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狱神庙”是怎么一回事?
“狱神庙”是
怎么一回事?
作者:孙 逊      收录时间:2001-08-26
(转自:红楼品茗)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内,有多处脂批涉及“狱神庙”一事。小说第二十回,写李嬷嬷骂袭人,兼及宝玉,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等事唠叼个不清,其上庚辰本有批云: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余只见有一次誉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第二十六回,写红玉与佳蕙一段对话,其上庚辰、甲戌本又有批云: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第二十七回,写红玉表示愿意随凤姐“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甲戌本句旁有行侧批云:
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见)。
又同一回,针对前面一条批语称红玉为“奸邪婢”,庚辰本上又有一眉批云:
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亥夏 畸笏
还有曾一度出现过的靖本第四十二回上,在写及刘姥姥为巧姐取名,说日后若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凤姐笑道:“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时,其上有眉批云:
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
以上一系列批语,都反复提到了“狱神庙”一事,并可知它是八十回以后一个重要的章节。但具体内容如何,批语都语焉不详。
那么,“狱神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狱神庙”是封建时代设在监狱里的一种庙堂或神案,它供奉的是所谓“狱神”,故而得名。一般明以前“狱神”为皋陶,至清初则换了萧何。罪犯刚押入狱中时,或判刑后起解赴刑前,都要祭一下狱神。《后汉书·范滂传》叙滂至狱中,狱史就对他讲:“凡坐系者,皆祭皋陶。”又《水浒传》第四十回叙宋江、戴宗临刑前,被“驱至青面圣者神案前,各与了一碗'长休饭’、'永别酒’。吃罢,辞了神案。”这里的狱神都是指皋陶(按,皋陶之状为青面)。而京剧《玉堂春》写苏三起解前则是辞别“萧王堂”,这里的“萧王堂”即指供奉萧何的狱神庙(以上参见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红楼梦原稿后半部若干情节的推测》)。至于《水浒传》里称“神案”,《玉堂春》里称“堂,可能是规模大小不一,或一个比较简易,一个比较正式。
从批语看,这一故事的主角是茜雪、红玉二婢,它所涉及的对象则是宝玉和凤姐等人。故事发生的时间应是在贾家被“抄没”之后,所谓“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抄没”事在前,“狱神庙”事在后。又从“狱神庙慰宝玉”一个“慰”字,以及“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等语来看,它涉及当年的婢女搭救其主子的故事。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大致这样推断:八十回后,贾府因事败被“抄没”以后,包括宝玉和凤姐等人都曾一度被捕下狱。是宝玉和凤姐当年的婢女茜雪和红玉等人设法打通关节,贿赂狱吏和公差,借祭奉狱神的机会,得以和宝玉、凤姐等在庙中见面,并最终设法把他俩搭救出来。这就是所谓“狱神庙”回的主要情节内容。
那么,茜雪和红玉两个婢女又如何能有此力量呢?这就牵涉到小说前八十回曾着墨写到的红玉与贾芸的关系问题,按照原作的意图,他俩在八十回后当有一番很大的作为,而这番作为主要就是在贾府事败后营救宝玉一事(参见本书《贾芸、小红在八十回以后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重要角色?》一文)。
茜雪在前八十回较少写及,根据脂批,她要至“狱神庙”回“方呈正文”,而且脂批把她的名字还排在小红之前,可见她的活动十分重要。但有关她的线索却非常之少,前八十回只有三处简单带到她:一是代宝玉去问宝钗之病;二是因枫露茶给李嬷嬷喝了,而致使宝玉将茶碗打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三是从李嬷嬷口中交代她离开了宝玉(具体情形不详,李嬷嬷两次讲到此事,一次讲“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一次“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等事唠叨个不清),以后便不再有她的文字了。因此她何以会至“狱神庙”回“方呈正文”,这只有靠推测了。她也许出去以后嫁给了一位狱吏、公差之类,而她的男人和泼皮金刚倪二又正好是好朋友。因此茜雪——她的狱吏或公差男人——倪二——贾芸——小红,一条线就这样串在一起了。《红楼梦》里多“奇奇怪怪,左盘右旋,千丝万线,皆自一体”之文(庚辰本第七十七回批语),茜雪至“狱神庙”回的突然出现和“方呈正文”,也许正是这种笔墨的生动体现。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宝玉的最后人生,坐过牢,要过饭,被丈母娘嫌弃投湖自尽
周岭解密曹雪芹10狱神庙之谜
狱神庙里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熙凤和贾宝玉感受世态炎凉?
虞卫毅‖《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佚红楼梦》出版的意义
红学界普遍认为脂砚斋批语对《红楼梦》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曹雪芹《红楼梦》后40回为何“被借阅者迷失”?悲惨遭遇令人叹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