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是《红楼梦》的作者

我在草根红楼梦研究群的讲稿:谁是《红楼梦》的作者

          各位老师好!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许多人都认为红楼梦包罗万象,那么红楼梦中出现疫情后如何处置的呢?我来分析一下。

       书中当贾府出现“豆疹”后,首先供奉了能治豆疹的“豆疹娘娘”,也就是要请出医生,并且要尊重她。
  第二步,给得病的患者穿上醒目的红色隔离服,以便让没有感染病毒的人远离他,即使一家人,一个人感染了,另一个家庭成员也要出去住。
  所以用红楼梦智慧处理当下中国的疫情,就是尊重医生,依靠医生,服从管理,另外一定要隔离。
       现在正式开始我的讲座,《谁是红楼梦作者》

        红楼梦诞生以来,是哪个不愿在圣朝为官“文妙真人”写了这鸿篇巨著,一直是谜团。

       蔡元培认为明朝遗民写了《红楼梦》,俞平伯晚年也承认书中浓厚的晚明文化气息。

        现在民间研究的一百多个疑似作者中,许多是明朝遗民。

       《红楼梦》六十九回原文评语写“都云作者胡老明公而已”。

        “明遗民”,就是原来明朝的臣民,后来成了清朝臣民,清朝是满人执政。古代汉人称北方少数民族的人为“胡人”。那么“都云作者胡老明公”就可以理解为,作者是明朝的读书人,他们生于末世,到了清朝写《红楼梦》时已经是“半生潦倒”的老人了。所谓胡老明公。

        我的这个“胡老明公”的分析究竟对不对呢?如果认可蔡元培的“明朝遗民”;认可现在明末派的作者研究;我认为我的理解是对的!

  这些明末的疑似作者,个个都是天才,几岁就能吟诗作赋,十几岁就能出诗集,如果去治理天下,他们也称得上是补天石头。

        现在的明末派红楼梦疑似作者有:钱谦益、张岱、傅山、吴梅村、李渔,冒辟疆、方以智、顾炎武、顾景星、朱慈烺、万斯同、董小宛等等。另外明末清初的红楼梦疑似作者还有洪昇、顺治、纳兰性德。

         如果说没有天才的作者写不出旷世名著红楼梦,那么这些疑似作者谁具有写红楼梦的能力、动力和毅力呢?

       我一个一个分析这些疑似作者:

  第一个说说钱谦益,他1582年出生,满清进关二十年后他以八十三岁的高龄去世。

        他是明清时期最具争议的人之一。在明朝为官也是几起几落。清兵进关后攻克了扬州,从扬州逃回的十几名死囚犯,在南京城讲述清兵在扬州搞大屠杀,南京城里人心惶惶,军队也毫无斗志。五月十五日,钱谦益领大家向清兵投降,不久又带头剃发。有学者认为他没有民族气节,也有学者认为,他不是愚忠于朱明王朝,而是心系南京城的芸芸众生。

  后来钱谦益辞官回家了,回家后又联络反清复明的力量,但是几股力量都没有成功,他只有感叹“败局成真万古恨”。

        钱谦益究竟是怎样的人呢?《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对钱谦益进行了无罪辩护。

         现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李旭,写了一本书:《红楼梦的秘密,钱谦益的石头记》,他从多角度论证钱谦益写了《红楼梦》。

  李旭论证红楼梦隐写的是明清变革,和当下的其他明末派研究结论一样,我个人认为是明末派是大方向,所以李旭老师的文章值得点赞。

  那么钱谦益有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吗?他是明末文坛宗师,和吴梅村、龚鼎孳一起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也是清初诗坛盟主。所以钱谦益有能力写《红楼梦》。如果明末有手机,有《红楼梦》创作群,那么红楼梦的明末清初疑似作者都在这个群里。

  我再分析另一个《红楼梦》的疑似作者:张岱。
  张岱是所有《红楼梦》疑似作者里最长寿的人,活到九十三岁,是明清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如果我之前的讲座《一部红楼梦,一段明清过渡史》是对的,那么作为史学家、文学家的张岱完全有能力,有时间写《红楼梦》。
  网民“芳芳侠”,从张岱的人生经历,文学作品,等等论证张岱写了《红楼梦》。
  所有明末派作者研究最大的共识就是贾府对应的是真真的国家,贾府的抄家是朱明的亡朝。主流红学的时代背景错了,一切都错了。
  作为草根说红楼群里的一名红迷,我支持明末派研究者对《红楼梦》创作时间的认定。

