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黑市”大曝光:毒药、杀手明码标价

网购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地下黑市”也搬到了互联网上,明码标价售卖各种违禁商品。据网络安全服务商360监测:仿真枪、毒药等违禁药品、窃听设备、杀手服务、色情服务是互联网上最泛滥的五类违禁交易服务。

360安全专家认为,网络购买违禁品不仅触犯法律,还可能面临卖家欺诈、勒索等多重风险,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网络中的不良诱惑信息。

违禁品欺诈陷阱之一:网购仿真枪涉嫌犯罪

重庆市民陈某,用网购的仿真枪上山打鸟时,不慎误伤村民。经警方鉴定,他从网上购买的仿真枪达到了真枪威力,陈某因非法买卖枪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刑入狱。

据悉,仿真枪支市场管理混乱,网上售卖的部分仿真枪对人体具有杀伤性,一旦购买就触犯刑法。此外,网上很多“仿真武器装备”专营店,常谎称因经营商品风险性高,只接受汇款交易,并在送货前索要定金、押金等费用,等买家将钱悉数汇去后,最后根本收不到货。

违禁品欺诈陷阱之二:激情裸聊变吸金陷阱

骗子们先以同城交友、视频聊天或色情电影为诱饵制作钓鱼网站,随后通过搜索引擎或社交网站进行推广。一旦有人上钩,钓鱼网站就会用各种诱惑信息对受害人吊足胃口,再诱导他们缴费开通“VIP会员”、“超级富豪会员”等。然而,受害人充值后大多仍不能获取钓鱼网站承诺的服务,骗子还会不断找各种借口让受害人继续充值缴费。

违禁品欺诈陷阱之三:“毒药”多是空手套白狼

据媒体报道,乌鲁木齐的李女士因与男友闹矛盾,想在网上买毒药杀害男友,结果网购时不仅被骗走6000元药款,还遭到骗子的威胁敲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买卖有毒药品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遇到网络上散布这种广告信息的网站时,理应立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处理。

事实上,此类公开售卖慢性毒药、安乐死等违法药品的网站,多以“承诺保密发货”来诱骗网民上当。等有人上钩儿后,不法分子就会假冒快递员进行电话诈骗,催促一下想拿货的网民给其汇款,等汇了钱又拿不到货后,受害人才发觉被骗。

违禁品欺诈陷阱之四:手机监听卡连环骗局

网络上有很多广告,声称可以监听对方手机短信和语音通话,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希望窥视他人秘密的心理,以及对技术设备缺乏了解的弱点,兜售所谓的“手机监听卡”。不法分子运用“货到付款”的手段,诱使受害人一步步误入陷阱。但是货到以后,对方又会以出售开启密码、PIN码等方式,诱骗受害人不断给其汇款。

但事实情况是,此类“手机监听卡”根本没有监听功能。

违禁品欺诈陷阱之五:网络“杀手”骗财骗色

“如果每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都有目的的话,那么杀人就是我生存的目的。”一段电影台词,竟让江西男子朱某在网上成功变身“国际职业杀手”,一年半时间里,朱某靠杀手身份骗到多名女网友,诈骗钱财近40万元。

360安全专家表示,“职业杀手、买凶杀人”,原本就属法律严令禁止的行为,互联网上的公开叫卖,全是精心布局的诈骗陷阱。不法分子利用网民的好奇心和私人矛盾,诱骗网民上当,获取买家信息后再编织各种谎言,甚至以曝光信息相威胁,骗到钱就不了了之。而受害人往往难以启齿,也不敢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修改了这些,来看对照表
一图读懂|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如何远离股票黑市交易陷阱?
叙利亚女性明码标价,真相让人心酸!
叙利亚“黑市”泛滥,女人明码标价,65块人民币就能买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