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东战役是国共双方对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联合”大考

军事战略家粟裕同志

在1948年的“城南庄会议”上,粟裕面对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五大书记,以及与会的彭真、陈毅、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张际春等同志,详细分析了国共双方的中原布局及破敌之法,建议华野3个纵队暂时不过江,在中原“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集中兵力打大仗”,“把国民党大部分主力武装力量歼灭在长江以北”,这个战略构想很迷人,以至意志坚定、一旦作出战略决策就不轻易改变的毛主席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战略决策,一举奠定了中共党内、军内军事战略家的地位。

早在1940年4月16日,粟裕同志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驻地江苏溧阳县水西村附近,为准备继续向江北发展而集中整训的部队指挥员讲授了“关于组织战斗”的问题。

粟裕认为:人类从有军队到现在,军队的指挥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火药发明和用于战争之前“司令时期”,二是发明了火器到拿破仑战争的“拿破仑时期”,三是从十九世纪初叶以来,人类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目前正在进行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更加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军队的编成和武器装备日益复杂、精良,现代化海空军和装甲兵的出现,使战争由地面扩展到海上和空中,由线式的战争发展成为面的和立体的战争。因此,在军队使用和指挥关系上,也起了变化。作战时,要使各军兵种,在规定的时间和战线上,协同配合,发挥最大威力,取得预定效果,就必须有周密的组织部署,所以现在是“组织战斗时期”。

时年33岁的粟裕同志已经深刻地认识并熟练掌握当代战争规律,已经成为成熟的军事战略家了,这是他敢“斗胆直陈”的底气所在。

粟裕提出“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集中兵力打大仗”的战略构需要军事战争实践来证明其正确性。

于是,中共中央、毛主席根据国共双方的中原战场态势,决定此次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参战部队任务和指挥协同关系,“以歼灭五军为夏季作战之中心目标”,要求粟裕“钓大鱼”——歼灭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以此了改变中原态势。为此,朱德总司令在陈毅、粟裕的陪同下于5月10日赴濮阳,对粟裕兵团进行慰问并指导工作,传授“钓鱼战术”,宣布了中央对粟裕的任命,并协助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完成了新式整军工作。

为了给粟裕创造“寻歼五军”的良好的条件,5月21日,军委、毛主席致电陈毅、粟裕,并告华东局,许世友、谭震林,刘伯承、邓小平

(一)我一,四、六纵可于二十五日左右由临濮集,郓城地区南渡,先在鲁西南及陇海线上歼灭儿部敌人,造成集中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等六个纵队全力歼灭五军之条件,而以歼灭五军为复季作战之中心目标。

(二)你们集中兵力之最大数目为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等六个纵队共十六万人之众,这个数目足够担负各个歼灭五军及该区其他敌军,对于供应问题较易解决,又不致影响山东兵团及刘邓兵团之兵力配备,如果有抽调刘邓一纵及许谭某纵以聚歼五军之充分必要时,望报告我们批准然后执行。

(三)刘邓担负钳制十八军使不能东援。

(四)许谭除以九纵休整并作预备队外,主力应立即出动夺取泰安及其南北地区,保证钳制济南及济南徐州线上各敌,使不能西援。

(五)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尽可能迅速地偕同邓子恢及大批干部去像西和刘邓会面,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

(六)粟裕全权指挥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纵之作战,并指挥许谭在津浦线上之配合作战。

接到军委、毛主席的电报后,陈毅带着4700多名干部去中原野战军找刘邓报到去了,自此以后,他就离开了华东野战军、包括以后组建的第三野战军总部,由粟裕代理华东野战军及以后组建的第三野战军司令、政委职务。毛主席这个“不合常理”安排,客观上充分发挥了粟裕同志在军事指挥的创造性,提高了粟裕同志在战场上的决策效率、指挥效能,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军事民主”程序及其他干扰因素,也是要粟裕全权为“寻歼五军”乃至中原战局的胜负承担全部责任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同志

5月22日,中央军委、毛主席致电刘邓并告陈粟:夏季作战的重心是各方协助粟兵团歼灭五军。只要五军被歼灭,便取得了集中最大力量歼灭十八军的条件,只要该两军被歼灭,中原战局即可顺利发展。望本此方针,部署一切。

万事俱备,只等粟裕同志南渡黄河。

5月24日,粟裕命令华野陈唐兵团由许昌地区向淮阳方向运动,吸引邱清泉兵团南下,5月30日、31日,趁邱兵团南下的短暂时机,粟裕亲率华野1、4、6、两广纵、特纵从濮阳出发,迅速南渡黄河,歼灭国军鲁西南守卫,进至鲁西南地区的菏泽、巨野地区,并与中野11纵会合,国共中原逐鹿正式拉开序幕!

