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刘邦汉散文——《客家工艺》(上)

平凡认真、用心执着的行动家

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土壤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女娲用五色土补天开始,应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吧!客家人几次南迁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各地土著工艺的精华,创造和发展了许多独特的客家经典传统工艺,一直被流传下来。

尤其是客家人心灵手巧,是一个善于创造的族群,为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水平,从衣食住行育乐方面都其独到之处(如屏东客家文物馆),其品类繁多如农耕器具,遮风避雨防日晒的斗笠(笠麻),环境间打扫之畚箕(扫把)、挑担用的竹编篮、装谷(米)的竹篓、蒸笼等等。还有草编帽与蔺草席、雨天之油纸伞或吉祥节庆剪影或桌椅橱柜床等家具等,不胜枚举。
   

客家先民从生活中谈起,客家工艺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观点,经过漫长的发展,记录着反映未来的一种方法,从追求形式的路上,体验最初的感动,点、线、面、体所构成的多度空间;在纯粹美与内心的平静是不断冲击所涌现出的火光。客家人特有的朴实勤俭、吃苦耐劳、爱家重义的不服输之硬颈精神,无疑是心灵根基的底蕴。

客家人的创作起源于生活关怀,并尝试挑战媒材与形式的创新性,因此,从不将客家定位于某种风格或者类型,总坚持找回内心世界想叙述的原点,去探寻解决问题和满足当下所关心的内容、形式。早期在台湾平地丘陵地盛产竹(麻竹、桂竹、孟宗竹、毛竹)等,客家人就开始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把这些盛产的竹作为竹器的重要原料。

客家人爱竹之虚心、有节、根固、志坚、潇洒、挺拔,所以竹子被人看成坚贞、高雅有气节的象征。可以说竹小功能大,用途充满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编织需经过破竹、破蔑、等匠人的巧手工序,或经硫磺蒸煮或烧烤弯曲制成竹家具。虽然现在很多竹制生活用品被其他材质所取代,但是竹之廉价和普及性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真诚的关怀、梦想的实现

一位客家的从业人员,如何持续二、三十年的热情、及真诚关怀与付出,让技艺不断的承传下去呢?一位技艺精湛的匠师,如何延伸爱的种子、提高附加价值的精益求精。我相信,您一定知道客家人很团结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竹编织的类型很多 在过程中,常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其实,还可以穿插各种编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竹编的方法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客家缠花(春仔花),以前新嫁娘,头上总戴着专属的春仔花,用绣线、铁线和纸板用手工缠绕组合而成的装饰,主要的图案包括石榴花,百合花,以及牡丹和凤凰,绣线花是昔日吉庆年节必备的装饰品,在鹿港还保存着。

创造无限延伸的生活关系

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时代已经来到,重视生活美学和摄取美的因素,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自然地感受艺术的熏陶,是现代人的新观念,如何在创新的近程中,不失落民族和本土个性的抽象表现,使生活用品呈现新的意义,并搭起群众与作品间互动的桥梁,值得深思和关切。

若从节庆谈起有元宵之花灯: 它是以竹木作为骨架、纸等材料,经过铁丝扎成各种人、兽、物之体形故事化,表糊以透明有色之玻璃纸张或丝绸,中空处插入蜡烛或油灯,灯光映射出琳琅满目喜庆故事等吉祥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充满了大街小巷,这些手编竹具从古至今都是客家人在闲暇之余生产、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油纸伞制作为屏东美浓特色产品,伞之制作方法以手工。伞骨用“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弹性,再经过钻孔、穿线,一顶圆形的纸伞骨架就此成型。接着将成扇形的绵纸,用棉子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晒之后,涂上防水桐油,油纸伞就制作成功了。上过桐油的纸伞,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棉纸的韧性,更使原本单调粗俗的棉纸变得亮丽透明。

不要以为竹编就仅仅是简单的用竹片编织,聪明的客家人,还结合了其他元素,把手编竹的功能发挥到庙会等其他地方。(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竹编远销世界。
精美工艺---竹编
精致的竹编艺术
我是客家人,我带你看遍客家!
一首《大客家》, 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客家人!
博白:客家的乡愁(深度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