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典故

清乾隆年间有一个才子,叫袁枚,就是买了曹学芹他们家大观园后改为随园,自称为随园老人的那个袁子才,官儿当的好好的却挂印归山,收了一帮女徒弟读书讲学,过得好不快活。

他在随园门口挂了一幅对联很有意思:“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斯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取自书圣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的佳句,下联却自诩自己才高八斗,读尽了天下藏书。

世人都很好奇,究竟什么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呢?当时有个名士叫赵翼,这人可大有来头,他是乾隆二十六年的探花郞。他就不信袁枚这个邪,看到这幅对联后去了随园,向袁枚借阅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你不是读遍了这些书吗?现在让我也读一下吧。袁枚双手一摊,无可奈何地把对联拿下了。

诸子百家、竹书纪年、史记。他们的历史资料来自哪里?

其实,中国古代一直有一套完整的历史材料,从黄帝尧舜禹时代,一直记录到西周。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这些历史材料散落民间。尚书就是其中的一种。

尚书本来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散落民间后被传抄。

孔子将自己获得的其中一部分汇编成了《尚书》。后来一些儒生又将其他的篇目加入。

东周散佚的这些材料的统称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王赞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由此可见,当时,这些材料是存在的,“是能读”这句话很有意思。

可以理解为,别人读不到。苏轼《李君山房记》有一段话: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另外,恐怕这些书难读,难懂。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jí qūáo yá):成语读起来拗口。

什么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孔安国《尚书传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释名·释典艺》 三坟。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其体有三也。 五典。典,镇也。制法所以镇定上下,其等有五也。 八索。索,素也。着素王之法,若孔子者,圣而不王,制此法者有八也。 九丘。丘,区也。区别九州土气,教化所宜施者也。此皆三王以前上古羲皇时书也。今皆亡,惟尧典存也。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历史资料的散佚,造成了中国上古历史到先秦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白期。

《尚书序》曰 :“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山海经跟这些有何关系?准确的说山海经是《九丘》之学,就是《三坟》、《五典》、《八索》等这些上古原材料的集合体。如今核心内容没了,其余的丢的丢,亡的亡,就剩下现在的这些碎片了。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核心是易经,山海经的核心也是易经。

孔子曰:得一而群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书序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转载]文史知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坟典索丘考
坟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