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顾祝同获悉华东野战军粟裕兵团渡过黄河,大为震惊,急令已经南下的邱清泉兵团由淮阳、扶沟地区北返堵截,粟裕随即命令陈唐兵团北上尾随邱清泉整编第五军。一直到这一步,都还在粟裕的预想之中,可是6月5日,当邱清泉北上在到达曹县一带时,却徘徊不前了。

原来蒋介石、顾祝同也进步了,他俩判断粟裕是想把整编第五军给夹击起来吃掉,于是命令邱清泉整编第五军回师鲁西南,同时让菏泽的刘汝明保障邱清泉左翼,开始从苏北地区调整编25、63、72、83师等部支援,巩固邱清泉兵团右翼,准备和华野、粟裕一较高下,而南部的陈唐兵团追不上邱清泉的半机械化部队,还停留在开封东南侧,粟裕兵团背靠黄河,有被国军包围、一举歼灭的态势,这个布局不可谓不完美,在蒋介石、顾祝同看来,击败粟裕只是时间问题。

找到了邱清泉整编第5军,歼灭的时机却不成熟,自己反而处于不利态势,这些都在粟裕的意料之中。

粟裕分析:整编第五军是蒋介石在关内剩下的两大王牌主力之一,辖两个整编师四个旅,并指挥一个快速纵队和一个骑兵旅,近三万人,其战斗素质虽不如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但装备并不差,人数也比该两师多,炮兵火力的运用和步炮协同动作较好,军长邱清泉用兵又比较谨慎,经常猬集一团,不贸然行动。如果对其实施围歼,我围歼的全部兵力也不足6个纵队(因当时有些部队不满员),担任阻援的兵力不足,同时,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点线在敌人控制之下,我作战地域比较狭窄,不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而且战场距黄河较近,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不利态势。基于上述考虑,我觉得在当时情况下寻歼整编第5军,并不是很有把握的。搞得不好,还会给我们造成不利局面。

于是,粟裕悄悄实施另外一个“攻蒋所必救”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与军委、毛主席的“复季作战目标”不一致,考验着粟裕的智慧。

粟裕决定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歼五军,实打开封,这是对粟裕同志的第一次大考。

由于军委、毛主席下达的命令是“以歼灭五军为夏季作战之中心目标”,为了给陈士榘这个“老资格”的“刺头”“换换脑子”, 6月9日,粟裕致电陈唐,并报军委:

(一)我因五军附七十五师先我到达曹[县]南集中,分割与歼敌兵力不敷,此时你们任务又未解除,乃决定以小部机动,控制定[陶]、成[武]、单[县]线,主力撤至菏[泽]、巨[野线待机,求得该敌再行北犯兵力分散时,歼其一路。然该敌自支[四]日犯安仁集,遭我一纵二师五团反击,即停缩不前。现五军军部仍于朱集,五军主力在朱集东北成武以南地区,七十五师则于曹县及其以南,各以一部进至曹北张庄尝、三官庙线及曹东安仁集、九女集线。迄今单、成、定仍在我游击部队手中。

(二)你们拟休整多久,我们拟待你们北来后,始发动歼灭五军战役。为调动五军于运动中歼灭计,特提出以下几案,请研究提出修正补充:

第一,以三、八纵佯攻商丘,吸引五军主力回援。因商丘为五军补给基地,必将回援。但该处附近五军盘踞较久,工事多,打援距离较短,但好处是其他敌来援少。

第二,以三、八纵一部佯攻开封,吸其增援歼灭之。如此我战场宽广,运动中歼敌机会多,缺点则十八军及四十七军可能回援。

第三,以两广纵队及冀鲁豫独立旅五个团围攻金乡。但该城工事坚固,敌将凭借工事而不来援,好处则其他援敌少。

第四,以十一纵、独立旅、骑兵团直逼徐州,吸其东援。如此战场宽广,但六十三师可能同时来援。

第五,以十一纵、广纵、独立旅及特纵一部攻击济宁,造成敌对我主力将攻济南的错觉(敌已有此估计),战场宽广。但该处工事较坚,恐邱顽[邱清泉]无较大兵力不会来增援,好处其他援敌少,我兵力可更大的集中。

