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的根源在哪里?

按照易传的说伏義观物取象从而画得八卦,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八卦完成之后,经历数百年,文王出世,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后又经数百年,孔子出世,为六十四卦作传,易经才始告完成。这就是“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的三圣作易说。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些说法其实都是来自于易传及其以后的文献。在《周易》本经里面并没八卦及六十四来源的说明,甚至也没有关于八卦的任何知识。本经是周代的文献,而周代文献中还有诗、书、礼、春秋等古籍,在这些文献当中也是没有易经起源问题的具体论述。而易传则是这些文献后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那么这就说明三圣作易的说法是晚出于易经本经的,至少本经并未作此说明。易经同时代的作品中亦没有相关论述。我们将它看作后世神话本经的一个手段,伏羲、文王、孔子究竟与易经的创作有没有关系,恐怕是难以考证的历史谜题了。


我对易经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不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通过研究发现,为了理解易卦意义和卦爻辞内容的具体含义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八卦与八种自然事物的对应关系,也不需要太极图丶先后天八卦图、河图洛书等相关知识,而是需要还原一个我国阴阳学说的早期形态。八卦是由四时阴阳盈缩以及生长收藏的意义推广而来。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说,易经的根源是古代阴阳学说中四气四象的理论。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结论提供了一个理解本经内容的全新视角还有新的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五经之《周易》释注版
UC头条:揭开周易的神秘面纱
《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与研究
《易经》的构成
《周易》大师速成,只需要7分钟,包你学会算卦方法
《周易》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