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最早是由谁造的?

老渔试着回答这个几乎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我估摸着当有很多人问过同样的问题,古代现代都有,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人们就不停地追问。

汉字究竟是谁造的呢?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听惯了一件东西,总是古时候一位圣贤所造的故事,对于文字,也当然要有这质问。但立刻就有忘记了来源的答话:字是仓颉造的。”鲁迅先生的话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国人一向认为文字是仓颉所造是有原因的。据《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说文解字·叙》) 。

鲁迅先生接着说:“这是一般学者的主张,自然有他的出典。我还见过一幅这位仓颉的画像,是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可见要造文字,相貌先得出奇,我们这种只有两只眼睛的人,是不但本领不够,连相貌也不配的。”古人有神话圣人的传统,既然是了不起的人,肯定与常人不同,于是神而化之。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用结绳来记事。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于是,顺应历史潮流,用各种符号来记事。终于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造字”,并说仓颌初造字时,“依类象形”谓之文, 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进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云云。除了《说文解字》,其他如《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典籍,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颌、沮诵两人创造的。但我觉得仓颉肯定不是最早造字的人,很有可能在文字规范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的清末,疑古思潮盛行,廖平等学者提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论断。甲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同时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亦提出各种质疑。

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诸侯国的文字写法各有不同,有的字形相差甚远。显然,造字的源头不是一个。汉朝隶定,把图画式的小篆,改成一笔一画的隶书,更方便传抄使用,文字的形状大约就定型了,当然还是有所改变与增加,最后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普遍使用的汉子。

从甲骨文演变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文字的成型是有一个渐变过程的。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三分之一。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假借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举个例子:

酒字,“酉”是“酒”的本字。酉,甲骨文像是有酒篓伸进大缸的酒坛。“酉”的“酒坛”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水”,强调坛中饮料的液态性质。造字本义:用粮食的淀粉糖发酵制成的香甜兴奋饮料。再看金文还保持原型,到了篆文“酉”加了水,承续甲骨文字形,直到现在字形。仓颉或其他人,是不可能以个人之力完成造字的。

那么,究竟是谁创造了汉字呢?我的答案是:作为我们祖先的先民创造了汉字,他们中当然也包括仓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大讲堂】会意,汉字世界里的默契合作(一)
趣文解字
汉字如画
造字之初
万献初:许慎《说文解字》的精粹
【说文】百科名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