以上五案利弊均如上述,此仅为初步所感觉者,否则仍有其他方案或择其一案实施,请复,并请军委指示。

这个电报,表面上是发扬我军军事民主的优良作风,实际上有两个目的:一是启发启发“老资格”的陈士榘,让他认真思考在目前敌我状态下应该怎么样打才有取胜的可能。二是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领导对作战目标的改变有个“心理准备”。

须知,在那个时代的中共党内,不执行上级组织决定那是一个严重错误——轻则撤职,重则开除党籍,公开审判,甚至杀头!就像红军开始长征时那样,博古,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明明知道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会掉进蒋介石布下的“口袋”,但就是不敢反对,明知死路一条也要执行到底,因为这是上级组织——共产国际的指示,不能违反。粟裕同志虽然没有党内斗争经验,但是,毛主席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敬佩的导师,他对毛主席历来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从不与毛主席争吵,也绝对不会在文章里表现出对毛主席的轻视与不敬,这应该就是英雄相惜吧!

6月10日,陈士榘、唐亮复电说,“一般以避开鲁西南转入敌之侧后,调动敌于运动中歼击为有利。为此就5个方案的第一、第二方案提出具体意见”。既然“老资格”的陈士榘头脑已经“开窍”,粟裕接下来排兵布阵就比较顺畅了。

6月13日,粟裕将《歼灭五军之战役将分几个战斗进行》方案致电军委,并报华东局,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并许(世友)谭(震林),就歼灭邱清泉整编第五军计划进行沟通。

这个计划是“围攻定陶75师——然后围歼第五军——歼灭可能之援敌”,列出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6月14日,粟裕致电陈唐,并报军委:据息七十五师似将与五军靠拢,八十三师簇[十七〕日可达金乡,以时间计算,将先你们到达。如我们按计划攻击定陶可能扑空;即不扑空,援敌均近,第一线可展开二个师西援,我仅一纵打援,距离短且甚费力,有被突破可能。因此,决定放弃此一计划,正研究拟以主力南下,另找战机。请你们即在原地停止,侦察开封情况,尔后或由你们奔袭开封歼灭守敌,或佯攻吸敌援,在运动中歼灭之。你们意见如何?请研究电复。

其实,早在5月份,华野总部就从豫皖苏军区司令部收到了《开封城防地图》等开封国民党和国军的情报。根据《开封文史资料》王一沙文章《实话开封城防图》,开封地下党在《开封城防地图》编制完成不久就已经把它传递给豫皖苏军区司令部了,据他描述,这个《开封城防地图》详细标注了全城工事布局,各级指挥所、子母堡位置、火力配备,大炮、机枪阵地的部位——有形象标图,且有文字注明,非常详细,明晰而准确。

命令陈唐侦察开封情况只不过是个幌子,目的是调动陈士榘作战的主观能动性,领会粟裕作战的意图,明确接下来的作战目标,激发陈唐兵团的战斗热情。

6月15日,军委、毛主席经过两天的观察,由于各种原因(陈唐兵团16日赶不到定陶,许谭兵团不能出兵,这些都在粟裕同志的预料之中),《歼灭五军之战役将分几个战斗进行》计划没有被采纳,要求粟裕“先吃75师再作后图”,算是否了方案的一半。

粟裕同志成功“帮助”军委、毛主席否决了在现今战场态势下“寻歼五军”的计划,接下来粟裕将把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军委领导,以及华野、中野参战部队的同志引到一个新的“夏季作战目标”上,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此时,粟裕同志已经把陈唐兵团战略性地“忽悠”到通许、睢县、杞县之间,距开封只有一日行程的地方,攻打开封已经是“水到渠成”。

粟裕同志口口声声说“寻歼五军”,排兵布阵却是“攻打开封”,他在和风细雨中“乾坤大挪移”,把“寻歼五军”转化为“攻打开封,通过“攻蒋所必救”,扯乱国军布防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军委领导看粟裕同志如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也是乐了。

