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源名师指导课堂——名师杨莉磨课记

       曾经,辰溪小学数学教研有两朵金花——杨莉和杨明;曾经,熊首山数学教研的杨门女将——杨莉和杨明。两位曾获得过省级公开课一等奖的数学名师,为了心中的教育理想,忍受着与曾辛勤耕耘过的熊首山的挥泪告别,选择了思源这个全新的平台从头再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选择思源便是选择全新的挑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最终达成提高课堂实效之目的。在经过一年的准备与磨合,思源实验学校的小学部数学教研团队悄然成形,实行师徒结队,教师磨课,名师指导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机制也应运而生。经过前期的师徒结队指导,青年教师磨课指导,名师指导课堂便有了基础,名师杨莉又再次被推上了思源教研的舞台中心。

杨老师磨课记:千锤百炼、百般努力

        虽然成名已久,但对待课堂从不懈怠的杨莉老师,为准备好这一节《倍的认识》的名师指导课,自三周前便开始备课,两周前开始试教,三备三磨,并远赴白云小学执教国培计划的研讨课。10月9日是杨莉老师的第一次磨课,一上讲台便激情四射的她以瓜果飘香的秋季来导入新课,在他的言语之间,孩子们就如闻到了瓜果的香味,当她出示水果的图片时,不少孩子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课堂瞬间便活跃起来,倍的概念在无形中跃然于每个孩子的心头。她的数学教学中,一直坚持着让学生从体验中得到真理的理念,本节课也一样,她让学生亲自动手,在黑板上圈出标准量,摆出倍数的关系,并且自己与同学们分享它们的倍数关系,从而完成了倍数关系的建模过程。她带着孩子们玩着拍手游戏,在拍手游戏中巩固了孩子们对倍数的认识,并由此走进倍的王国,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完成了城门密码的破译,从而达成孩子们对倍的运用的强化训练。最后辅以练习,层层递进,在寻找生活中的倍数关系中达成教学目标。 

杨老师磨课记: 升华课堂执着追求、精益求精   

       在常人的眼中,这已经是一堂非常出色的课了,无论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出,学情的把握都十分到位,拿捏得恰到好处。教师激情投入,学生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听课的教师也为之折服,而杨老师本人,却仍不满意。两天之后,又请来的教研室副主任武双象,郑德才,谢开渝等几位专家前来把脉会诊,又进一步地进行了课堂调整和改变,在原来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又升华了建模过程中的语言艺术的高度,由原来的实物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升到画示意图,线段图来表示倍数关系的高度。并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急、赶的问题。

杨老师磨课记:远赴白云,倾情演绎着教育的执着

       正是因为其对课堂教学实效的执着追求,正值芳华年龄的杨老师舍弃了很多。周未之时,她给我打来电话,聊的是《倍的认识》这一课题,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到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从课堂的环节的设计到环节间的连接……一聊二十多分钟;晚上九点多钟,主管教学的罗副校长接到了她的电话,聊的还是上课,两个对教学研究有着一样执着的人,围绕着《倍的认识》一聊便是一个多小时,夜深人静,两位执着的教育人方才洗涮入睡。一向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走上讲台即是舞台的杨莉老师,在白云小学的教学研讨课上,获得了满堂的喝彩及专家组的极高评价,这朵教研之花又再次在思源成功借助白云小学的国培平台绚丽绽放。

杨老师磨课记:最美杨老师在课堂

      10月25日,思源实验学校的小学数学名师指导课堂在会议室由名师杨莉执教的《倍的认识》正式上演。这一天的名师指导课堂,杨老师仍是以“瓜果飘香”这一主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导入新课引出倍的概念,建立倍数关系的模型,又一次让学生在“拍手游戏”中理解了倍数的关系,在“倍的王国”里遨游且与“倍数”有了美丽的邂逅,在教室里找到了倍数温暖的家。她的课堂上,一个个孩子变得善于观察了,善于发现了,在杨老师不断地概念理解的强调中,成长中的孩子们是倍儿开心,倍加努力,成绩倍好了。

      这一天的“名师指导课”活动由我主持,罗副校长作总结。我是带着忐忑走上舞台中心的,心中总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来介绍如此优秀的杨老师,只能引用她的话来让大家认识杨老师:“再不学习,我这个前浪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我现在愿意百般努力,努力百般。”是呀,这么优秀的杨老师都要百般努力,思源的教研定会达成“以生为本”的最佳高度。最终,我在总结时是这样说的:“最美杨老师在课堂,一上讲台便是激情四射,不知疲倦,最终引来了孩子们课堂中的百花争鸣,直到课后仍是如沐春风中。”“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

       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如此优秀的杨老师为打磨一节好课都是如此努力,我想:“我(们)也得百般努力了 !”。若要努力,离不开磨课,磨课,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更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择的过程;磨课,上的是课,磨的是人,练的是心,壮的是胆,提升的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一堂好课能引导学生得到智慧并收获快乐,更能让教师在反复的磨课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地提升。

       正如罗副校长交流中所说:“杨老师在磨课,带动的是一批次的思源人的成长。”在思源的研讨磨砺中,个体的上课行为变成了群体的磨课研学,研讨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成长中的思源教研磨课,不仅仅是参加“磨课”的教师本人,其他参与观课的老师也同样受益匪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天地 | 春树暮云 | 感恩遇见(二)
名师工作室九月动态1-2
名师荟萃展''''大语文''''风采 研学互动领''''新课改''''潮流
信息融合 高效教学 目标教学——湖南省杨型会名师工作室“多种信息融合促高效课堂的目标实现”主题教研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中原名师张怀华高中物理工作室学员杨利花在省级调研中作观摩课
【上清走笔】育人,阅己|​杨 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