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漂第11年,从末流二本到畅销书作者,只有自己才能亲手打碎自卑
userphoto

2022.06.06 北京

关注

高考后,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面对过去。

向来成绩还行的我心态爆炸,成了身边朋友中考得最差的,加上报志愿时的失误,最后来到了北京的一所末流二本念书。

那时的我,极其敏感内向,不愿跟之前的朋友见面,交新朋友时也是缩在后面。

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上课玩手机,下课就是逛吃看美剧,别人干啥我都跟着,完全不动脑子。

好像每天塞满就会显得自己过的很充实,不敢多想未来,也不愿意多想未来。

这样“滋润”的日子过下来,我反而整个人状态越来越差,很快就胖了二十斤,脸也肿了起来,额头不停爆痘。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才惊觉,我竟然已经这么颓废了,这样下去不是笨死就是丑死。

身边有不少同学都是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的,而在北京举目无亲的我,如果毕业就是失业,哪有什么一样混的资本?

痛定思痛之后,我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先靠考研翻个身”。

依靠思维导图,考研取得第一

到大三后,我就开始着手复习。

但问题又来了,作为24K纯理科生,我对要背的东西完全提不起兴趣,生涩又教条的政治和专业课教科书简直是我的噩梦,一个个概念和叙述在我看来就是“不讲人话”。

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没两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开始寻找解决的方法。

有一天,我在逛考研论坛时看到有人发了一张政治的思维导图知识点,一下被击中了。

那会思维导图还很小众,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心想这张图真的太漂亮了,顺着一根根线条阅读,感觉大脑思路也跟着条理清晰了起来。

因为感觉自己能力有限,我放弃了一些又长又难以拿分的知识,将政治和专业课的核心内容整理成了一张张思维导图,这些图成了我手中的那根“救命稻草”。

我记得特别清楚,政治是第一天考,早晨吃饭时我还拿着打印好的导图边吃边看。到了考场上写论述题,一个个知识点顺着导图的线条在我大脑中涌现,我的笔整场考试都没停过。

那种感觉简直太棒了!

我当时是跨专业考试,报考的又是北京的211,加上本科学校不好,一直非常非常担心没有老师愿意要我。

最后政治和专业课的高分,还有通过思维导图快速复习帮我节省下来的时间,让我当年考到了本专业笔试和面试双第一的成绩,倒是变成我去主动选择导师了,后面的录取过程非常顺利。

告别妈见打,不再乱读书

读研后,我的自卑还是如影随形,感觉自己和身边厉害的人差距很大,特别羡慕那些处理问题会抓重点,说话做事清晰有逻辑的朋友。

当时经常刷知乎,看到大佬们都在说读书的好处。于是,我也开始埋头苦读,但收益甚微,看完的书总是记不住,经常到处看文章,但自己却没多少改变。

后来听说记笔记是个好方法,于是开始写文字笔记,但很快也发现了问题。大段的笔记成了内容摘抄,反而一下抓不到关键内容,而且记录后完全不想打开第二次。

这时我又想到了思维导图,既然能帮我复习考试,那读书岂不是也能派上用场?

这么一用起来,我发现妙啊,之前翻书都是走马观花,看着读了不少但啥用没有。但用思维导图做笔记,不能直接照抄原文,需要对内容总结提炼。

这样可以倒逼我们大脑分析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梳理清楚逻辑线。

更重要的是,做出的图比灰扑扑的文字笔记好看一百倍,自己没事时看着都能偷着乐,时常都能拿出来再消化吸收下当时的内容。

开始时我不太熟练,制图有些慢,但几张图下来,随着对操作的熟悉,随时可以边读边做。

而且因为思维导图锻炼了自己对书整体架构和关键内容的掌控能力,反而加快了阅读速度。

开始自媒体,作文跑题的我也能写作

随着读书技能的熟练,光看书作图已经满足不了我,我开始考虑知识输出。

一个知识点,大脑所想和真正写出来是不一样的,需要对知识点掌握的足够深入,并且预想到可能的应用场景,才能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话写出文章。

因此,写作是很好的知识输出方式,可以加深理解、促进思考。

但我之前最讨厌写作文了。因为种种原因,高中时在几次重要的考试中我作文都跑题了,严重拖累了成绩。

当时我们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她的脾气火爆,觉得我拖了后腿,反复训我多次发现没有提升之后,开始故意挖苦冷落我。

