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镣铐、自由和味道

因为要满足平仄等要求,有人说,格律诗(包括绝、律、词、曲,联——下同)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诗歌。我们不禁要问,世界上有哪一种诗歌是不戴镣铐跳舞的诗歌?可以这样说,不戴镣铐跳舞的诗歌不是诗歌,正如不放辣椒和花椒的麻辣味不是麻辣味一样。事实上,镣铐只不过是自由的特殊形式。

一、既是镣铐也是自由

 (一)诗句形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是格律诗的一个基本句式。就笔者接触到的诗句而言,这个基本句式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例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

更喜岷山千里雪(毛泽东﹒长征)

2.常见变式

(1)仄平平平仄仄

例如:

风景苍苍多少恨(刘沧﹒咸阳怀古)

三顾频烦天下计(杜甫﹒蜀相)

(2)平平仄仄

渔浦浪花摇素壁(司空曙﹒九日登高)

戎马不如归马逸(杜甫﹒白帝)

(3)仄仄平平仄仄

例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

任是深山更深处(杜荀鹤﹒山中寡妇)

借问瘟君欲何往(毛泽东﹒送瘟神)

(5)仄平平仄平

例如:

宫女如花满春殿(李白﹒越中览古)

淮水东边旧时月(刘禹锡﹒石头城)

3.偶见变式

(1)仄仄仄平

例如:

爱汝玉山草堂静(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2)仄平平仄仄

例如:

惆怅无因见范蠡(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二)诗句内涵

1.基于上述案例,可以得出以下数据。

(1)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变化至少有8种。

(2)平仄——只有第二、第四、第七共三个字的平仄是不能改变的,占总字数的43%以下;而可以自由变化的则有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共四个字,占总字数的57%以上。同时,无论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都有成千上万的字供选择。

2.基于上述数据,可以引起以下思考。

(1)机制——格律诗句式的平仄规则包括了“不能变”和“可以变”两种情况,“可以变”又包括了“可变”和“可不变”两种情况。可见,格律诗句式的平仄规则是変与不变的有机结合,是変与不变的辩证法体现。

(2)意义——格律诗句式的变化,句中各字平仄的可变与不可变,都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创作实践证实了其意义的。

(3)味道——格律诗的那一点味道,许多成分正在于其特有的平仄之中。

 (三)创作选择

按个人理解,格律诗包括了绝、律、词、曲、联等多种艺术形式。就绝、律而言,上文所提及的基本句式只是沧海一滴,绝、律还有其他基本句式,这些基本句式又各自有许多变式;词、曲则分别有数以百千计的词谱、曲谱,其句式又增加了许多变化;楹联更是绝、律、词、曲的各种句式多样的、有机的结合,真可谓气象万千,蔚为大观。所以,如果你选择创作格律诗,那么,格律诗肯定有足够广阔的空间供你驰骋;如果你想选择一种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的诗体进行创作,那么,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二、既是镣铐也是味道

是否选择写格律诗是作者的自由。一旦选择写格律诗,就应该考虑格律诗的镣铐,因为没有镣铐就没有味道。

(一)选择写格律诗                     

如果你选择用格律诗写作,你就选择了戴着镣铐的自由。其实,对镣铐的娴熟运用本身就是自由含义的一部分。

喜欢戏曲的人都知道,戏曲的剧本创作规则多如牛毛,舞台演出要求数不胜数。但是,人们并不说戏曲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反而对那些把某个苛刻的规定表现得出神入化的场景倍加赞赏和推崇,并兴高采烈地说,要的就是那一点味道。

同样,格律诗要的也是“那一点味道”。因此,如果确定要写格律诗,那就应该尽量执行格律诗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本质上就是对自由的要求,更是对“那一点味道”的要求。如果我们想在规定的自由中要求一些额外的自由,不仅会失去天赋的自由,而且也必将会失去“那一点味道”。

忽然想起了篮球运动的三步上篮规则,如果我们把它改成两步上篮或者四步上篮,各位以为如何呢?一定要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是否能够获得那夺人心魄的一跳,是否能够潇洒而优美地将篮球扣入篮圈,就不一定了,因为两步则助跑不够,而四部又跑过头了。这就是篮球运动经过无数的思考和践行总结出来的规则,是通过无数次扬弃而成就的经典,如果我们把它修改了,还自以为是在创新,相信一定会有许多人笑话、遗憾、伤心、哭泣,乃至离我们而去。类似案例,不一而足,毋庸赘言。

淘尽黄沙始见金。个人以为,创新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是一个寻找经典的过程。那些被公认为属于经典的东西,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而那些被公认为落后事物的东西,则应该摒弃。格律诗的今天,正是经过了无数次扬弃的结果。它的未来如何,哪些成分应该舍弃,哪些品质应该承传,哪些系统应该换血,不是凭一、两个人说了算,依然需要公认。但是,一旦公认,就应该自觉执行。

(二)不选择写格律诗

如果你认为采用格律诗不利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那就不要采用格律诗来写作。不选用格律诗来写作,也就用不着考虑与格律诗相关的镣铐问题了,更不必去考虑“那一点味道”。当然,不选用格律诗来写作,也不应该将自己的作品随意标上与格律诗相关的牌号,

有些作者写出一首所谓的格律诗来,读者指出平仄上的一些问题,作者往往振振有词地说,我写作不讲究什么平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不因文害义。这样一来,作者不仅正确,而且光荣、伟大;倒是读者不仅错误,而且狭隘、小气。恰恰就是这些作者,在其作品上赫然醒目地标上了“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沁园春”、“念奴娇”、“山坡羊”、“天净沙”等名称,可惜,读者就是难以品出“那一点味道”。既不按照格律诗的要求写作,又要打上格律诗的牌号,天底下有这样的自由吗?现实的结果是,因为作者的这种自由,浪费了读者的自由。

当然,读者也不能用过于苛刻的态度来对待作者。仅从“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来看,就至少有8种变式。事实上,格律诗除了句子有变式之外,就整个诗体而言,还有数量众多的变格等诸多变化,这不仅体现了格律诗的严谨和庄重,也充分体现了格律诗的大度与宽容。如果读者仅仅抓住一、两种形式不放,并把这一、两种形式作为标准去衡量作品,那就与格律诗原有的特质和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平仄,和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格律诗创作快速入门》第22节—七律的第四种句式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基本口诀
格律诗平仄初学口诀
浅谈格律诗的最基本平仄规律
《精通格律诗的捷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