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评论红楼人物 - 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的形象塑造
名家评论红楼人物 -
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的形象塑造
吕启祥
(转自:红楼梦中文网)
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的形象塑造
吕启祥
在古典小说中,你们都知道,《水浒传》中的女性怎样,《三国演义》中的女性怎样,那么为什么到了《红楼梦》,作家能有这样的能把女性文化写得如此丰富多彩——她们是独立的人,又是不失女性身份的人——的视角?我们不必用今天的什么女权主义的观点去拔高作者,我们只需比较就知道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觉得薛宝钗刻画得十分成功,尽管难度很大,究竟对这个冷美人该如何看待,我讲几点我的看法:这个艺术形象总体特征是冷,由外到内,外貌冷艳端庄,着装素雅,从不爱什么花儿粉儿的,居住非常简朴,雪洞一般,非常肃静,吃的是冷香丸,平常是罕言寡语,藏愚守拙,她有一句诗“淡极始知花更艳”,非常淡雅,凝重,冷艳,基本色调就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层面。如果进入她的性格内部,就会觉得这种冷是一种冷静、一种理智。薛宝钗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不是一块彻里彻外的冰,她也有七情六欲,她是一个年轻女孩,对于生活、大自然、男性会有很自然的想法,这很正常,她从小也看过很多杂书,只是后来觉得作为闺阁女子不应该看了,才不看了,超越这个了。
她并非无感情的萌发、骚动,只是她非常善于自我克制,注重自我修养,她认为一个阁中女子应该非常安静,作诗她不是不会,相反很擅长,但她觉得做事不是女子本份。一次薛蟠对她说由于有金玉良缘的说法,所以她才维护宝玉,宝钗听了气哭了,觉得哥哥委屈了她。我觉得这个哭不是装出来的,像这种婚姻大事应该听命于家长,由他们决定,而不应由自己选择,这是在当时道德体制下,一个闺中女子应该遵循的,否则即为越轨。她知道了那个说法后其实还故意疏远宝玉,有些人认为这是虚伪,我认为她是很自觉地这样做。因为在过去要达到婚姻这个果,不是爱情而是家长的意志和家族利益的结果。所以在她来看,这样是很自然的。在这样一种修养的规范底下,她对于一些越出这个规范的新生的萌芽的东西她也不能忍受,比如对于林黛玉漏说戏词,对于贾宝玉看杂学旁说以及挨打后劝说宝玉多做正经事等。
再深一步看,这种冷在有的条件下会表现为冷漠以至于使人寒心的冷酷,在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湘莲出家这样一些事情面前,比如说金钏投井这个炸雷般的事情,人命关天的大事,宝玉听了后是五内俱摧,其他的人像丫头登都会有一些同情之泪,甚至当事人王夫人也有些震动,但宝钗却非常从容,非常镇静的安慰王夫人,说金钏是咎由自取,这样的冷静就是冷酷了,鲁迅杂文说的一些道学家在血迹面前都能有一种冷静,宝钗真是到了这种程度。这些地方,作家是写得很深的。宝钗的冷静归根究底是对旧秩序的依附和维护,而这种秩序已经是老天拔地,走向没落了,而你依附和维护这个东西,最后不免为之殉葬。假如贾宝玉不是一个逆子,而是一般俗人的话,薛宝钗就会得到一个如意郎君和锦绣前程,但贾宝玉却是这样一个人,有着赤子之心,他怎么会和这么冷美人契合呢?所以,最后贾宝玉肯定是离她而去,她只有在寂寞和孤冷中终其一生,这是一个悲剧,它有其独特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不必一般地反对和否定自我修养,我们要扬弃的是这样一种规范,但修养本身:理智、务实,明事理不必否定,相对的,林黛玉是较少自我约束,她比较任情任性,看重自我,看重性灵,她说话比刀子还尖,经常不大顾及人言物意,不大顾及后果,元妃送宫花时,别人都是说声谢谢,她偏说是送给谁的,是单送我还是每人都送,她很在意人家怎么来看她。香菱学诗的老师不是宝钗而是黛玉,宝钗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她认为诗词乃是杂事,做些针线什么的才是正事,林黛玉可不管这一套,她说(对香菱):“我虽不通,大概也还教得起你。你就跟我学吧。”在这一点上,与宝钗是大不一样的。而全书中精神生活、内心活动最丰富的是林黛玉,她在《葬花吟》中写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你要从小说中找,谁给她气受了,问题是她与环境很不协调,很敏感,好多时候是主观感受。到怡红院去敲门,丫环?会没开门,她就会觉得自己是那么孤苦,整个大观园还是很兴旺时,?
