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根本不存在轶稿、续书、真本。

天花红学

《红楼梦》根本不存在轶稿、续书、真本。

因为无论是现在的八十回本《红楼梦》,还是曾经存世过的百回旧本,都是完璧,所谓的结尾不同,只是形式上的区别。

比如,作为作者的情僧曾有:

思忖半晌,将再检阅一遍,……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既然是“从头至尾”就是有头有尾!

之所以断言书是“完璧”,还有如下三大“结构性”的理由:

第一,看出“嫁娶”是全书主旨有助于我们理解书已是全璧。

当我们领会了“婚嫁”的隐秘含义后,会发现,《红楼梦》明显是以姻缘起以姻缘收,从第1回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玉在椟中求善嫁,钗于奁内待时飞”到第79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婚嫁描写在书的头和尾紧锣密鼓地展开,“嫁娶”可谓是首尾相顾!

第二,“诗起诗收”的格局已经形成。

第1回,中秋节甄士隐设宴款待贾雨村,他先是口占五言律一首: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二人饮到狂兴不禁,雨村又口号一首七言绝: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在此,脂砚有关键一批:

【甲侧批:……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三春,却用三秋作关键。】

脂批所说的【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可参读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最后的第70回金批【以诗起,以诗结,极大。】二者套用关系十分明显。所以,作为首尾呼应,当然在全书结束前也应有中秋诗对应,那么,到底有没有呢?看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宝玉听了,碰在心坎上,遂立想了四句,向纸上写了,呈与贾政看,道是……(按:此处有缺文。)贾政看了,点头不语。

当下贾兰见奖励宝玉,他便出席也做一首递与贾政看时,写道是……(按:此处有缺文。)贾政看了喜不自胜。

注意,贾政对这叔侄二人的诗一反常态地认可和满意,可与前回贾雨村做中秋诗时的志得意满之态应照,可知他们是一人!

我们说,缺文不缺,这两处缺文的诗便是【用中秋诗收。】数量上也刚好对应!要紧的是,虽然诗本身没有完成,但“诗起诗收”的格局已经形成,可见书已经写完了!同时,可见脂砚当时所批的书稿只有这些,这两首诗的缺失并不是书稿散佚造成。

第三,收结性的文字。

如果第80回是最后一回,就必然会有收束性的文字,到底有没有呢?看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王一贴笑道:

“不过是闲着解午盹罢了,有什么关系。说笑了你们就值钱。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庚夹批:寓意深远,在此数语。】

与前文贾母“掰谎”相呼应,作者的意思是:和尚道士善骗人,所有的都是假的,连书也是。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

“了妒汤”,了的就是顺治四皇子(作者。正史记载为夭亡,实未夭亡)对玄烨的“妒”,“作书”无非是“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不管书里的故事还是真实的故事,最后终将归于平静,写小说也就是发发牢骚罢了!这是很明显的总结性的言论!所以可反推出第80回已是末回。

“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这种结尾果然新奇别致,别致到让人三百年都理解不了。

第四,未有超过第80回的脂评本。

所有古本都带有批语,也就是说,《石头记》自现世以来,批语就存在了,《石头记》所以被更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就是在强调批语的重要性,“批语”是脂砚为其添加的防伪“水印”,成了判定版本真伪的必要条件。从这一点上,也可以断定没有批语的通行本后40回绝非作者原笔,而仅仅是续书的一种。

明确了这一点,再来看已发现的十几种脂评本虽然各有散佚,但却不约而同地没有一种超过第80回的!这只能说明,书原本就只有这些!

另第80回其回前总批:【……叙宝玉病是省笔,叙宝玉烧香是停笔。】

第80回蒙本回末总批:【……试者桂花夏家指择孙家,何等可羡可乐。卒至迎春含悲,薛蟠遗恨,可慨矣夫!】

明确说宝玉烧香这是“停笔”,完全可以理解成全书之停笔。且“卒至”,结束到……,结束到什么?答:迎春(四子)含悲,薛蟠(顺治)遗恨!

作者之所以要营造“书未完”的假象,除了如前所述要达到“《红楼梦》断”艺术效果的需要,还有“功能”上的需要:因为真正的小说必要有头有尾,而历史只要背后的“真事”清晰完整,它就是完璧,《红楼梦》的“未完”就是在提醒读者,《红楼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而是历史!于天花红学而言,“真事”已经被索隐无遗,难道还需要再写点什么吗?所以,只有跳出《红楼梦》是小说的思维定式,才能真正理解《红楼梦》的“未完”。

因为没有领会到《红楼梦》的历史本质,一直以来,读者们关切着十二钗某某的结局,甚至寄希望于所谓的八十回之后,这当然是徒劳的了。

那么,除了有明确结局的晴雯和可卿,其他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了断呢?其实,晴雯和可卿之所以被作者分别排在判词首、尾和书的首、尾,就是在暗示十二钗所有人都已有“头”有“尾”了!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甲夹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

这一联便是在解释宁、荣诸人何以有头无尾呢!重要的是,十二钗本是作者一人,她们的结局是一样的!脂批有【因为传他,并可传我。】与作小说不同,对于写历史而言,这些各色人等都是“色”而不是“空”,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况且,【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

可见红楼已完!如此,那些所谓的各种名目的续书、旧时真本以及所谓的人生三大憾事都将不复存在矣!

可是,如果写完了,则畸笏叟提到的“狱神庙”、宝玉“悬崖撒手”“末回情榜”等情节又如何解释?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经是第五、六稿了,之前的百回旧稿写过这些内容,是出于艺术性考虑而效仿金圣叹断尾《水浒》、《西厢》所做的未完之状而已。它们也不是真的被“迷失”,而是被整合,比如“狱神庙”“悬崖撒手”等,或者被删去,比如“末回情榜”等,这种大手笔的修改,是由畸笏叟提出、脂砚执笔的。

【庚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因为此一时期这部书仅在小圈子里抄阅,故批语中的这个“借阅者”无疑是脂砚。由百回变八十回,其中大约有五分之一之多的文字被借阅者——脂砚整合或者删除,即是那些所谓“迷失”的部分,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芹溪甚至是畸笏的旧文字,真正读过这个百回旧本的,必然有畸笏叟,他有些不舍,所以他在批书不时说出一些诸如“迷失无稿”“被借阅者迷失”之类抱怨的话,却在客观上为今人制造了困惑。

可惜,世人对“书未完”都在往前看,一头扎进“续书”说而不肯自拔,忽略了之前有过“完稿”,又主动“断尾”这种可能。

人们并未因维纳斯的残缺而弃之若敝屣,事实上,在人们理解了这种独特的美之后,“残缺”不但没有影响它的永世流传,反而成就了它的卓越,以致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何况,如何能断定“断臂”不是那位古希腊不知名的雕塑家本来就想要的样子呢?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曾砍掉自己的作品——巴尔扎克雕像的手……后世也有人试图补全维纳斯的残臂,但均失于“蛇足”而告败。《石头记》的“残缺”一如“断臂的维纳斯”。好事者所以续貂,这当然是没能理解原著的隐意所致。而他们又不肯把精力放在如何解读上,偏要放在如何接续上,况且这种错误思路又继而贻害于后人!所以,程高本后40回所谓的“流传功劳”已经远大于其对原作的损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原本共一百回,贾宝玉最后出家在智通寺,贾雨村见过的
红楼梦已经大体写完 杨连山
关于红楼梦的惊人发现
新发现的“庚寅本”绝对是红楼梦古抄本
(18)谁知脂砚是湘云(周汝昌)5
《红楼梦》遗失的文本已经找到,解开了多年谜团,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