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成化矾红彩特征 明成化 除了 斗彩青花 还有 矾红彩

明成化 礬红彩云龙暗刻海水江崖纹大碗

明成化 礬红彩云龙暗刻海水江崖纹大碗 局部

暗刻海水江牙纹

碗敞口微侈,弧腹,圈足。口沿饰礬红如意云头一周,腹部以红彩绘踏浪行龙,其间点缀云纹。碗底足附近暗刻海水江牙纹,寓意大明王朝江山永固,且增加了一道工序,工艺更为繁琐。此碗式为典型宫廷内府样式,属成化官窑隽品,其瓷胎、白釉、成型、画工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雪白细腻的瓷胎反复的凝练,显得轻盈纯洁,釉汁温润透亮,微闪蜡质光,仿如羊脂美玉,甜美甘醇。碗胎壁轻薄坚质,饱满端庄,无可挑剔。

明成化 礬红彩云龙暗刻海水江崖纹大碗 局部

蟠龙身体纤长,姿态优雅,继承自永宣龙纹又区别于永宣雄浑磅礴的气势,笔法轻盈流畅,焕发出一种全新的、简洁隽秀、富有动感的艺术效果。这种极度细腻、温婉微妙的女性艺术气质,仅有成化一朝瓷器方能真正展现出来,它内秀而安静的态度仿佛深入骨髓,不因器物的造型和大小,釉彩图案的变幻而改变,亭亭静立于时代的更迭变迁之中。古人云:先乎成化而生者,不知有成化之神俊;后乎成化而生者,不能成化之绝诣;生于成化之朝者,虽文美之可观,而又世有限之。古人云:成窑无大器。此碗尺寸实为罕见,成化官窑瓷器可以说是历代瓷器中品质最高、传世最稀的珍品,历来皆被奉为至宝。

用《明史·舆服志》洪武三年礼部奏请确定公服朝服谓:历代异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之。尚于赤是明初社会的时尚,鲜艳的红彩引进官窑,并直接装饰宫廷用瓷,似与当时国俗尚红的时尚密切相关。

明代礬红彩瓷器的烧制最早始于洪武时期,一九六四年南京明故宫出土一件洪武白釉礬红彩云龙纹盘残器,此盘是目前所见明代最早的单色礬红彩瓷器,属于这一时期的创新作品。该盘龙纹为双角五爪,同时又出土于明故宫遗址,所以该盘当为洪武官窑烧造的专供帝王使用的瓷器。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永乐礬红彩凤纹墩式碗

一九八四年出土的永乐礬红云凤纹直壁碗,外壁以单一礬红绘一展翅云凤纹,底部礬红绘变形莲瓣一周。此碗当是继洪武礬红盘之后续作品,风格也一如洪武器,是永乐官窑专为帝王或皇妃们烧造的瓷器。一九九三年出土的宣德礬红彩龙纹高足碗,外壁绘两条赶珠龙,足部饰卷草纹一周,里心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一九八七年出土的成化礬红云龙纹盘,盘心绘一条升龙,内外壁均绘两条云龙纹,足边使用云纹图案,外底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从这些出土的礬红彩瓷器可以看到礬红彩这一品种在洪武到成化这一时期的传承与演变。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成化礬红彩龙纹盘

从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成化斗彩成品得知,成化时期带有礬红彩的斗彩瓷器被摧毁率极高,且被淘汰原因几乎都是礬红彩出了问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因为烧成温度偏低,红色脱落严重。礬红彩的色调既原料配置有关,也与彩烧温度、彩烧时间关系密切。同样的礬红颜料,如果彩烧温度和时间掌握得恰当,就能得到鲜艳的红色;如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会使部分氧化铁溶入底釉中而使红彩的色调闪黄。由此得知,成化时礬红颜色特别娇贵,烧成温度浮动范围非常有限,当年的窑工在烧制斗彩瓷器的最后一道工序礬红彩时,只能全凭经验,既要控制窑炉温度,又要达到一定温度把礬红烧熟。

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烧成温度低于预期温度。所以这就直接导致了成化时期成功烧制的礬红彩瓷器数量极为少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礬红彩云龙纹合碗

值得注意的是本件拍品龙纹原先均为五爪,在清代时期因为某种原因均被磨去一趾,变为四爪龙。拍品这种现象并非单独出现的个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只宣德礬红彩云龙纹合碗,碗身所绘的云龙纹饰亦各被磨去一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洪武时期瓷器的鉴赏小知识
薄胎瓷是瓷中珍宝:过去是官窑极品 未来增值潜力大1
洪武官窑釉里红碗和官窑青花碗
南京博物院明代龙纹瓷器
洪武青花与元青花的区别
明代洪武瓷鉴定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