  现在对《红楼梦》作者研究,最具影响之一的傅山派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无名寒士的文章,只要认真看了,大部分人会对《红楼梦》有新的认识,对无名寒士的论点也会表示赞同。
  无名寒士认为宝玉就是傅山,书中宝玉自称“浊物”,傅山号“浊翁”。宝玉爱红,傅山心系朱明王朝;书中宝玉效法楚辞离骚,撰写“芙蓉女儿诛”。傅山先生极其喜爱楚辞,“应将
  清静结心期,静对梅花读楚辞。”更曾模仿《大人先生传》,写下《如何先生传》来自嘲。
        无名寒士这种对比,写了很多,也很精彩。
  无名寒士认为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三晋大地的传奇人物,他博览群书,时称学海,医术高明,人谓医圣。而对世人热衷的功名利禄视若浮云。
  傅山先生在戏曲、书画、医学、诗文、哲学等方面都称得上是一代宗师,当年在三晋大地是妇孺皆知的传奇式人物,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他有能力写下旷世名著《红楼梦》。
         傅山派和其他明末派作形成了重要的力量,对主流红学造成了很大的撼动。

         戴延械、傅山的丹枫阁文人聚会,和冒辟疆的水绘园文人聚会,是清初文人活动的文化盛况,聚会的人许多成了红楼梦的疑似作者,傅山晚年来如皋见冒辟疆。他来干什么呢?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明末派的另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是吴梅村著书说。吴梅村江左三大家之一,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之一,长于七言歌行体,后来文学笔法自成一体,称为“梅村体”。《四库全书》对他赞赏有佳,康熙亲自为《吴梅村集》题诗一首。

        吴派研究者认为他就是《红楼梦》中提到的作者“吴玉峰”。吴派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明末派其他派别的研究有许多共同点。但是具体用诗词的写作风格论证“吴梅村说”的是“闲石”先生,他写了《红楼扫残录》。
  闲石先生本名袁梦石,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有缘于《红楼梦》《石头记》。
  闲石先生以《红楼梦》手抄本前八十回为依据,通过提取其中的显文与警句进行破解,并全面解析诗词,又通过诗词分析,以及文献考证,将《红楼梦》作者锁定为明末清初的吴伟业。
  另外闲石先生的这本《红楼扫残录》,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以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演变为主线,将《红楼梦》的文字与明清更迭的历史进程、以及吴伟业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揉捏在一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闲石的文章写得很精彩,值得阅读学习。

  持吴梅村说的人很多,史鼎老师近期许多讲座都是在讲吴梅村,吴派肖文林老师的许多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吴梅村晚年病重期间,写了封信给冒辟疆,似乎要他帮什么忙,又似乎在发求救信号。吴梅村1672年死了,之后几十年没有下葬,与此同时如皋水绘园里多了几间房子名叫“匿峰庐”,如果吴梅村是吴玉峰,那么“匿峰庐”住的人是吴梅村吗?另一个疑似作者傅山也来过如皋,真的有意思。还有一个疑似作者李渔出生于如皋和冒辟疆一样大。

          持李渔作者说的朱江兵主要从《红楼梦》中的方言入手,再结合李渔文章的笔法和《红楼梦》写作笔法论证李渔写了《红楼梦》。李渔有这个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他的一生都是在创作,后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但都是以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为结局,就像现在的偶像派电视连续剧,让观众为之忧,为之喜。
  有不少人认为他写了《红楼梦》,反对者认为李渔是写喜剧的,《红楼梦》是悲剧,不符合他的写作风格。
  我认为《红楼梦》是大喜结局,我的第一个讲座《大喜红楼梦》有简单分析。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和李渔,冒辟疆,都是同龄人,他出生于仕宦之家,他天资聪cong明,九岁能文,十五岁就博学多才,二十二岁就能写书,他的一生写书很多,其中几部书收入《四库全书》。他的宗教思想和红楼梦的宗教思想一样:三教合一,服务于民。
  中国科大的陈贤富教授和上海的张熹先生认为方以智写了《红楼梦》,陈教授从写作时代背景、书中的暗语、批语,论证方以智写了《红楼梦》。
  张熹先生认为方以智写了《石头记》的草稿,冒辟疆后来花了十年时间完成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方派的研究者,和其他明末派研究的共同点就是明朝遗民写了红楼梦,红楼梦写的是改朝换代。

           这些明末的《红楼梦》疑似作者个个都是天才,就文学水平看,都具备写作《红楼梦》的能力。再来说说另一个天才式的疑似作者顾炎武,顾炎武比吴梅村小四岁,比冒辟疆,李渔,方以智小两岁,他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提出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是思想,和《红楼梦》补天思想有许多雷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曹道衡认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思想和《红楼梦》的思想一脉相承。
          所以现在《红楼梦》的明末派作者研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空穴来潮。