直到此时,所有向军委、毛主席及有关方面把寻歼五军”转化为“攻打开封的电文都是由粟裕一个人署名,体现了粟裕同志的责任担当和高贵品质。

6月15日10时粟裕、张震联名将《决以陈唐兵团围攻开封,一四六纵阻击五军等部西援》方案致电军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华东局。同日20时,陈世榘、唐亮下达了《包围开封和阻击郑州出援之敌的部署命令》,拉开了开封战役的序幕。至此,粟裕同志终于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先打开封,再歼援敌”。

6月16日,粟裕、张震将《已令各部执行围攻开封求歼援敌部署》致电军委,并报华东局、刘邓、陈(毅)邓(子恢),说明“为迫敌分散,求得在运动中歼其一部,乃以陈唐率三、八纵本晚完成对开封包围并攻占之”,电文中粟裕、张震报告说“因情况急迫,请示不及,已令各部执行。有何指示,请即赐复”

明明是“寻歼五军”,现在成了“攻打开封”,自己人懵圈不?开封的国军懵圈不?

6月17日,军委、毛主席复电:“完全同意铣午(16日午时)电部署,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毛主席心领神会,这是粟裕同志“先斩后奏”,创造性地实施新的“夏季作战目标”。为了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效率,复电中还“补了一刀”——“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 (《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319页)。在军事上造诣极高的毛主席,敢将军权完全放任给一个前线指挥员,是他老人家对粟裕军事才能的最高信任,也是两个军事战略家的心灵相通。

6月17日,华野陈唐组织3、8纵队开始攻击开封。开封是中原战略要地、河南省会,是被解放军围攻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如果开封丢了,对全国政治影响会很大,国民党、蒋介石政权会颜面尽失。于是,蒋介石飞临开封上空督战,一面令空军大力配合守军作战,一面督令多路增援。

在东面,以整编第5军为主力的邱清泉兵团由成武、曹县西援,粟裕兵团的1、4、6纵队和特纵率先向西机动,首先插入了邱清泉兵团与第4绥靖区刘汝明部之间;刚刚以整编第75、72师和新21旅组成的区寿年兵团由民权南下企图经睢县、杞县迂回开封;南向的胡琏兵团向北驰援开封,中野第1、3纵队和华野第10纵队迅速开始阻击。郑州方向的孙元良兵团也前来救援,被中野第九纵队阻击在开封以西。兖州方向,山东兵团逼近兖州,徐州之敌面临开封、兖州同时告急,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至此,长江和黄河之间国共两军的所有机动力量全部开始运动。

要的就是“攻其所必救”的效果!

6月20日,陈唐兵团已经拿下开封城主要城区,国军残余力量龟缩到龙亭防守,粟裕亲自赶往陈唐兵团指挥部,向陈士榘、唐亮下达一道秘令:仅留下小股部队围歼守军,其余有生力量全部撤出开封城,整顿军队,听候调遣。

6月22日,陈唐兵团攻克开封。而此时的蒋介石,刚刚通过所谓的“国民大会”“选举”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根据国家宪法选举产生的“总统”。开封丢掉,刚刚履新的蒋“总统”急火攻心,严令国军各个兵团全力夺回,国军各路人马纷纷调动,多路援军正逼近开封。

粟裕决定战略性放弃开封城,这是对粟裕同志的第二次大考。开封刚打下就放弃,自己人懵圈不?

当时增援开封的国军除了南线的胡琏兵团距离尚远外,主要是有三大块:一是从郑州由西向东来援的孙元良兵团整47军,二是鲁西南地区来援的邱兵团和刘汝明四绥靖区部队;三是从民权经睢杞两县来增援的区寿年兵团。区兵团刚刚组建,有5个旅3万多人,而且主力的75师是美械师,战斗力较强。

究竟打哪一个?这是对粟裕同志的第三次大考。

华野外线兵团高层争议很大,较多人支持去打比较弱的孙兵团,但是粟裕却相反,他的计划是放弃开封南下,引诱邱、区、刘跟踪南下,伺机歼其一部,实施在中原“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集中兵力打大仗”的战略构想。这是继首歼国军一个旅,再首歼国军一个整编师之后围歼战的第三次“迭代”——要首次围歼国军一个兵团!为以后的淮海战役围歼十万级别的大兵团、三十万级别的超大兵团进行战略侦察与准备,这是粟裕这个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的责任担当与大格局。

