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例谈“跨界歌王”--看报刊业的前车之鉴,电视业不可不察

/杜辉

       电视的收视率这些年一直是走下坡路,包括自己在内,身边的中青年许多都已不看电视,个别的也就是看看娱乐综艺节目而已。电视的收视群体更多的是集中在少儿、老年、家庭妇女等群体,这一群体也正好对娱乐综艺类节目有着较高的需求。面对着收视率下降,广告收入下滑的颓势,电视媒体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办法积极自救。跨界歌王其较好的表现,正是这些综合群体这些需求的体现。

跨界歌王之所以成功,其特点或者说吸引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名人效应。让影视名人跨界演唱,表现这些艺人另一面的风采和才华。许多演员本身就是多栖发展,借此平台也可以提高个人知名度,媒体曝光度,配合宣传,提高演艺生命的价值。

2. 利用猎奇心理。名人跨地区,内陆港台。名人跨界,影视名人献唱。每个演艺者都在观众的心目中有自己的一定印象类型。比如刘涛,一个知性女性的形象。而这档节目,让这些演艺者在另一个舞台下展示自己的另一面。比如刘涛参加的几期节目,歌唱的不错,造型也以中性美亮相。这对于习惯了他们平时影视中形象的观众,具有新鲜感,可以调动大家的猎奇心理。

3. 大量的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炫丽华贵的舞台效果。电子科技的发展,对影视的表现手法、特效处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技术应用到舞台上起效果往往更具震撼力。跨界歌王借鉴了百老汇歌舞剧的模式,再结合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创造出了华丽炫酷的舞台环境。这也为观众提供了很好的视听享受,聚拢了人气。

       北京台开设跨界喜剧王栏目,其可以聚拢收视率的套路,其实和跨界歌王是一样的。但是现在娱乐节目泛滥,而观众的注意力、投入的时间都在持续下降。大量的同类、同质节目的开设,也许可以短时间取得一定的市场业绩和收视率效果。但在可见的长期发展中,会起到自我稀释收视率及观众的作用。观众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会关注太多节目,必然会有取舍,而一个台大量同质栏目的开播,这种稀释作用比会更加明显。

       报刊业最近几年可谓是断崖式下滑,但是在这之前经历了5-10年的疯狂扩张。月刊改半月刊,半月刊改周刊。报纸版面不断扩充,增加周末版、娱乐版、体育版等。这些改版在短时期内确实取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版面的扩充,刊期的缩短。一方面内容文字质量下降,缺少有深度,有可读性的文稿。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财力与时间是有限的,且还不断被新媒体稀释。最终报刊整个行业在新媒体的压迫下,集体死亡。其经验教训和市场态势和现在的电视业极为相似。面对新媒体,需要做的改变是电视栏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在质量没有保证,内容不能创新的情况下,过分强调数量,最后必然会被观众所抛弃。所以电视工作者对新栏目的开设还需要做更多的策划调研及战略规划。不可盲动,以免坑了自己。


作者注:

    本文是继续教育中《电视文化概论》的作业。报刊业的教训不光是电视行业的前车之鉴,也是出版行业的一面明镜。留给出版业的时间已经很少,再不努力,再不改变就只能一同枯萎,淘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综艺节目爆发元年,近年来热播音乐综艺收视概况
《跨界歌王》收视过分惨淡,三大原因,让北京卫视难回跨界巅峰
用“匠心”打造“走心”的节目
四维互动、双11晚会、季播节目多管齐下,北京卫视与阿里巴巴树立“台网联盟”新标杆
《跨界歌王》新晋电视综艺“网红”成名之路
北京卫视获上半年卫视收视亚军 为北京卫视鼓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