        由于明末派文人创作《红楼梦》是大方向,所以出现了许多明末文人是《红楼梦》的作者研究,和顾炎武同姓氏、同时代的顾景星也是《红楼梦》的疑似作者。
  顾景星派的研究者王巧林老师,写了长篇大论《红楼梦的作者顾景星》,他和其他明末派研究者的共同点一样,都认为《红楼梦》诞生于明清易代之际,作者经历明末的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之下,清兵进关;看到了南明的几个皇帝,为争夺正统相互残杀,失去了恢复汉人江山的机会。
  王巧林先生从顾景星的经历,思想详细分析顾景星是书中的宝玉,曹雪芹是顾景星的化名,吴玉峰也是顾景星的化名,顾景星是一块能补天济世的石头。
         王巧林的论证文章非常精彩,值得其他明末派研究者学习借鉴。

          再来说说下一个《红楼梦》疑似作者朱慈烺。持这个说法的人是俎永湘老师,他出生于甲申年正月初一,他也是《红楼梦》的有缘之人,当年的甲申之变影响了华夏历史,书中正月初一出生的元妃,她原非凡人,乃是能补天济世的女娲。
           俎老师认为《红楼梦》就是朱明王朝的梦,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梦,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深入作者的内向世界,解剖式研究《红楼梦》,2007年写了三本书:红楼梦砧解。
          俎永湘老师不唯书,不唯上,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科学态度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俎先生认为,宝玉就是朱慈烺,他是含玉而生的太子,甲申之变后他没有做成皇帝,他是被遗弃的补天石头,朱慈烺写《红楼梦》是在总结明朝为什么衰亡,乃至总结所有封建王朝为什么会衰亡。俎永湘老师认为《红楼梦》是朱慈烺的自传。作者在总结过去,反思过去,作者心中最理想的社会是:人人平等,和谐共生,繁荣而宁静。
        俎永湘老师在出版他的一百二十万字的《红楼梦砧解》之前,拜访了周汝昌老先生,向他阐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周先生说他五十年代出版的《红楼梦新证》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听了俎先生讲的研究成果,他如梦方醒。并且感叹:如果年轻一点会和俎先生一起努力,去解开《红楼梦》的秘密。

         清初的著名史学家万斯同,也是《红楼梦》的疑似作者之一,他和清初的“三大儒”有交往,又和徐元文有交往。徐氏兄弟几人和冒辟疆有交往,另一个疑似作者纳兰性德和徐乾学是师徒关系,真的很奇怪,这么多疑似作者原来是一个朋友圈的。
         网友逗红轩认为《石头记》就是一部“明史”,而万斯同就是修明史的。他从书中字谜分析曹雪芹即是万斯同,从批语解读死于壬午年的曹雪芹是1702壬午年去世的万斯同。所谓“山子野”也是万斯同。所谓“吴玉峰”是徐氏兄弟。所谓“东鲁孔梅溪”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如果按照这位研究者的思路,书中写的“人间万姓仰头看”是不是万斯同在看天,是他想补天吗?

        红楼梦中,“无材可与补苍天”,批语写“书之本旨”、批语又写“补天济世勿用常言”。是不是由于作者思念“闺阁中历历有人”,想写一部书“闺阁昭传”。书中有补天济世的大智慧,作者希望这本书,闺阁中人学习之后能“择膏粱、作强梁”,就是学习好了能够治理天下。
  那么什么人看了才能起到“补天济世”的作用呢?是皇子皇孙吗?是给秋菱留下来继承宗祧的那个孩子看吗?
         书中想补天济世的人是女娲,那么书中谁自称女娲呢?答案是林黛玉!红楼梦第九十一回林黛玉自称女娲,那么是林黛玉写了红楼梦吗?

          在胡适的研究成为主流红学之前,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基本锁定了红楼梦故事情节和成书时间。
         在《红楼梦素隐》中王梦阮、沈瓶庵将小说人物和历史人物比较研究,发了许多“吻合”,他们认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影梅庵忆语》中的董小宛。理由如下: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绿之意。小宛姑苏人,黛玉亦姑苏人。小宛在如皋,黛玉在扬州。小宛来自盐官,黛玉来自巡盐御史之署。巡盐御史,即为“盐官”二字。小宛入宫二十有七,黛玉入京,年十三余,是小宛年龄一半。小宛爱梅,故黛玉爱竹。小宛善曲,故黛玉善琴。小宛善病,故黛玉有病。小宛癖月,故黛玉癖月。小宛海盐葬花,故黛玉爱葬花。小宛能烹调,故黛玉善裁剪。小宛能饮不饮,故黛玉最不能饮。小宛爱闻异香,故黛玉也爱焚香;小宛熟读楚辞,故黛玉好拟乐府;小宛爱《义山集》,故黛玉熟读《玉溪诗》;小宛有《夜艳集》之编,故黛玉有《五美吟》之作;小宛行动不离书史,故黛玉卧室有书房。小宛游金山时,人以为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号淋湘妃子。小宛姓干里草,故黛玉姓双木林。小宛以母丧回姑苏,黛玉以父丧回姑苏;小宛教冒氏幼子读诗,黛玉教薛蟠之妾学诗。

