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护士:我的工作为什么这么累?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给护理同仁们上英文课,只要问到这个问题:

What’s your job?(你的工作是什么)

大家在描述自己工作时,都会说到一句话:

I’m very tired.(我非常累)或者 It is so tiring. (这份工作非常累)

但前几天,还有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我和一位关系比较好的护士聊天,我说,“最近放开后,你们的工作肯定是特别辛苦。”

出乎意料的是,她回复,“工作量是挺大的,但是我真的好喜欢这份工作,所以不觉得辛苦哈哈。”

这个巨大的反差,告诉我们特别简单一个道理:喜欢,就不会觉得累。

卡耐基有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

当受试的大学生被安排他们不感兴趣的工作内容时,他们都会感到疲惫。

随之而来的,是血氧分压和血压下降,新陈代谢速度变慢。他们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头痛、虚弱、胃部不适、以及情绪不稳定等。

事实上,让我们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抵抗。

工作量的多少,护理工作本身,其实都不是让人疲倦和劳累的原因。

那么,工作很累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卷。

我们常在互联网公司听到这个词,但是,在护理岗位上,卷,再就不足为奇。

临床护士的招聘要求,从专科生,到本科生,再到研究生和博士生。

几年前,研究生到临床,都被当作“稀有物种“,供在护理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但是现在,研究生一抓一大把,到医院里面,也被“平等对待“,在一线临床做着一模一样的基础护理工作。

到学院任教,一样很卷。

以前的研究生毕业,就可以进入高校担任教职。

现在,想要进入公办本科,博士就是最低门槛。还得是个名校博士,才能和其他人站在PK的擂台上。

学历内卷,让所有人,不得不选择不断提升学历。本科毕业奔向考研,工作了也要考在职研,考完研还得琢磨着怎么考博。

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学历不断升高,当然有好处,能够通过人才推动发展;但是,如果人人被迫读书科研,可能真的“卷得其反“。

除了学历内卷外,另外一个压力来源:同辈压力。

说白了,就是同龄人压力。

护理同行们的同辈压力,一直处于高位。

为什么?

学历内卷带来的首要现象,就是“科研内卷“。

很多临床护士,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都开始立课题,发文章,想要评职称也必须要有科研成果才行。

看着别人都发了文章,而自己连什么是“质性研究“”量性研究“都分不清楚,自然会焦虑。

另外,护士身边合作最紧密的伙伴,医生,是一个更卷的群体。

人均学历博士起步,手里没几篇SCI文章都不好意思出门…

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同桌都已经这么优秀了,自己也不能落后”。

除了卷,还有一件事让护士的工作也特别累,那就是人际关系。

女性为主导的行业里,最让人消耗精力的,大概就是同事关系。

女性同理性更强,心思也更偏细腻。这也就意味着,常会有更多因为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比如,“今天王老师嫌我输液时动作慢,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怪不得上次排班,她给我连排两个夜班。”

“肯定是的,今天看她和小李在嘀嘀咕咕,说不定就是说我什么坏话。”

“我真是一无是处,明天我们还得搭班,这也太尴尬了。”

当我们陷入这样的思维逻辑中,常常就是精神损耗的开始。

我们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纠结和空想上,并且,重要的是,这种纠结和空想并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结果的改变,只能徒增烦恼。

时间消耗还会伴随着“什么都没做”的愧疚感,进一步加深“我没用”的自卑心理,掉进负面情绪的循环。

这样一天下来,身体会极度疲倦,甚至还可能失眠,进一步增加身体消耗。

此外,来自上级领导或者制度系统的压力、不公平的对待、在关键时刻缺少支持等,也会让护士觉得身心俱疲。

护士常感到工作疲倦的第三大原因,过多的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是指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比如,在临床护士的工作中,护士要微笑面对病人和家属,哪怕遇上了病人的无端指责,也要控制情绪,展现出耐心的一面。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在与人接触的岗位中,其实是非常普遍的。比如销售,银行柜台人员,空乘人员,医生和护士等,都会面临较高的情绪劳动。

国的社会学家霍奇.柴尔德提出,情绪管理也会造成人精力的消耗。而且,当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自身真实的情绪差距越大时,精力消耗也就会越高。

关键的是,这一部分劳动,并不会转化为真正的“劳动成果”,也就是说,并不会在薪资收入里体现出来。

这也是很多护士,认为自己付出的要远大于收获的原因之一。

最后,Tessie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用到觉得有效的调整方法。

方法一:焦虑清单

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并进一步剖析焦虑的原因。

我这里用的是鱼骨图的方法。

在思维导图软件里,找到鱼骨图的模板。或者拿出一张A4纸,按照这个图形来画。

主干写自己焦虑的各项事情,分支就来剖析焦虑的原因。

(Tessie笔记)

写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无法改变,那么写下来发泄出来就让它过去。有些事情可以转化为行动清单,那么就写在自己的待办事项里。

方法二:设置自己的“下班时间”

虽然很多护士下班后,还要时刻等候工作群消息或者电话,甚至还有on call(随时待命)班,但必要的“下班时间”,对于疲劳的调节还是非常有用的。

我一般会把晚上10点后,设置成免打扰模式。

这个时间之后,就不再处理工作问题。(如果有重要工作必须处理,也会有电话联系)

在这段“下班时间”里,大家可以尝试切断社交网络,让自己放下手机,做些简单的锻炼,或者读书,冥想,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家务,或者和家人聊聊天。

都会是非常好的放松方式。

你工作中的疲劳来自哪里?你通常会如何调节?

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今天触“焦”吗?这5个缓解焦虑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当代年轻人工作实录:无法摆脱的疲惫感
深耕自己,拒绝自我内耗
总是感到焦虑怎么办?5个简单好方法让你远离焦虑
4个方法,教你养成大神级“反内耗”体质
听老婆的话,写写关于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