弱敌不打打强敌,自己人要懵圈,连对手也要懵圈。

指挥大兵团作战是个技术活,不是简单的1+1+1>3,有时候反而会1+1+1<3,1+1+1<2, 甚至1+1+1<1,兵团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战场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各个部队之间的合作态度、协作水平、部队行军以及攻防转换、战场兵力配置与转用、士气等等都是决定作战胜利与失败的关键因素,不是军事“学霸”难以胜任,“学渣”就更不用说了。粟裕深谙此道,决定求歼区兵团,将原阻击邱清泉兵团的华野第1、第4、第6纵队和中野第11纵队组成突击集团,由华野粟裕兵团副司令、第1纵队司令员叶飞统一指挥,围歼区兵团;以陈唐兵团以及华野第十纵队、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统一指挥,阻击邱兵团。

6月24日,粟裕和陈士榘、张震将此方案报告中央军委、华东局和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达、曾山经过研究,不太看好粟裕提出的求歼区寿年兵团的方案,他们致电粟裕、陈士榘、张震,认为“南北两部敌军均很集中,我北面分割邱(清泉)、黄(百韬)只能作战术分割,无法避免与敌十一个旅以上接触,似嫌歼击企图太多太大,而南面阻击亦将很吃力,须付出很大的代价,顾虑到不利情况,造成僵局,似以别作分散歼敌办法为好”。

其实,就在陈唐兵团攻克开封的同一天(6月22日),军委、毛主席就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并粟裕、陈士榘、唐亮:“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须避免。你们两大集团今后或者分开行动,每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或者集中行动,一次歼敌以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目前必须打有确实把握的仗,哪怕歼敌一个旅也是好的,例如宛西那样的仗”(《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317页)。看来,“军神”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等人与毛主席三天前的观点比较一致,对粟裕“集中兵力打大仗”还有一些疑虑,信心不足。

从电文中可以看出,统帅部的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领导,以及一线指挥作战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达、曾山等指挥员都没有粟裕对“集中兵力打大仗”的理解那么深刻,也低估了对手蒋介石、白崇禧顾祝同等国军将领对战役的检讨、总结能力。其实,国军在粟裕“七战七捷”之后就不敢以旅为单位单独作战,在鲁南战役之后就不敢以整编师为单位单独作战,这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的行军布阵中就可以看出——总兵力达13个整编师(军)、34个旅,25万余人,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就是为了避免在进攻中被华野分割歼灭。在这次中原战场中,机动部队蒋介石采用兵团编制进行行军作战,要像以前那样在运动中抓住敌人一个整编师进行歼灭的机会几乎没有了。

但是,这次毛主席支持粟裕的计划,这是两个善于捕捉战机的军事战略家对战场形势判断的高度契合。6月26日3时,军委、毛主席复电:“蒋介石、白崇禧似均判断我粟裕、陈士榘、张震南进与刘伯承、邓小平会合打十八军等,故令邱清泉、区寿年从民权、兰封、开封之线向西南急进,以期合击我军。邱军又以一部守开封。在此情况下,粟、陈、张部署在睢杞通许之线(或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如能歼灭七十五、七十二师当然更好,否则能歼灭七十五师也是很好的。”

粟裕同志在《关于组织战斗》一文中,对打大仗就有准备并开始军事实践:“可能不久的将来,我们要打更大规模的仗。打大仗,不象打小仗那样,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这样多人,如果打不好,走是走不了的。所以,现在我们就要作准备,准备愈充分,胜利愈有保证。”在部队建设中也开始准备与付诸行动:“我们的军队是党领导的军队,先在党内进行深入动员尤为重要,使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在作战中能起到核心领导和骨干作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要做好组织调配;健全支部领导,使各班排都有党员和党小组。要区别主要、次要,一梯队、二梯队等方面,适当调配政工人员,并使他们学会开展战时政治工作。”这些都是华野敢打硬仗、恶战、大仗的根本,也是粟裕敢“集中兵力打大仗”的底气。

6月26日晨,粟裕命令陈唐兵团撤出开封向通许方向行动,会同10纵队、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命令阻击邱清泉兵团的第1、第4、第6纵队南移,在汇合中野11纵队组成突击集团,秘密集结于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和民权地区;命令配属华野的中野9纵进至郑州东南地区,阻击郑州东援的蒋军,并从侧后牵制邱清泉兵团;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一部兵力则破袭陇海路徐州至民权段,直接配合野战军作战。