           王梦阮、沈瓶庵从林黛玉与董小宛的籍贯、爱好、姓名、才情等方面去考证,从而得出结论林黛玉即董小宛,贾宝玉即顺治。

         王梦阮,沈瓶庵的索隐,后来被孟森推翻,孟森从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中断章取义,写了个《董小宛考》否定董小宛进宫。胡适先生认可孟森的研究,于是他考证了一个荒唐的结果,就是现在的主流红学的研究模式。

        我认为董小宛进宫了,她就是书中的林黛玉,女娲想补天济世写“闺阁昭传”的红楼梦,林黛玉自称女娲,也就是董小宛想写一本书用于“闺阁昭传”。


         那么宝玉之一是顺治吗?。
         书中强调宝玉是活龙书、宝玉是凤凰、宝玉是太阳。大家知道龙、凤凰、太阳,古代都是指皇帝;
         鸳鸯说:“什么宝玉,宝大王,宝
  皇帝”;也就是宝玉是皇帝。
          另外吃螃蟹时,书中文字暗喻宝
  玉是八旗子弟;
          史湘云叫宝玉“爱哥哥”。是不是
  爱新觉罗哥哥呢?
         书中一个人问甄士隐的朋友是有福的,没福的?
         书中写:打扮成男孩模样的芳官和宝玉一模一样,像是亲兄弟,宝玉给芳官取名“野驴子。”此处暗示宝玉是北方少数民族。
         所以综合推理:宝玉之一是爱新觉罗福临。

          正史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下着大雪,福临死了。红楼梦中宝玉十八岁,大雪天里出家了。王梦阮,沈瓶庵认为顺治出家后写了红楼梦,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明朝遗民写的,现在又有许多人研究明朝遗民写了红楼梦。难道是明朝遗民帮助董小宛,顺治写了红楼梦吗?

        蔡元培当年第一个提出冒辟疆写了红楼梦,蔡元培老先生在1917所撰写的《石头记索隐》中说:“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上句言其不忘明室,下句则是水绘园也。”
          蔡元培老先生所述“其不忘明室”,就是说,他认为的这个“其”是冒辟疆,他撰著了《石头记》,并在书中以真真国女孩子的口吻赋诗一首,表示不忘明朝。“今宵水国吟”,冒辟疆邀请一些同人在自家别墅——如皋水绘园吟诗,并把这些诗巧妙地贯穿在《石头记》书中。

         如皋冒廉泉老师研究红楼梦,他也认为冒辟疆写了红楼梦,如皋开始是他一个人研究,后来影响越来越大,如皋市政府正式成立了“如皋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四年来,研究队伍迅速发展,现在有70多名个人会员,十几个团体会员,随着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认可的人也越来越多。
            几年来,如皋红楼梦研究会从文本着手,重版本考据,研究出数百篇论文,创办了《如皋红学》期刊,出版专著四部。各级媒体也闻声而来,相继宣传。
        如皋红学渐成体系:一条主线三个要点。一条主线就是《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晚明文化气脉。三个要点:如皋元素;水绘园背景;冒辟疆著书。这一线三点是“冒著红楼”的立论基础,如皋红楼梦研究会的研究思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如派红学体系。
        那么如皋是对的,其他明末派是不是就错了,我认为如此巨著,如果一个人写出来的,就没有这么高大上,也没有这么高深莫测。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现在许多的明末派作者研究,全部说作者在清初写的红楼梦,也几乎说作者有反清思想。我不这么认为,我用基本常识分析问题:
  满清进关,数以百万的军队都无济于事,一帮文人能用笔杆子去完成军队完成不了的任务吗?许多疑似作者的文章,后来收入了《四库全书》,如果这些人反政府,他们的文章政府会收集吗?

