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我们来说也是个梦想,我们希望有朝一日都可以成为你全球课堂里的学生,谢谢桑德尔教授,谢谢今天给我们分享的故事和经历。

桑德尔回答观众提问:哲学讨论丰富人生

让孩子做到最好的自我

现场提问 1:谢谢教授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我有一个15岁的女儿,3年之后她将会读大学,您作为哈佛大学的教授,是不是能够给我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她应该怎么做才能被哈佛大学录取?

桑德尔:我相信她读书一定很用功,我只能够建议她要用功读书。但另外我要加一点,我认识许多进入哈佛的学生,为了有好的成绩,在高中,他们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我有点担心,有时候给我们的孩子压力过大了。他们只是一些青少年,我们希望他们进入到最优秀的大学,我们认为这是为他们的未来考虑,但是作为父母亲也需要小心一点,不要给孩子的压力过大了。

压力过大之后,他们就没有机会培养新的爱好,去了解自我,去探讨更广泛的话题,比如说哲学,艺术,美学,音乐,建筑,诗歌等等,我给你的建议你女儿确实是要用功的读书,但同时对我们所有的孩子来说,不论他们今后会去什么样的大学,我觉得年轻人他们更重要的是要有机会去开发自己新的兴趣,要培养自己个性的养成。这个需要孩子冒一定的风险,他们选的科目不一定获得最优秀的成绩,但是能够做到最好的自我。

哲学让我们提问、质疑

现场提问2: 我们学哲学是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可是有时候我们知道的越多,就会有更多的疑惑产生,我想知道是不是学习哲学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或者终极的信念,我们最后能不能找到一个稳定的东西是让我们可以去相信的?

桑德尔:的确是如此,哲学不断的在动摇我们,我们刚学习哲学的时候总有这样的一种预期,就是学了哲学会突然之间受到启发,,突然之间我们就知道正确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但是哲学最本质不是这样的。

哲学让我们提问,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事方式提出质疑。

有学生在上了我的课之后跑来问我,说“以前,我觉得自己知道该相信什么,但现在,我质疑许多事情。我觉得很困惑,那些关于公平和美好的信念都变得不确信了。我该怎么办?我过去是不是错了?”我对他们的回答是,你们现在开始动摇就说明你们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你们在挑战自己。

我们学习哲学最终的目的地是什么?是不是最终哲学会让我们到达一个彼岸?我不确定。哲学是一段旅程,这段旅程是艰难的,但也是充满启发的,是自我认知,自我理解的旅程,我们不确定这个旅程会把我们领向哪里,但是这个旅程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是这个旅程的中心,因此我们要努力,我们要有这样的需求,不断的质疑自己来推动自己,推动自己的假设,直到有一天我们觉得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我想这才是学习哲学的目标,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最终这是非常具有启发的。

教授哲学的使命是激发学生

现场提问3: 我的问题是,您有很多的学生,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当您的课不断的引发人们进行辩论,并且思考关于道德的问题,您有没有看到过去30年当中,您的学生离开了大学之后,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并且不断的在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桑德尔: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难回答。我很难知道我大部分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有没有这样去做。最好的一种发现方式就是,当几年以后学生们重新回到哈佛来看我,告诉我他们做了什么,并且他们学习了什么。

不管他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能力总会帮助他们为世界做出一些贡献。可能是参与了非政府组织,可能是成为了学者或是教师,或者进入商界、政界,我无法确定回答。但我有这样一种印象,在学生年轻的时候他们有这样的体验,他们开始想要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索关于公平和公正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也改变了我们,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的话题,也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这牵涉到你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教授哲学的使命是能够激发学生,让他们过着体面的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福利作出贡献,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我的课就成功了。

我不确定,我只能期望最好的情况发生。

经常和儿子辩论

现场提问4: 您是一位父亲,您在每一本书上都会写这本书献给我的儿子,我很好奇的是,您在家里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和您的儿子辩论或者在家里的时候您的儿子会经常和您辩论?

桑德尔:这个问题很好,我要在这里稍微纠正一下,在我所有的书当中,我当然都会提到我的儿子,但同时也是写给我妻子的。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跟他们讨论,不论是一起吃饭、一起看报纸,还是一起旅行,我们都会对各种话题进行辩论。这养成了我孩子们辩论的习惯,哪怕有分歧,哪怕是质疑我,他们也会非常自信地说出来。但同时,他们也非常尊重地去倾听比尔的话。有时候,我们的讨论是非常激烈的,但在讨论中,拉进了家庭成员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哲学和家庭和社区,是可以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