那时大家都年龄小,老师打压谁班上同学也下意识跟着,我逐渐成了被排挤的对象,延续了后来的高中生涯。

直接导致了我后来的高考失利,以及后续的很多遭遇。

现在和高中同学聊天,她们都很吃惊,我在业余时间成了个自媒体作者,竟然还能出本书。

其实,我的技巧很简单,优美的文字我不行,但逻辑思维我行,思维导图我也能做。写文章不就是把思维导图的内容给他“扩写”嘛。

这题我会,小学就学过。

于是以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为基础,我开始写读书类的文章发在各个平台上,意外地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积极地写作和分享,也探索不一样的领域,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

现在的我,可以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中自如地去表达自己,开过训练营,做过有很多次公开分享。

每年可以读上百本书,输出过近300篇原创文章,在全平台有近20万读者。

其实回想起来,距离厉害的自己,我无非就是缺少了思考和学习的方法。

如果有什么私人的学习成长暗器想推荐给所有人的话,那一定是思维导图。

我常说我是个懒人,与很多漂亮的思维导图不同,我在制图时更在意的是知识逻辑与思考过程,通过简单的操作技巧和合适的方法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用最少的投入时间,发挥出思维导图的最大价值。

这也是我写《思维导图10堂课》的创作初衷,不只是教你画图,更重要的是能教你逻辑思维和实践。

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什么

本书特色

①理论篇+实战篇,由浅入深精通思维导图

过去,通过训练营、社群分享和一对一的方式,我接触过上千名学员,我自己也是从小白开始摸索学习的,你们走过的弯路,我都懂。

结合过去的经验,我在这本书中,将新手容易犯的错、如何向高手进阶、怎么缩短制图时间等方法都融入了进去。

只看书不实践,永远画不好思维导图。

所以,这本书先讲理论基础,再通过拿来即用的案例,带你一起玩转思维导图。

②23个实践场景,116张全彩配图

除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外,本书还有116张各个场景中的全彩配图,更直观地传递思维导图的信息和魅力。

最重要的是,书中不是简单地放一张图,而是配合了方法和过程讲解,帮你轻松在日常实践中拿来即用。

③首次揭秘竖屏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

大家一直关心的竖屏思维导图,这类思维导图非常适合随时在手机和平板上阅读,适合如今的屏读时代。

而且颜值高,记忆点强,很容易带来转发和传播,帮助你打造个人标签。

④用思维导图激发思考力,培养你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朋友看到思维导图很炫酷,就直接开始去做,这样其很容易陷入“逻辑不清、关键词不准”的误区中,最后放弃。

如果能学会思维导图的底层原理与制图逻辑,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一样,上面的楼会盖得又高又快。

通过如何安排思维导图的整体架构、提取好关键词,如何发散思维、整合知识,如何在多个实践场景中思考应用,帮你持续激发思考力。

谁适合看

想通过思维导图加快认知成长的人

想用思维导图打造个人IP的人

想引导孩子学习思维导图的家长

想提升学习、考试、写作、职场等领域技能的人

想学习手绘和电脑思维导图操作方法的人

想进一步提升自己思维导图逻辑内容和颜值外观的人

下面是一些读者评价和大咖推荐,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去评价这本书。

主要内容

《思维导图10堂课》这本书一共有十章,前五章为理论入门部分,后五章为实战演示部分。

超值优惠:

新书上市期间,赶上618优惠,跟出版社争取到了半价包邮的优惠,通过扫描下面二维码就能进入京东购买。

写在最后:

这本书凝结了我使用6年思维导图的经历,带过上千名学员的经验和427天的沉淀打磨。

昨天在朋友圈和社群说了一下,已经冲到了京东励志榜总销量的第七,上面都是耳熟能详的书,甚至还超过了《断舍离》,对于我这种佛系小作者来说非常惊喜。

相对市面的书,它更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以及背后的思维能力训练,用10堂理论+实战课层层讲解。

思维导图这个我的私人成长暗器,现在来到了你的手里,希望它可以带你回归大脑本质,破解思维难题,也成为你成长路上的一大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大厦的地基,你打好了吗?
一款工具,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你了解锻炼逻辑思维的好方法吗?——思维导图技术
思维导图
三年级现象:提升孩子的逻辑能力,成绩分分钟“开挂”
卓有成效的人是这样读书的——你会读书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