此时,蒋介石、白崇禧均判断华野主力有南进与刘邓会合打18军的可能,故急令邱清泉、区寿年两兵团从民权、兰封、开封之线向西南急进。邱清泉仅派45旅占领开封,自己带领主力,全力追击陈唐兵团,企图趁陈唐兵团刚刚经历开封战役疲劳之际,压陈唐兵于通许及其以南的扶沟黄泛区决战。但区寿年和华野作战缺少经验,非常谨慎,非常忌惮华野的围城打援战法,始终惧怕被歼,在进抵睢县、杞县后,便徘徊不前,致使与前锋邱兵团之间出现了40公里的间隙。

6月28日晚,粟裕抓住这一战机,命令叶飞指挥突击集团不待查明区寿年兵团具体部署情况,立即对区寿年兵团进行合围,并以一部楔入纵深,割裂其部署,打乱其指挥系统,只有懂得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员最懂得摧毁对手指挥系统的重要性,这是如今“斩首行动”的鼻祖;命令陈士榘指挥阻援集团第3、第8、第10纵队、两广纵队迅速插入杞县、齐砦、高阳集、王崮之线,隔绝了邱、区两兵团的联系。这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第一次围住了国军整个兵团。欧寿年兵团被围算是捅了一个超级马蜂窝,刚刚经过省会被拿下,短短5天后国军兵团级别部队又被包围,蒋介石、顾祝同、白崇禧、区寿年等人懵圈了。

鉴于邱、区两兵团已首尾难以相顾,区兵团进退维谷。粟裕、叶飞指挥突击集团28日晚发起进攻,至29日晨,将区寿年兵团部及整编75师和新21旅包围于龙王店及其周围地区。当夜,突击集团以一部兵力包围监视铁佛寺之敌整编72师,以主力围攻龙王店之敌,经两昼夜激战,至7月1日中午,将整编第75师所属第6旅及新编第21旅全歼,接着向龙王店守军发起猛攻。但是,此时的战况已经非常紧急,邱清泉的攻击同样异常坚决,第五军在飞机、坦克、大炮支援下的轮番进攻,陈唐兵团不计牺牲地阻击,伤亡惨重,在运动防御中节节后退,邱清泉推进到离区寿年兵团西面仅10公里的地区。

就在此时,黄兵团已经推进到帝丘店附近,距离区兵团72师驻守的铁佛寺大约十公里。

远在千里之外的黄百韬怎么出现在突然出现在豫东战场呢?

原来,6月17日,陈唐兵团开始攻击开封时,许世友、谭震林按照军委指示精神同时逼近兖州,20日开始围攻兖州,徐州“剿匪总司令”(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于6月14日撤销)刘峙面临开封、兖州同时告急,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直到6月22日,陈唐兵团拿下开封才下才决心北援兖州,调黄百韬整编第二十五师沿津浦路北上,先头部队于28日进抵滕县(今滕州)以北界河地区,许谭兵团当即调第9、第13纵队由济南附近南移打援,命令第9纵队撤围兖州,准备协同第9纵、13纵打援。

许谭兵团过早解除了对兖州的围攻,违反了军委、毛主席27日关于二十五师“不到兖州附近不要解围”的精神(《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319页),让黄百韬敏锐地发现许谭兵团并没有要攻下兖州的真实目的,立刻调头脱离战场。许世友、谭震林没有理解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战略意图,缺少战略眼光,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以至在“围”的兵力部署、战场兵力转用方面显得稚嫩,未能拖住黄百韬整编第25师,组织、指挥了一场失败的“黄战役”。

粟裕迅即对敌我情况重新进行了全面分析,经过谨慎的评估,认为从我突击、阻援两个集团的作战能力和可以争取的时间上看,仍然具备歼灭区兵团的条件。于是,当机立断,立即调整部署,增强阻击力量,命令突击集团中的中野11纵队阻击黄兵团(这是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第一次在战场转用兵力),同时加速攻歼被围之敌。

