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两代乡村教师,背学生过漫水桥十八年
“来,牵紧我的手,慢点走。”9月7日一早,平昌澌岸镇梭滩村外漫水桥,村小教师杜涛挽起裤脚,右手牵一名幼儿园大班孩子、反转左手背一名幼儿园小班孩子过桥,赶到300米外的学校上课。由于连日阴雨,河水涨到漫水桥边缘,桥面上有不少积水。
48岁的杜涛是梭滩村小唯一一位老师。2003年,杜涛在父亲杜子明再三劝说下,从外地回到梭滩村小,从父亲手中接过代课老师这个接力棒。“当时我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加之当时学校老师少,我便选择了回来任教。”
杜涛从父亲那里接过的,除了代课老师这一角色,还有娃娃们的专属“接送员”这一职责。
“过去并没有桥,学生们过河只能靠打渔的渔船,不少学生害怕过河。”杜涛回忆称,当时他父亲主动申请从澌岸小学中心校回到梭滩村小任教,每天都把学生们安全护送过河才放心。
不久,宽4米、长140米的漫水桥(注:漫水桥若设栏杆会影响阻断行洪能力)修建了起来,村民的出行得到了改善,但18年来,杜涛父子依然坚守着做学生们的“摆渡人”,“我们学校的娃娃年纪小,桥上没有护栏,还是比较危险,只能每天接送,下雨时就一个一个的背过桥。
除了接送学生过桥,每到周五下午,杜涛还会守在桥头直到天黑,“镇上念书的大娃儿们周五晚上都要回来,我就在这里守着,他们都安全过去了才放心。”
“每天来来往往过漫水桥,要不是杜老师接送,我们家长真不放心。”梭滩村村民杜小聪的2个娃娃分别在梭滩村小读幼儿园和1年级。因父母老弱多病,妻子又是精神疾病,杜小聪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得知情况后,杜涛主动担起了接送2个娃娃的任务。
“杜老师每天都是在我们家里接,放学再送到家里。”杜小聪说。
时光如梭,曾经那句“我父亲从年轻就守着这里,现在该我接班了”陪伴着杜涛从一个年轻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学校学生也从原来的一百多人变成了现在5人。但他初心未改,“只要我还背得动,我都要亲自接送。”
谢谢老师!
没有你们一年又一年的坚持和付出,
就没有山区孩子们的快乐和成长!
为你们点赞!
来源:巴中观察
看完记得转发扩散,让更多的小伙伴们知道!
百万四川人已关注,每天推送四川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代课教师19年背学生过河 最大心愿:河上能建座桥
代课老师日薪1斤包谷坚守13年 戳痛中国教育
曾经的村支书 如今的好老师
乡村教师独自办校坚守15年 学生希望他过得好些|乡村教师|安世才
谁能告诉他们有那么一片自由与幸福
清明立碑寄相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