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腊八粥》教学设计 韩莹新

《腊八粥》教学设计

江桥镇中心学校 韩莹                

教学目的:腊八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通过课文的讲述,让学生体会浓郁的民俗风情,感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课时安排:第2课时

课程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重点)

3.把握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方法,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难点)

4.感受节日风俗,体会童年家庭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备课时间:5月3日          

授课时间:5月17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去品尝一碗令八儿朝思暮想的腊八粥。

二、自主学习,质疑解难。

1.    检测字词

2.    自主学习

(1)交流谈论:作者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并在文中做批注(课文主要写了腊八粥的选材、做法以及味道,以及八儿等粥和喝粥这些事。“等粥”和“喝粥”是主要写的。)

(2)作者主要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哪件事是详写?哪件是略写?

三、检测自学情况

(1)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所有的人都喜欢腊八粥,从“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替不同阶段的人。腊八粥的味道是“甜甜的腻腻的”)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作者从几方面描写腊八粥的?运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从选材、做法、味道三方面描写腊八粥;从“叹气样儿”看出运用到拟人修辞手法)

四、小组合作探究解难,汇报展示

思考:作者如何详写等粥这个主要部分的,喝粥的地方为什么一笔带过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1. 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体会八儿怎么描写“盼粥”的,找出描写八儿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在文中做上批注。边想象八儿的馋相。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属于什么描写?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属于神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示八儿因喝不到粥而急红眼,要哭的样子)

(2)“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属于什么描写。说明八儿当时的心理怎样?(“进进出出”动作描写,迫不及待想喝到粥,眼睛都急红了。)

(3)“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句属于什么描写?体会八儿怎样的心情?(语言描写,体会八儿娇憨的情态和急切的心情)

(4)“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八儿为什么要这么说?从“那”字体会到了什么?(八儿所说的饿并不是真的饿,而是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体会八儿借“那”发泄不满、赌气撒娇的意味)

(5)作者在写盼粥中,抓住八儿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更能体会八儿馋样儿)

2.分角色朗读9-12自然段“分粥”部分。(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体会八儿可爱、天真、聪慧的孩子天性。)

(1)“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不吃甜的,……一共八碗,是吗?”(读出贪吃 ,打着“善解人意”幌子语气)

(2)“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读出贪心不足的语气)

3.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他看到的是否与猜想的一样呢?

(1)朗读课文,八儿猜想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画下来。想象八儿垂涎欲滴的样子。

(2)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时,他看到的粥又是怎样的?找出他所看见腊八粥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

(3)品读八儿猜想的粥和见到的粥的句子,为什么他所猜想的和亲眼见的是一样的?(八儿所猜想的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这种想象更源于他对腊八粥的急切渴望。)

4.八儿从盼粥-分粥-猜粥-看粥是多么的迫不及待,看到这么美味的粥,垂延三尺,他的心情是多么兴奋、急切。现在他喝到粥了吗?这粥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学习最后一部分“喝粥”。

(1)指名学生读18-19自然段。

(2)出示句子: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3)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写喝粥的过程,而是喝粥的结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彷佛看到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结尾更有余味,显示作者的匠心独运。)

五、当堂训练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令人垂延欲滴,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你自己喜欢的食物。将美食与人物活动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

六、分层作业

全体学生:将小练笔完善为一篇作文

基础薄弱学生:巩固字词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腊八粥
《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反思(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课例分享】成都市高新新源学校陈柳《腊八粥》
梁恕俭第333首课文歌:腊八粥
(13439)群园学诗抒情怀(2851)(13439)
南阳市三中南校区期中测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