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唐、宋、清三朝大师合成镇寺之宝

摄影/紫晶洞

常来常熟的常熟兴福寺创自南齐,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改名兴福寺。寺外牌坊前题“兴福禅寺”,后题“齐梁古刹”,正面的楹联为:“门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是常熟最出名的“状元宰相”、“两代帝师”----翁同龢所写。

摄影/紫晶洞

来兴福寺前还要了解一首诗,唐长安诗人常建进寺院,穿竹径听禅声,触景生情,在后禅院题壁写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此诗一出,千古流芳,也捧红了兴福寺。

摄影/紫晶洞

到了常熟兴福寺,首先要在寺外品尝下蕈油面,这儿每天早上饕客络绎不绝。

摄影/紫晶洞

相传最早想出要做蕈油面的就是兴福寺里的僧厨,当地人采到松树蕈后,都要加菜油烹制,做成松树蕈油,里面含有自然的鲜味,甚至还能品味出丝丝松树特有的芬芳。

摄影/紫晶洞

寺门前破龙涧畔,二唐尊胜石幢立于山门前,左为平原陆展书,右为京兆全贞书,精妙无比,今尚存旧刻一,后复制一。

摄影/紫晶洞

之所以成为江南名刹。正是由于寺内名胜古迹很多,继续慢慢看来。

摄影/紫晶洞

南梁大同五年(539)在寺院扩建大修时,在大雄宝殿壁角发现一块巨石,大如石牛,石面上有突出的石纹,竟形成一个清晰的汉字。因视角不同看上去有点不同,从左面看像“兴”字。

摄影/紫晶洞

从右面看则成“福”字,兴当然视作兴盛意思,福的谐音可以听作佛。人们因此把这块石头视为祥瑞,纷纷前来争睹瑞石,而且对石头磕首烧香。本来叫做破山寺的佛寺,因此被人直接称为破山兴福寺了。唐咸通九年,也就是公元686年,唐懿宗正式御赐“兴福禅寺"。

摄影/紫晶洞

高高在上的玉佛楼,里面供有一尊玉佛。

摄影/紫晶洞

佛光普照,观音殿前虔诚的一拜。

摄影/紫晶洞

寺里还有茶园,正好在空心潭的边上。

摄影/紫晶洞

空心潭,地方志载:“兴福寺山下有泉,潴而为潭,汩汩灌注,冬夏常盈,渊深澄澈,可烛须眉,天光日华,上下交映,颇蕴禅意”。

摄影/紫晶洞

潭影空人心?现在的鱼儿好多啊。

摄影/紫晶洞

拍一张匆匆路过的僧人。

摄影/紫晶洞

一位义工,在吃饭前的默念。

摄影/紫晶洞

抓拍一张他们的午饭,粗茶淡饭,别有滋味。

摄影/紫晶洞

大雄宝殿里的槛联,”愿尽未来,普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大苦;誓舍身命,弘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这是弘一大师撰书的。

摄影/紫晶洞

兴福寺之宝--米碑亭。诗碑之诗刚才已说,为唐人常建所作,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清乾隆时名刻手穆大展刻。唐名诗宋名书清名刻,三朝合成的宝贝,有“三绝”之称。

摄影/紫晶洞

禅房园里这棵香樟乃是明初所植,也是老古董了。

摄影/紫晶洞

最后面是山上的“林栖塔院”,有历代高僧墓36座,皆立塔,蔚为壮观,慢慢走了一圈,逐渐体会到,正确打开常熟的方式,就是一碗面一块石和一首诗。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搜狐自媒体认证专家

乐途专栏作家

头条号自媒体作者

携程签约旅行家&摄影师

途牛网大玩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了!唐、宋、清三朝大师出手,终成常熟兴福寺的镇寺之宝
常熟幸福面
常熟常来之结伴游兴福寺(四)
品茗图文|长假里,冒雨快游兴福寺
仙!雨后来常熟,瀑布群上线!
一吃难忘的常熟蕈油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