         如果吴梅村反清,康熙会为他的诗集题诗吗?
        如果顾景星反清政府,他的文章能收入《四库全书》并得到好评吗?
        如果冒辟疆反清,他能在满清进关十几年后修建水绘园,并举行文人聚会吗?
        如果冒辟疆反政府,他的孙子能在满清政府官至一品吗?
         如果冒辟疆反清,康熙能加封冒辟疆“荣禄大夫”?一年还发二百两银子给冒辟疆养老,康熙是傻子吗?
        如果傅山反政府,他能在丹枫阁搞文人聚会吗?傅山还来过如皋见过冒辟疆,如果他们都反政府,满清政府消灭这些手无寸铁的文人,操作起来太简单了。

        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文人,这一点在草根红楼梦研究领域达成了共识,可是书中的清宫故事也是实际存在的,清派的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清朝皇宫里的事,他们也研究得头头是道,研究结果也能自圆其说。
            我今天的讲座是用大数据分析谁是红楼梦的作者,假设:蔡元培是对的,王梦阮,沈瓶庵是对的;张岱,吴梅村,傅山,冒辟疆,顾景星,万斯同,朱慈烺,董小宛,顺治是对的,以及后来的纳兰性德家事说、弘学的清宫故事都有对的地方,那么这些疑似作者可以分成三个派别,明派、清派、自传派。
  三个派别融合在一起就是明末文人写了宝玉的自传,写了清宫故事。

         我总结一下这些派别的研究精华,初步得出一个结论:
         董小宛就是董鄂妃1660年8月19日在北京没有死,逃回如皋1661年生了她和顺治的儿子溥畹,溥畹字兰谷,红楼梦中的兰儿。
          顺治1661年也没有死,1664年康熙三年追来如皋。住在水绘园南侧隐玉斋和定慧寺。董小宛想写本书“闺阁昭传”,于是顺治招天下文人提供素材。
         红楼梦叙事方法指导:冒辟疆,吴梅村。贾语村言什么意思?假冒连读,贾语: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的忆语体;村言:吴梅村的言体。
           聚集写作地点:戴延械、傅山、顾炎武等为首的丹枫阁;冒辟疆为首的水绘园。这两个地方许多文人聚会就是为这个鸿篇巨著提供素材。
          董小宛化名曹雪芹、芹溪。1674之前整理明末清初文人提供的原稿,书没有整理好,董小宛甲寅年腊月二十四西历1675年1月19日在如皋去世。顺治请冒辟疆继续增删红楼梦。这一点可以参照北京曹雪芹纪念馆的芹溪书籍上的诗句解读。冒辟疆流着心酸泪,本着“因为传他并可传我”的想法继续整理。
  顺治1683年9月23日,中国传统历癸亥年八月初三寅时在如皋去世,不久冒辟疆整理好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薄畹用“芹溪书箱”送书进皇宫,用于闺阁昭传。
          1684年开始康熙按照红楼梦地名出巡。这一点可以参考康熙南巡史。
  1702壬午年,康熙让溥畹再次进京,以后几年住在皇宫向皇室成员讲解《石头记》。1702年康熙把北京的一座寺庙赐名“定慧寺”,和如皋的一样。
          康熙,溥畹壬午年及以后在书中又写了批语。原来书中也有批语。康熙觉得《红楼梦》里生僻的字太多,不好读,于是决定整合中华汉字,统一文字的字义和读音,所以诞生了《康熙字典》。

         康熙为了感谢为《红楼梦》作了贡献的明朝遗民,以多种方式表示了感谢。
  康熙让大臣推举这些人进朝廷做官;

  聘任这些人修明史,发工资给他们安度晚年;

  邀请这些人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有意给他们提供做官机会;

  康熙加封冒辟疆“荣禄大夫”一年给二百两银子养老;
  为吴梅村的诗集亲自题诗一首。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讲座,红楼梦是国家行为,顺治出家聚天下文人提供素材,董小宛整理,她没有整理好1675她抑郁而终,冒辟疆1684年整理好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送到北京皇宫“闺阁昭传”。
        康熙看懂了红楼梦中的治国策略,这些治国理念,都是怀才不遇的明朝遗民智慧。康熙学以致用,开创了中国封建时期史无前例的盛世:康乾盛世。

         我下次的讲座会将分析《红楼梦中的治国策略》,理顺了这些红楼梦治国策略,现在运用起来,完全能开创一个永恒的盛世。
  今天的讲座结束,我是郝明星在美丽的文化古城,长寿之乡如皋,祝福为红楼梦痴迷的文化人,健康长寿!谢谢!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作者系“明末才子”冒辟疆探微
《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出大事儿啦,《红楼梦》居然不是曹雪芹写的!!!
石破天惊——《红楼梦》的作者是冒辟疆?!
红楼作者之争又有惊天之论 作者为如皋冒辟疆
石破天惊,《红楼梦》的作者是冒辟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