带飘飘,风和日暖时,“众人欢乐,一个向隅”,她就会在一个角落里葬花,从花想到人,从当下想到永恒。所以在《红楼梦》中众多女性中时自我意识萌发最早的,是第一女主人公,一定意义上,我认为她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第一女主人公。《红楼梦》中很多女生都很自尊,宝钗似的自尊是珍主?姿保持闺中淑女的形象。探春也自尊,她是庶出,但她要保持小姐的地位,她的自尊也是扭曲的。元春的自尊是牺牲了亲子之情的,只有林黛玉的自尊,她一无所有,只有眼泪是与生俱来的,她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一种自己个性的尊严。
对钗黛优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你们大概都知道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两个人争论(钗黛)
孰优孰劣,一个人说黛玉尖酸,宝钗端重,一个说黛玉天真烂漫,宝钗矫揉造作。两个人因为这样就要打起来,如果是中文系的同学会很熟悉,叫激挥老拳。那么象这样一个宝黛的话题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作家王蒙很有意思,他优一句话,他说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时候要肯定林黛玉,因为它在轨道之外,政权稳定后要肯定薛宝钗,因为它要巩固现成的秩序。那么到了当今,红楼梦读多了,现在的研究已经是(在)不断地提高水平,人们已经很少再去争论谁优谁劣,承认两者都是美(的),林黛玉是追求性灵的自己的人格,薛宝钗追求理智的社会的人格。人们就要问,为什么作家要塑造这样两个人物,再拼马上可以对举,你很难分出高低;性格上可以对照,思想倾向上,如果用社会历史的层面,从思想倾向上,应该是有一点褒贬的。但我们如果超越了这个社会历史层面,进入到一个哲理的层面,我们可以问,为什么作家要塑造这样一对人?因为现在离开那个时代已经比较远了。那么这里面恐怕体现了作家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兼美理想的追求。我以前在讲座上包括九六年在台北的讲座上,我说在很多年前,可能在十多二十年前吧,我有一个朋友,她结婚时有一个册页,册页上有很多老先生的题辞,其中有一位题了两句:天上神仙伴侣,人间柴米夫妻。当时我看到这两句话立刻象电脑一样接通,立刻想到了薛林,天上神仙伴侣,那就是说人们应该在精神上有一种契合,有一种沟通,甚至达到一种神的契合。但是人又是要食人间烟火的,要面对那个柴米油盐酱醋,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说人间柴米夫妻。我觉得作家在写这两个人物时他会有一种思考,实际上尽善尽美的兼美是不可求的,《红楼梦》告诉我们兼美只能存在于梦中,兼美这个词指的是兼有这两个人的外貌的美,说明作家审美理想里有这个,那么我们撇开这个不说,我们只是说,在这样两种人格,就是说作家对兼美的向往,而且这样一种选择永远是困惑着人们,这种追求永远不可能止歇,这也就回答了《红楼梦》里钗黛的话题为什么能够这样延续不绝,能够从《红楼梦》问世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我觉得也会延续下去。那么我当时对那个朋友说,你在一定程度上是兼美,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既有社会的人格又有自己的人格,只不过有的人比较侧重前者,有的人比较侧重后者。那我想如果是男性择偶,就不要苛求,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了,反过来对于女性也是一样。因为这种生存方式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尤其是现在,,正因为这样,我觉得《红楼梦》里的人物,这样一些女性人物,她们的文化涵量很大,不仅真是而且有灵气,因为作家注入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人生总是有缺陷的,人性也是有缺陷的,作家也许事不自觉,但实际上在两个人物以及其他人物包括贾政父子身上都注入了思考,以前对贾政否定太多,其实贾政很爱宝玉的,他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才下狠手打他的。张天翼曾说元春省亲的那段话事最动人的,也讲到贾政打宝玉,有很多认也认为这是一种代沟,现在的许多父亲要你们去高考,还不是让你们去看那几本书。
