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秋平:《走下神圣的三尺讲台》

      秋平按:今天在电脑里整理之前的一些文稿,看到了2009年初回分宜时参加分宜县教体局举办的演讲比赛的文稿,那时35岁;今日再读已然45岁了。今日读来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日的热血未冷,还能读到初到一个新单位想要一试身手的壮志雄心。当然,也能读得让人鸡皮疙瘩满地掉!

     奈何,十年已过,一事无成,徒留感慨!更感惭愧的是,由于教室里学生过多,过道太窄,上课下不了讲台已经很久了。而囿于讲台上课,实是我深恶而痛绝之的!

      愿有一天,教室里可有足够空间,让我往来悠游……

 三尺讲台,讲台三尺,它一直都是我心向往的地方,即便我已经在这号称三尺的地方站了十多年。站在这号称三尺的地方,我可以乐而忘忧,可以谈笑风生,可以挥洒自如,可以指点江山,可以激扬文字……站在那台上,我便会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便会陷入到一种半疯半颠,半痴半醉的境地……所以,我得到了一个不知是褒还是贬的外号——人来疯!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种心理状态,也不知因为什么有了这种课堂特色。我所知道的是:还没开始上学,我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虽然只是一个人在教室的后面,仰首看父亲在讲台之上指点山河;还没学会写字,我就用上了粉笔,虽然只是在课堂的角落里,画着自己也不知什么是东西的东西;还没把话说利索,我就领略了朗读的韵味,虽然只是乘着爸爸的学生齐读时,放大声音咿咿呀呀……讲台下,我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讲台之上,爸爸是那么高大,那么威风凛凛。不知是爸爸的威风显出了讲台的高不可攀,还是讲台的高大衬出了爸爸的威风,总之,那三尺讲台的高耸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后来,我上学了,再后来,我自己也教书了。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眼睛;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幼的学子导航,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

 只是,在从教的十三年(如今已经23年了)中,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应该走下这高高讲台,应该从神圣的光环中走出来。

 还记得2500年前的那个教学场景,万世师表孔子和他的贤弟子们围在一起,席地而坐,他们一起高谈阔论,展自己的抱负,说自己的期望……没有三尺讲台,没有老师高调宣讲,没有仰视,没有俯视,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有的只是师生间的畅所欲言……那些弟子是子路,是公西华,是冉有,是颜回,他们都位列七十二贤人。

 走下讲台,走出因高大而带来的阴影,让我们用平视的目光与学生交流,从他们的眼中读出真诚,读出渴求,读出自由和快乐。

 走下讲台,走出因神圣而带来的疏远,让我们用平等的灵魂和学生对话,让他们的心灵生长出民主的大树,开出自由的鲜花。

 走下讲台,走出因距离而带来的隔膜,让我们用亲切的笑容与学生交往,让他们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让他们不因疏远老师而疏远学业。

走下三尺讲台,不是要我们走出责任和义务;走下讲台,是要我们走向爱与关怀。

走下讲台,不是让我们走出师道和尊严,走下讲台,是要我们走向民主和平等。

走下讲台,我们可以走向平易近人;走下讲台,我们可以走向高效和质量;走下讲台,我们可以走向真正的教育。

我期待着这样一个场景的出现:每位老师都微笑着走下那高高的讲台,用真诚的心去聆听,用全部的爱去关怀,用平视的眼去关注,用平等的理念去培育,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引导。哪一天,这些场景能出现在每个课堂之上,哪一天,这些行为能贯穿我们的整个教学,哪一天,我们的教学效率就能提升,我们的教育就能真正腾飞。

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会永爱我的三尺讲台,但是占领它,而是走下它。因为,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新气象| 重新定义课堂,从“课桌变形”和“削平讲台”开始
这个班课堂上竟然没有讲台 学生围个圈上课(图) - 今日重庆 - 华龙网
三尺讲台 辛勤耕耘
《老师的爱》附沙画
(转载)歌颂教师演讲稿专辑
猫咪为取暖跑进了教室 ,被迫当起了“助教”:你们看我可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