真的很重要。

2、冲坡和滑行。这里我只说滑行,如果骑长途,车车一定很辛苦,温度也会很高,当然路途会有一些下坡路,这就是我要说的。如果坡坡够长,就应该挂空档滑行降温(注意:技术不行的不要的挂空档,因为空档滑行时车车稳定性要差些)一般不要熄火,熄火虽然冷却效果要好些但要重新启动,而重新启动时机器磨损大。所以不是很长的坡坡,建议不要熄火。

清洗擦拭可保持摩托车外表清洁、美观。但清洗擦拭不当,会造成轮圈辐条氧化腐蚀和车身的早期损坏,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车身容易沾上泥土、灰尘及其它脏物。清洗时经常是一边用水冲一边用布擦拭,而铁制的车厢冲洗后不易干,若长期用水冲洗,车厢底部和行李箱的凹部易积水锈蚀。所以在清洗时,应将摩托车停放在斜坡上,让泥水从车厢底板前端的小孔流出,避免积水。冲洗后,应立即用布擦干,保持轮圈辐条和车身内部的干燥。 ●制动鼓与鼓盖的接合部位容易渗水。因为一般摩托车前、后轮的制动鼓都没有防水装置,用水冲洗车轮时,水就会直接流到制动鼓片上,造成制动打滑,甚至制动失灵。因此,每次清洗车轮后,应进行低挡行驶,反复轻踩(握)制动踏板(手柄),利用制动器摩擦产生的热量将水烘干,直到制动效能恢复为止。  ●化油器易进水造成故障。用水冲洗车辆时,水滴会从空气滤清器流入化油器内。启动时,不被燃烧的水被停留在气缸内和火花塞电极上,造成启动困难。当产生高压电后,遇上火花塞电极短路时,高压线圈就变成负载,很容易被高压电击穿烧毁。因此,应用塑料纸将空气滤清器、化油器包扎严密,避免泥沙和水钻进气缸。 ●由于摩托车发动机裸露,冲洗时水就会喷洒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座孔和其它线路上,导致其窜电、短路,造成发动机工作不良或不易启动,严重时还会引起蓄电池大量放电。所以,清洗后应用干布擦干火花塞座孔,及各种线路上被洒上的水,方可启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摩托车日常应该怎么来保养
大家是如何保养链条的?
摩托车链条用黄油润滑行不行?
摩托车链条的安装保养与调整技巧
新摩托车怎样磨合
摩托车正确使用和保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