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老街我的家


 

1、这是民间制作的一个视频,制作者是我中学同学的同学的同学。嘉兴路是上海虹口区一个普通的老街区,南至吴淞路,北至海伦路,东以沙泾港路为界,西至四平路。我虽然不住在这里,然而,对这个街区非常熟悉。幼儿园在瑞康里,小学在附近的海伦路;在南京浴室洗澡,嘉兴戏院看戏看电影;上哈尔滨路亲戚家串过门,小时候看见过成群的牛,排队走向屠宰场。听大人说,牛走到鸭绿江路桥会流下眼泪……如今,幼儿园、小学都没有了,只是在我保存装订的书信集,有几本以“瑞康”“海伦”“复兴”命名,保留了些许怀念。其它熟悉的地方,也已经或正在消逝。

做视频的陈建民,我不认识,应该比我小二三岁。看了视频,感觉从拍摄到制作都很专业,配的解说词,简洁而厚重,很有沧桑感。他做了件好事,留下了自己的乡愁,也留下民间记忆,是个有文化有情怀的人。如果每个社区都有人这样做,该多好。这些事情只能由民间热心人做,政府或文化部门暂时还顾不上;即使做了,味道也不一样。

出于喜爱,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个视频,启发更多人做类似的视频,特将它移此我的公众号,希望大家喜欢——不仅是上海土著。

据说共有六集,先贴上已有的五集,第六集待收到后再贴。(433/2016-12-26)

 

2、我家住离嘉兴路不远的海拉尔路,隶属嘉兴街道。父亲88岁,在老屋住了六十多年,直到1999年拆迁。他身体尚好,头脑清楚,因膝关节问题,已有几年不能下楼到附近小花园晨练,只能在室内走动。整天一个人在家看报看电视,这几年晚间须用放大镜了。他记忆力好,英超、西甲的球员张口就来,我不如他;最爱谈的是往事,无论谈及祖籍乡下还是老屋邻里,只要起个头,就全是他包场。回家小住,有时间就是陪他坐坐,听他谈往事。姐姐把《下乡记》《我给书记当秘书》打印出来,他看得饶有兴趣,会说出一些事主的名字,还会延伸生发开去。我想,他若是看到《我的老街我的家——嘉兴路记忆》,应该百感交集,唤回久远的记忆吧!我同学先是在群里发的,手机屏小,父亲看起来会很吃力;于是麻烦同学辗转找来原片发到邮箱,春节回沪带给他,在电脑上想必更清晰和生动。进而又在朋友帮助下,经腾讯视频转换,于是这个视频就登上了我的公众号。12-27)

 

3、上个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高邮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小城由此跻身全国第130座、江苏第1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小城有许多文化人和热爱文化的人,创作了许多歌颂家乡的作品。如作协近期组织到古镇临泽采风,涌现了一批佳作。再如高邮籍客居南京的文化学者老克,最近连续撰写了七八篇有关中山路、府前街、西后街和蝶园、奎楼、文游台等小城地标的回忆文章。充满乡愁的文字,配上泛黄褪色的老照片,给人别一样的滋养,在微信群里引爆了点击和跟帖。我想,假如再进一步,从平面到多媒体,从文字到视频,无论是传播,还是还原和保存历史,效果岂不更好?《我的老街我的家》启发我们,小城有资源,民间有人才,完全有能力拍出类似的,可传播四方、留存长远的视频资料。12-27)

 

4、婚宴前大凡都放映一对新人相知相恋、上门迎娶、敬奉双亲的视频,有的还有两个人从小到大、慢慢成长的照片,做得好的像部微电影。先进的拍摄设备,高清的LED大屏,配上契合主题的立体声乐曲,确有将全场人带往时光穿越、爱情甜蜜的境界。

在如梦如幻之时,我常想,这些优质资源光是拍摄千篇一律的婚礼片,似乎未能物尽其用,不妨可以拍些“平民电影”——普通人为主角,身边事为故事的小电影;如果是家人的,会给后人留下长辈音容笑貌,如果是同学同事战友的,会平添多少诗情画意或妙趣横生!就像卡拉OK让普通人当歌手,博客让普通人当作家,微电影会让普通人圆明星梦。从传播角度考量,比以文字和照片主打的微博微信,不知要丰富和强大多少!

现在我又想到,更应该抓紧时间拍摄老街区,抢救历史,留住乡愁。建设部门保存了许多老照片和影像资料,与民间配合起来,不啻如虎添翼。

当然,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撑,这应当不是难题。从民间爱好者起步,转型为专业文化产业公司,政府适当资金补贴,既繁荣文化,又增加就业,岂不是大大好事!往大处说,或许还能跟“供应侧改革”搭点界呢!(12-27)

 

5、有朋友跟帖说,《我的老街我的家》不仅记录了一个社区的变化,更是记录了一代普通人的生活,留下了特定时期一类人的形象;没有这些视频,这些普通人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也会像正在拆除的老街区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是的,文学作品无论何种样式,何种题材,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活动,记载人的历史。过去,历史由专门的史官撰写,只有大人物能入史书,与普通人没有关系。自打有了自媒体,有了大数据,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记载历史,每个人都可能进入历史(许多突发事件,由在场民众拍摄,瞬间在网络传播就是明证);人人即时即记即拍,汇集起来,加以分析综合,为很有价值的当代史。正是普通人参与的海量普通人历史的总和,才可能逼近真相,才是信史。人民创造历史,人民也要记载历史大众走近历史,历史才走向真实。433/12-30)


第一集https://v.qq.com/x/page/u0359bjvy52.html

第二集 https://v.qq.com/x/page/p03598jdhxu.html

第三集 https://v.qq.com/x/page/t0359oh9i2p.html

第四集 https://v.qq.com/x/page/o0359cqoyqp.html

第五集 https://v.qq.com/x/page/q0359sh0zve.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塘或乌镇的缩小版嘉兴月河(图)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
江南旧城宛在,昔日繁华依然(记嘉兴月河街)
嘉兴月河街区夜景(上)
游记--嘉兴月河古镇
嘉兴的月河历史街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