粟裕命令陈唐兵团(3、8、10纵)不再采用运动防御,改为坚守每一个阵地,不能再让邱清泉前进一步。

7月1日晚8时,粟裕下令对区寿年发动总攻,与此同时,区寿年见黄百韬援军杀到,认为粟裕已经陷入绝境,只能选择撤退,觉得有了反杀的机会,立即组织整编75整冲出守卫的村落展开反攻,主动出击。区寿年这招很毒,企图与黄百韬兵团内外夹击歼灭叶飞指挥的突击集团,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野战、夜战是国军的弱项,共军的强项,更是华野第一、第四、第六纵队强项中的强项,叶飞抓住机会,马上指挥突击集团以攻对攻,英勇的华野参战指战员猛打猛冲,粉碎了75整编师在喷火器、坦克支援下的疯狂反扑和顽强抵抗,激战至2日凌晨,歼灭区兵团兵团部和整编第75师师部,俘兵团司令官区寿年及整编第75师师长沈澄年,战斗到上午,区寿年兵团的75师大部被歼灭。不过此时危机远远没有解除。东西两面的国军还在继续突进,欧寿年兵团的72师还没有吃掉。

就在此时,黄百韬击穿中野11纵的阻击阵地。

其实豫东之战的一切可能性,粟裕早在战役爆发之前,就有过明确估计,这也就是说,粟裕在完成战役预期目标之后,他对于怎么结束这场战役,从哪里撤退,都是有过精确计算的。

在粟裕心中,战争就是另一种数学的竞赛。

粟裕认为:我军攻克开封,又在睢杞地区歼灭大量援敌,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战役目的。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组织部队胜利撤出战斗,转入休整。在战役指挥中,组织转移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与下一步作战任务的衔接,而且直接影响战役本身的成果,战役打得很好,如果转移不当,也会转胜为败;反之,战役进行得不顺利,但转移得当,就可以减少损失,改变不利态势。

为此,粟裕对当面敌情和如何组织部队顺利转移的问题再次作了分析研究,并立即对部队进行重新部署:

一、以第3和第10纵队及第8纵队一部,继续阻击邱兵团;

二、以第8纵队大部(这是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第二次在战场转用兵力)及第6纵队1个师联合围歼敌整编第75师第16旅旅部及两个团;

三、命令中野第11纵队监视整编第72师,同时作为战役预备队(这是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第三次在战场转用兵力,也是中野第11纵队连续两次转用);

这就是粟裕同志高超的战场感知能力,他精准判断了区兵团残存整编第72师的战场心态:该师是一个刚刚组建的部队,打防守战勉强可以,建制虽然完整,但是缺乏野战的能力和勇气,特别是在兵团司令区寿年主动反攻遭到歼灭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暂时不敢主动出击。

四、命令第1、第4纵队及第6纵队大部和两广纵队东移(这是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第四次在战场转用兵力),指定华野粟裕兵团副司令、一纵司令员叶飞负责指挥,抓住黄百韬兵团一路急行军、来不及展开阵线的最后时机,让华野以包围态势进行战斗,彻底破坏黄百韬拉开阵型的可能,让疲惫不堪的华野至少取得阵型上的最大优势。

粟裕以一部分兵力围歼敌整编第75师第16旅旅部及两个团,以中野第11纵队监视整编第72师,其余兵力围歼黄兵团这是对粟裕同志的第四次大考。

粟裕又一出展现出他高超的大兵团指挥能力。

7月2月下午,粟裕给全体指战员发出一封公开信,号召全军克服疲劳,“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有全歼敌人的雄心”,在华野粟裕兵团前委的坚强领导和战时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下,全体指战员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和忍受各种困难,当天晚上又投入新的战斗。

粟裕在《关于组织战斗》一文中就精辟地指出:“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比,也是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是各种力量的总决赛。”在这个关键时刻,粟裕加强华野参战部队的政治组织力量、政治动员力量对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取得战斗的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7月2日晚,粟裕电令叶飞于本晚分别完成包围,次日各纵队到达帝丘店西北曹营、谢营,同时全线出击,达成合围并迅速歼灭敌军2个团,接着增调第8纵队参战(这是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第五次在战场转用兵力)。

这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第二次围住国军整个兵团,也是豫东战役第二次围住国军整个兵团,一次战役二次围住对手两个兵团,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其罕见!

黄百韬急吼吼地赶来解救区兵团,没想到自己反而被包围了,你说他懵圈不?

