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全印:母 亲 纳 的 千 层 底
userphoto

2023.03.17 河南

关注

结婚使用的老柜橱里,至今放着一双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鞋面是黑条绒的,鞋底是杂色的,外绱的针脚均匀有致,乍看朴朴实实,敦敦厚厚 。40年了,没有褪色,没有变形,就像对母亲永久的思念。

那年,母亲已是60岁的老人了,由于家庭人口不断增加,父亲提出了分家的意愿。当时五弟小随父母亲,我们弟兄四人要独立门户。

乡下规矩分家找舅,那是因为弟兄妯娌有纠纷,我们弟兄分家时,本家叔串门刚好遇上,父母就让叔当家,叔一说就成了,没有分单, 不争不吵,和和睦睦就各自立伙了,事后几天乡邻才知道。

分家后的第二天,我去看母亲,母亲正在翻箱倒柜,整理家中的破衣碎布,然后扔在一个大洗衣盆里。

“娘,您在忙什么?”

“分家了,娘也快干不动了,趁手上有劲再给你们弟兄做双鞋。”

“我们有老婆做鞋,您就别再劳累了。”我接着说。

“看你们穿娘做的鞋,心里踏实。”伤感的语气。

“我们弟兄都不怕老婆,况且他们妯娌也懂事。”我直言。

当时说了这话就后悔了,我没理解母亲。当时因为孩子们离开,她心里难过。虽然我们翅膀硬了,终究会飞出她的怀抱。虽然像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但母亲手中的线并没松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布块晒干了,母亲一块块捋展准备做鞋底。做鞋底,也就是我们说的千层底,首先要打糨子(比浆糊稠),抿被儿、梳麻,然后把浆子抹在麻与布上,一层层麻、布,一层层浆子,一层层浆糊,又一层层麻布,压实晒干。晒干后用鞋样裁出毛样,然后才能纳鞋底。为了养脚,母亲总是在鞋底的正面铺上几层绒质的布,使它既柔又软。

纳鞋底吃工,密密麻麻还要错落有致,一般用细细的麻绳纳。麻绳的来历不一,一般是平时捻的。那时的妇女要上工干活,衣袋里装一窝麻,干活儿歇时捻一根,队长不在时钻空子捻几下,如厕路上手不离麻。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妇女喳喳叫的声音里,也总伴着哧哧的捻麻绳的声音。麻绳儿一般在两米左右,所以上工时装着一窝麻,下工捋捋顺顺几根麻绳装在袋子,工分儿不耽误挣,东长西短没少聊,麻绳也没少一根。

纳鞋底要一针一线穿透鞋底,上扎下拽,下扎上勒,纳成的鞋底用力掰不动,落在地上噔噔响,摔在桌上像惊堂木。

那时的乡下妇女都知道做鞋底费事,纳鞋底吃工,绱鞋更吃力。

绱鞋一般用线绳,线绳则比较讲究,全部用针织棉线,也有用丝线。棉线粗而毛,绱鞋就费力,但容易固定且不回线。丝绳细而光滑,绱也省力,但容易回线,只因价格贵,一些家庭用不起。

母亲把我们弟兄四人的鞋底做成了,看着大小不一的四双鞋,母亲对父亲说:“扯几尺条绒布吧。”父亲迟疑了一下,母亲接着说:“再给孩子们做一双鞋,不然我心里会……。”父亲二话没说,把布扯了回来。母亲看着条绒布左拃右量,上比下对,前摆后置,东拼西凑,终于用最少的布裁完了四双鞋面。

喝罢汤,我带着女儿来到母亲身边。昏黄的灯光下,见母亲身边放着针锥、绱鞋钳、穿好的针线、石蜡,右手戴着顶针。哦!母亲开始绱鞋了。只见母亲一手拿着鞋帮,摁在裁好的鞋底上面对齐后,一手拿起针锥,蘸着石蜡用力扎下去。针锥穿透鞋底后,把针锥放在一边,又拿起穿好线的大针,顺着针锥扎的孔,用顶针靠住推进去,大针出孔三分之二时,再用绱鞋的钳子夹住大针往外拔,一次拔出五十公分左右,看样子很是吃力。因为只有穿透后用力拉紧,才结实耐穿。

看着母亲绱鞋吃力的样子,我不由地抢过来想试一下,结果不是针扎歪,扎不进,就是拽不出,猛用力,结果断了一根针。母亲显得很心疼,却说:“男子汉就不是干这活的料。”上鞋不使锥子一一针真中。这是一句歇后语,其实没有那份“母爱”,针再中也不中。说实在,我的手腕确实没有力,教学时和学生扳过手腕,总是输,甚至连壮实的女孩子也赢不了。本来又是左撇子,因此那些年没有砍过高粱和玉米秆,这些年也没擀过面条,当然包饺子擀饺子皮还是绰绰有余。

几天后,母亲把做好的鞋送过来了,弟兄几个每人一双。

“娘老了,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鞋了”“娘不老,但鞋不能再做了,费力费时,我们也都成家,你该享清福了。”

我恭敬地把鞋放在柜橱里,心想,这双鞋不能再穿了,留个念想吧。孰知第二年秋天母亲竟撇下我们一家人离开了?那双鞋也就一直放在柜橱里,这一放,将近40年。40年来,每逢想起母亲就含泪拿出来看看,穿在脚上比试比试。今天看来这做工不是很精细,但那厚厚实实的鞋底,储藏了天下父母心;密密麻麻的针脚,是母亲的汗水凝聚,更是那深深的母爱。我多想穿在脚上,在干净的地板上走几步,但总是舍不得下脚,害怕玷污那纯洁的母爱。也只有把鞋帮鞋底贴在脸上,享受母亲的温馨,是那么舒服。恭敬地吻上去,依然有母亲的汗水余香。托在手中沉甸甸的,总觉得母亲在一次次提醒我:把爱传递!

的确,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冬天暖,夏天凉也不出脚汗,舒服极了,即使现在的足力健,安踏等品牌也无法达到。

我穿着母亲的千层底长大了,母亲的千层底也让我由一个儿子变成了爷爷。

一天,小孙孙迷惑地问我:“爷爷,从小您就是啃树皮,吃玉米芯吗?”我笑着把这双鞋拿给他看,见到这双鞋,孙孙不屑一顾:“这应该是文物吧!”我把他揽在怀里,把这些故事告诉他后,他似懂非懂地又问:“你的母亲、我的祖母还做千层底吗?能不能给我做一双?”我把孙孙拉到母亲的遗像前,拍着他的小脑瓜,告诉他:“孩子,记住,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原载2023年3月9日《许昌日报》


作者简介
袁全印,后河镇后河村人,退休教师,河南省民协会员,省诗词协会会员,长葛市民协顾问,杨景尧文教基金会理事,著有长篇民间文学《话说翰林杨佩璋》、《华夏德星陈太邱》、《葛天钟氏》、《葛天氏故里》(合作),大型古装戏和长篇说唱(同名)《御扇记》(合作),中篇民间文学(故事)《三国故事》(合作)《古雪为心》、《乡绅刘仰廉》《仗义豪侠曹海印》《杨佩璋与河南烩面》等,现受聘于后河镇文化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联升穿在足尖上的活非遗
自家做鞋的往事 zjkzxd
【行走在乾县】农家的千层底布鞋,满是母亲的记忆
非遗之礼丨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
手工“千层底”踏踏实实闯天下(1)
老北京布鞋?千层底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