下面讲一下凤辣子——王熙凤。红学前辈王昆仑曾讲过“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真是讲的很好,我想读红楼梦的认都会有这种感觉。还有一个署名野鹤的大致讲过:“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人谓其险,我赏其辣,人谓其荡,我赏其骚,读之开阔无限心胸,增大无限阅历。”前人说出了我们想说却未必能到位的话。辣是凤姐的一种总体审美概念,一种总体感受,你说辣是什么东西,是好还是坏,是是还是非,是此还是彼,是高还是下,它是寓于形象当中的一种总体感受。王熙凤这个人是很难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她就是凤辣子。它有时表现为刹发决断的威严,她很有才干,协理宁国府时那真是快刀斩乱麻。有时辣又表现为不留后路的坚决,凤姐做事极端自信,极其要强,不留余地,她讲过:“我时不信什么阴司地狱的,我说行就行。”不达目的决不休止,她从不后悔,也从无恻隐之心、妇人之仁;有时它又表现为一种穿心透肺的眼力,凤姐很机敏,很能洞穿人心,举很小的例子,林黛玉刚到贾府,王夫人发话了,说应该来一些给你这个妹妹裁衣裳,凤姐说我早就准备下了。脂砚斋有批语说此时凤姐是在骗王夫人,她其实没准备好。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开诗社的时凤姐做监社御使,凤姐来了,她说:你们无非是没有钱花了,我明儿拿五十两银子让你们先花销,也甭封什么监社御使了。后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其实凤姐不会作诗,她也不是大观园里姐妹作诗的,她知道请她来无非是她们少一个——用今天的话来讲——赞助罢了。又像邢夫人找她要鸳鸯,她开始是不赞成的,后来看邢夫人赞成,她的话又转过了,她这么说也对,那么说也对,她非常能洞穿邢夫人的内心,辣有时还表现为出奇制胜的谐谑,《红楼梦》里只要说到凤姐要讲笑话了,丫鬟们都奔走相告去听,这是为什么,因为凤姐讲笑话与众不同,(红楼梦)有一个地方,贾母非常生气,是因为鸳鸯的事,当时大家都非常尴尬,非常沉闷,这时凤姐发话了,她说:“老祖宗,我们还没派你的不是,你倒先派我们了。”贾母就很奇怪,“我有什么不是?”凤姐就说,谁叫老祖宗会调理人呢,把人都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我要是孙子,我早就要了(鸳鸯),一句话让贾母哑然失笑。另外在张道士面前,张道士是一个很有地位的人,当他拿着盘子来到贾母面前时,凤姐就说,哎哟,你这个老道,你是不是来化布施了来取笑打闹。凤姐会在一些严肃的场合出其不意的说一些打闹的话,但又会让对方听了感到很舒服,所以凤姐的笑话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刺激性、尖锐,不像一般人那么平庸,而是含着智慧,让你觉得有一种动态感、新鲜感,所以我们说王熙凤的辣是种总体感受,不能用逻辑概念来规范它,那么如果要深一层来分析,我觉得凤姐外在的辣和她内在的欲是有联系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着主讲一下:过去人家对王熙凤的分析、评论等,会肯定凤姐的才,判词写了“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曹雪芹的“金陵万千谁治国,裙钗一样可齐家”都是讲她的才,但以往都被较少注意她表现才的欲,对欲都是一概否定的,我觉得要作分析。因为凤姐很有表现欲,在宁国府时她想她经过很多事了,但红白大事却从未经手过。所以宝玉向贾珍推举她时,还没等王夫人答应,她早就愿意了,她非常想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的。一个人如果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这个是正常的,合理的。林黛玉在元妃省亲时也很想大显身手,结果元妃令每人仅作一首,她就当枪手替贾宝玉作了两首。我们肯定凤姐的才干,同时对她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应作适当考虑。因为所谓“有天理,灭人欲”包括各种各样的欲,一切人欲都是洪水猛兽,都属于杀灭之理,对于王熙凤来说,在这一点上是应当考虑的,问题是王熙凤是一个欲壑难填的人物,她对金钱、权势有填不满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发展成为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欲望的欲时,就应该加以节制,应该有条界限,王熙凤抠扣月钱,盘剥下人,责罚丫鬟,审问小厮,都是用封建社会那种霸道,她划贾府公钱为私房,她既是贾府的一根顶梁柱,又是其中的一只大蛀虫,她对权力、财富无限的欲望最终导致了悲惨下场。