7月4日,黄百韬将25师特务营和108旅的2个营拼凑成一个团,在4辆坦克掩护下,亲自带队向田花园攻击,创造了国军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唯一战例,但是,面对绝对优势、英勇无畏的华野指战员,他的部队伤亡重大,换国民党一般部队可能早就崩溃了,但黄百韬确实是国军一员悍将,站在坦克上高呼口号,死战不退,部队受其激励,拼死猛冲猛打,一举攻占田花园并乘胜夺回4、5个村庄,稳住了阵线。

7月5日,在坦克引导、飞机和炮兵火力的支援下,黄兵团在帝丘店附近向我进攻部队实施疯狂反扑,但是,英勇的华野参战部队指战员将其击退,并予以大量杀伤。黄昏后,英勇的华野参战部队指战员再次向敌发起反攻,战至6日晨,攻克王老集、孙庄等地,再歼敌1个团。此时的黄百韬兵团已经没有反击能力,余部缩踞到帝丘店为中心的狭小地带,顽抗待援,被歼灭是迟早的事。

国军一个“不要命”的悍将黄百韬和共军两个“老资格”的“刺头”许世友、谭震林想“联合”起来给粟裕一个“小惊喜”,没想到粟裕同志给世界来了一个 “大惊喜”!许世友、谭震林两人因为放跑黄百韬而悬在嗓子上的心终于可以落下来了,否则,两人项上人头难保。

粟裕估计,以华野的力量,要歼灭黄百韬还需要两个昼夜,他重新梳理了目前的战场态势和敌我状态:

西线,一直被华野阻援部队死死拦住的邱清泉兵团,在刘汝明兵团的协助下,邱清泉指挥主力避开了阻击集团宋时轮10纵的正面阵地,从右侧迂回前进,已由杞县以北柿园、谢砦地区到达帝丘店右侧,并正向东南方向迂回;东线,新组建的的整编第74师经商丘西援已到达宁陵以西地区;南线,沿平汉铁路北援的张轸集团、胡琏兵团已达周口,今天晚上可以越过淮阳,在蒋介石严令下兼程北援,整编第11师放弃笨重辎重及重炮兵,先头部队在胡琏亲率下轻装往太康急进;龟缩于铁佛寺的整编第72师见邱清泉部已近在咫尺,胆子也变大了,蠢蠢欲动,企图从侧翼攻击华野。

从6月17月至7月6月,参加豫东作战的华野、中野各个部队已经连续作战20天,伤亡消耗很大,处境异常艰苦。加之战区久旱无雨,井河干涸,又值炎热的夏季,烈日暴晒,部队饮水奇缺,吃不下饭,昼夜苦战,体力渐弱。而援敌中有国军悍将、“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琏,有国军最能打的悍将、人称“邱疯子”邱清泉等生力军,如此强敌,一旦被缠上,对粟裕而言都是灭顶之灾。

粟裕决定:弃歼黄残部,胜利大转移,这是对粟裕同志的第五次大考。

粟裕并没有马上撤退,而是下令向黄百韬进行炮火齐射,摆出总攻态势,要知道在那个时候,黄百韬已经绝望,他以为自己死定了。粟裕就是要利用黄百韬惊恐慌张、以为自己要像张灵甫在孟良崮一样被击毙的心理,打乱了他对战场情况的判断,避免其部队进行猛烈反扑,然后趁夜幕悄悄撤出战斗,脱离战场,进行胜利大转移,豫东战役就此收官。

行将就死的黄百韬死里逃生,他懵圈不?

豫东战役,也叫开封、睢杞战役,是一次包括攻坚战和运动战在内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兵团战役,也是粟裕同志“亲身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

豫东战役古今中外人类战争史上高深莫测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不但对手懵圈,连自己人也懵圈。

豫东战役在华野和中野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下,先取开封,歼敌4万,打援阶段歼敌区兵团和增援部队共5万余人,大量歼敌有生力量,差不多提前完成了中央交付的歼敌任务。

豫东战役“这一辉煌胜利,正给蒋介石'肃清中原’的呓语以迎头痛击”,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粟裕同志给中央军委、毛主席交上了一份完美、优等的答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 解放战争不为人知真正的转折点
解放战争之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粟裕下了一盘“深不可测”的棋局,让国军冷汗淋漓
粟裕发起的这场战役堪称解放战争“分水岭”
详解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决战总预演——豫东战役(上)
华野那些事儿——豫东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