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评话杂弹(八):武力点评之《隋唐》篇之:武力差距
          武力差距是不合理《说唐》最大的弱点,第一的李元霸与第二的宇文成都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几何级数的,而且宇文成都的这个第二还曾经受到过第三的裴元庆的欺负,也是够窝囊的了。所以许多人都主张把他跟第三的裴元庆调下位置,这个愿望,在《兴唐传》里实现了。到那么在评话里成都的表现如何呢?当然,跟李元霸的差距还是大,为什么差距大上面的《武力排名》篇里已经分析过了,就不用多言了,这里主要是像讨论下他与裴元庆的差距。

先引两段《说唐》里的较量:

一、宇文成都VS李元霸:“成都……举起流金铛,向前当的一铛,李元霸把鎚往上一架,当的一声,把流金铛打在一边。成都……举起流金档,又是一铛,那元霸又把鎚一架,将流金铛几乎打断,震得成都双手流血,回马便走。元霸一马赶来,伸手夹背心一把提过马。”

二、裴元庆VS李元霸:“元霸冲到西边,当头裴元庆一马迎来。见头上没有黄旗,就把鎚打来。裴元庆把鎚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元霸又连打二鎚,元庆连架二下,叫道:“果然好厉害!”回马便走。”

在书里,宇文成都天下第二,裴元庆是天下第三,但似乎看起来这第三要比第二厉害一点点。当然,两人也有一次直接的交手:“裴元庆手执双鎚,杀下山来,成都上前把流金铛一挡,裴元庆把双鎚一架,叮当一响,成都挡不住,回马便走。”似乎也看起来这第三要比第二厉害,但如果前后呼应地看的话,这一场对决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是属于无效战例,原因有二:1、宇文成都已经跟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打斗多时:“四人自辰时战起,直战至午后”,体力消耗巨大,更兼没有吃饭,腹中饥饿;2、裴元庆是生力军,更兼从上而下,冲力巨大。因此这次较量并不能作为裴元庆强与成都的证据。

但是从两人与李元霸的较量结果来看,分明可以看出裴元庆要比宇文成都厉害一点点,因为两人的标尺是同一人,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话,则可以认定两人的高低。

 再来引两段《说唐》里的较量:

一、宇文成都VS秦琼:“叔宝当先挥锏打去,宇文成都把二百斤的流金铛,往下一拦,锏打着铛上,把叔宝右手的虎口都震开了,叫声:“好家伙!”回身便走。”

二、裴元庆VS秦琼:“秦叔宝……把枪刺来。元庆将鎚当的一架,把一杆虎头金枪,打得弯弯如蚯蚓一般。连叔宝的双手都震开了,虎口流出血来。叔宝回马便走,败入城中。”

这次又是统一的标尺:秦琼用短兵刃与成都较量,仅是手的虎口震开,没有流血,兵刃无碍;秦琼用长兵刃与元庆较量,但双手都震开了,且虎口流血,兵刃变形。可见以这两段较量来看,也是元庆优于成都。因此,在《说唐》里的的许多蛛丝马迹里,都是元庆要比成都高一点点。

有网友论证过成都实际上应该比裴元庆高,如轩辕春秋的孤狼在征老兄的文章,作了大量的论证,但就《说唐》这部书里,实在找不到太多对成都有利的证据。那么为什么书的作者会说宇文成都天下第二,裴元庆是天下第三呢?这是个迷,谁也不知道,但作者既然这么设定,我们就只能对此接受。

近日蒙朋友帮助,终于下到了评话《隋唐之太原风波》,并一气听完,里面的“金殿比武”一段也提到了宇文成都与李元霸的较量,当然,比力气一段显示不出两人的武艺来,但接下来的较场比武(按皇帝规定只比三合)一段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人的武艺高低,下面来回放一下:

第一回合:宇文成都抡镗砸下来,李元霸左手单手锤抵挡,但招架不住,后来只能右手锤也架上去,掀开成都的镗,但李元霸没还手。

第二回合:李元霸双锤砸向宇文成都,成都用镗招架,但招架不住,遂用推窗望月一招,卸开李元霸双锤,然后拨马避开。

第三回合:李元霸双锤向前打宇文成都,成都拨马躲开,回手一镗,李元霸用锤架开。   可以听出来,三个回合里成都都处于下风,但成都不是象《说唐》里那样,一触即溃,而是可以凭自己的武艺和经验与元周旋周旋的,至于能挺多久,由于后面的书没听过,不敢妄言。

而在评话里裴元庆与李元霸之战又是怎样呢?在《苏州评弹书目选》里提到了这一战,下面也来回放一下:

裴元庆单锤砸李元霸,李元霸单锤架上去,裴元庆单锤荡开,然后裴元庆奋力双锤砸李元霸,李元霸双锤也架上去,震开裴元庆双锤,然后还击一锤,元庆接锤后拨马逃走。这就是所谓“三锤击走裴元庆”,但是基本上裴元庆是攻击方,李元霸是防守方,勉强算是一个回合。当然,如果再要打下去,相信元庆还是能支持一会的。但从这两场较量来开,宇文成都的表现明显要高于元庆的,无论是武艺上还是经验上。

再来看两人对于花招虚招的反应:

裴元庆VS邱瑞:正常打邱瑞不是元庆的对手,因此他使出独门鞭,一鞭化出八鞭来打向裴元庆,裴元庆当时就楞了,不知怎么应对了,就不成章法胡乱招架,于是额头上被邱瑞的鞭碰了一下,老头手下留情(因为跟他爸有交情),没有伤他。

宇文成都VS伍云召:伍云召一开始就用出杀手,一枪化出三十几个枪头刺向成都,但成都胸有成竹,也不去辨认哪个枪头是真,哪个枪头是假,只是用镗往伍云召的枪的留情结上架上去,一下子伍云召三十几个枪头就消失了。

可见,在战场的经验方面,宇文成都的经验也是明显要高于裴元庆的。

尽管评话里也讲到了“三杰倒打二杰”的情节,但那情况与《说唐》里差不多,也是三先锋车轮战宇文成都将近一天,杨林有心借刀杀人要害死成都,不让他休息、吃饭,结果成都又累又饿,最后被裴元庆倒打。但前面说了,这个是无效战例,不能作为元庆高于成都的证据。在因此在评话里,小辈英雄里宇文成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二,裴元庆只能是第三,两人无论在武艺、经验以及综合方面都有差距。

在苏州评话的隋唐中,比较重要的人物,除了瓦岗这一系列的人外,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几人也相当重要,好象专门有一个回目,叫《南阳关》就是介绍这三人的,书中交代了三人的关系及排名,论武艺伍云召最好,论力气雄阔海最大,论冲劲伍天锡最猛,但最后的综合实力就是: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而这个排名还主要是从三人与宇文成都交手的结果得出,在四平山车轮战宇文成都时,雄阔海头一个出战能与之周旋一百多合,伍云召第二个出战能与之周旋七八十合,而伍天锡最后出战却只能周旋五六十合,但宇文成都打的最凶险的却是与伍天锡,在苏州评话中,伍天锡简直就是第二个程咬金,头三招厉害无比,一度打的宇文成都措手不及,但伍天锡到底不是老程,不象老程那样三招就完了,他还有后着,只是没有头三招那么厉害而已。

上面说了,论武学修养的话应该是伍云召是兄弟三人组里最高的,雄阔海尽管武力高于伍云召,但功夫有缺陷,应为使用双斧,招数大开大合,中间胸前容易露出空门破绽来,所以伍云召教他遇到危险时能尽量利用双斧的面积挡住中间的要害,这样不至于受到重伤。果然后来雄阔海遇到殷岳,那小子不是雄的对手,就释放暗器,结果雄阔海利用这个方法躲过一劫。伍天锡打仗喜欢一鼓作气,这样的风格必然导致他“再而衰,三而竭”了,因此伍云召教他每次打仗留三分力,这样遇到硬手不至于吃亏,因此后来在战场上遇到宇文成都,伍天锡没有像程咬金那样劈了前三下第四下就立马不行了,而最终能够与成都周旋五六十合。

至于其他人,如新文礼、尚师徒都是远不如伍云召他们,遗憾的是伍云召与罗成,一个南枪王一个北枪王却没有较量,不能不说是个憾事。不过伍云召还有“小辈枪祖宗”的称号,可能枪术还略高于罗成。至于魏文通则比较可怜了,无论南枪王还是北枪王都高于他这个刀王。殷岳这个人我实际是很佩服他的,他原本是罗成的书童,但通过平时在伺候时冷眼偷看罗成练武居然让他偷学成了罗家枪和暗器脱手弩,而且练得比受到罗成正规指点的秦琼还高半着棋子,是非常了不起,可惜是反面角色。

至于老辈,除了头三位之外,介绍的最多的是靠山王杨林,记得在《说唐》一开始是说他用枪的,后来不知怎么用双棒来了,书里没有介绍。不过在评话里倒是有介绍的,老杨林一开始的确是用枪的,当时他们杨家的枪法也是很有名气的。有一次,杨林在跟别人吹嘘自己的枪法如何了得,结果被燕山王罗艺听到后嘲笑一番,杨林不服,跟罗艺较量,但是他的枪法还真不是罗艺的对手,被大腿上扎了一枪。于是杨林提出想学罗家枪,罗艺拒绝,杨林看自己枪法终究胜不了罗艺,于是就改练囚龙棒,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给他练出来了,后来武力的确还在罗艺之上。所以最后老辈杨林第七,罗艺第九。除了跟罗艺教过手外,杨林也曾经跟第四的双枪将曹彦平打过,结果根本是没得打,被老曹赶得直跑。总的来说老辈好汉除杨林外其他人表现的不是太多,象韩擒虎主要表现在统兵筹划方面,武力表现主要还是在四平山大战开始的那会,总的来说比较少。而野辈好汉的表现就更少了,除了上面“武力排名”篇里提到的几位之外,其他绝大多数是龙套,象红袍大力士(外国人对于元帅的称呼)蓝天毕这种类型的,只是在四平山大战开始和结束时提了一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表现的,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总的来说,苏州评话的武力差距相比《说唐》而言,要合理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英雄排名, 隋唐英雄武力值排行榜
宇文成都两次败于裴元庆,排名却在其之前:他是此人转世!
《说唐》武力大排名(3)
隋朝第一猛将宇文成都能够秒杀罗成吗?
《兴唐传》武力前十,罗春为第一,李元霸只是第七
兴隋九老中实力第二,杨林虽然不敌这十人,最终却丧命于宿命对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