因此对于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我们要有一种比较分析的态度,这样我们才知所弃取。今天我们表现自己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欲这点上,要把这个界限分清楚,作家或许在写的时候偏爱这个人物,但他一点也没掩盖她的欲的恶性的膨胀。关于这个人物,我还讲一点,王熙凤的辣还有一个特点:辣中带酸。所谓醋缸子、醋瓮子。酸也罢、醋也罢,用一个更加显赫的词,就叫妒,妒是封建道德对女性人格的扭曲,也是女性对自己权益维护的变相,也是一种扭曲。王熙凤之于贾琏,这种依附性较少,你看她跟贾琏的关系,“琏爷倒要退了一箭之地”,实际的财权、人事大权都掌握在凤姐手里,要谋一个差事得走凤姐的门子,处处她都占着上风。在夫妻关系上,但两人都很难说有什么关系,很多时候同床异梦。贾琏又一次对平儿说,她自己跟小叔子什么的可以随意说笑,防我却象防贼似的。的确,王熙凤在《红楼梦》里对男性是比较挥洒自如的,跟王夫人、邢夫人都不一样。但在那个夫权、男权的社会里,她必须保持一个贤良的形象,如果不允许丈夫纳妾,这样的妻子的妇德是不好的。在尤二姐这个问题上,她先把自己扮成贤良的形象,之后才揭尤二姐的老底,再利用秋桐,借剑杀人,她还动用封建国家机器,使人去告张华,还动用了舆论,再夫权下她不得不屈服,但却把妒泼在比她更弱的人身上,变成一支辣中带妒的毒箭,以至后来尤二姐吞金而死,你在法律上道德上都很难追究(凤姐),比起金瓶梅,更文明了。如果要讲凤姐杀死尤二姐,凤姐毒辣,也可以这样说的,但要看到里面的中介,环境,她的妒冲着贾琏时让人痛快,当冲着更弱的人时,就成了一支毒箭,致人于死地,这是凤姐辣的一个特征。
与凤姐的辣相比,探春是敏。敏一个是敏感,探春非常敏感,因为她是庶出,她非常有才华,她的治家才干不在王熙凤之下,探春知书达礼,她的文化比王熙凤高,她实行的是王道,“小惠全大体”,以承包什么的就管好了大观园,可见她是很有才干的。庶出是她最不愿意提起的,但赵姨娘哪壶不开提哪壶,经常提起,弄得探春很尴尬,她就非常矛盾,一方面她是主子小姐,她时常说我的久久是王子腾,不是什么赵同基,其实在封建宗法关系上是这样的。后来有人说探春想往上爬,我认为不是这样子的。探春只是有着很正统的死刑,所以探春的敏感就表现为她的庶出的地位和她想展才之间的矛盾。
最后她打王宝善家的一巴掌就是处于这个。
她的敏还体现为明理。探春很明事理,在理家方面,她与宝钗是有分歧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本来是很雅的,探春就会说枯叶和杆子都是可以卖钱的,而宝钗认为这样就太俗了,因此探春还是有很多可说的。“元迎探惜”四姐妹,探春是着笔最多的,姐妹几人在同样环境中长大,本能应该差不多,但曹雪芹就有这个本事把四人写的有很大差异,前人有批:“三人之异本三教,探春在治世,故五十六回称之为'敏’,儒之流也;迎春在忘世,故称'懦’,道之流也;惜春在出世,佛之流也。”
在《红楼梦》里面,金陵十二钗也罢,金陵十二钗以外的也罢,包括那些丫头,那些丫头大都不识字,但不识字并不等于没文化,所谓文化,它包括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有的并不是书本得来,有的是由家庭的氛围和传统的积淀潜移默化而来。《红楼梦》里的丫鬟大都是有文化的,比如“平袭鸳鸯”,鸳鸯是一个家生子,跟袭人不一样,袭人还有家在外面,她的地位应该是很卑微的,但是《红楼梦》里会说鸳鸯是尊贵不过,她在贾母身边,贾母的衣食住行,一切都由鸳鸯料理,而且她不依仗贾母的地位和权势作威作福,她很自重,也很尊重别人,她知道怎么自处和处人,所谓“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她还可以有限的庇护别人,比如说她对刘姥姥戏谑过,但在临别之际,她对刘姥姥表示歉意,并给很丰盛的赠礼。鸳鸯对于司棋的那些私情她还是很庇护的,所以鸳鸯在《红楼梦》里有一种化卑为尊,以小喻大很大难度的做人方式。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重要情节简述(24)
《红楼梦》知识点汇总
名著阅读:《红楼梦》导读(精品转载)
《红楼梦》阅读重要问题设计(2)
<<红楼梦>>经典情节
27个故事看懂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