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行漫记(4)魔鬼城里玉门关

引子

7月下旬,闺女有关高考的一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的假期旅行也早早排上了日程。

这次的行程定在了青甘大环线,算是弥补了去年的遗憾。

去年已经定好的行程,因为兰州疫情的缘故,只能放弃,后来去了贵州。

贵州刚回来,那边疫情就爆发了,是一次夹缝中的旅行。

今年这个青甘线3000公里环线,是从西宁出发的,时间更长一些,安排更轻松一些。

一行人,向西而行,行程散漫,所以叫西行漫记。

这次行程也有遗憾,我们几位男士因为工作的关系,没能前去陪伴老婆孩子,空出来的名额,另找了两家补缺。

我们几个在济南的,只能在微信群里跟踪他们的行程。

群里不时有照片发来,只是少有文字,有也是催促大家出发集合之类的提示。

我曾提示旅行的人们做一些日常的记录,让我们这几个不能参加的及时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快乐,可是,能看到对外分享的,仅有闺女朋友圈一天不足一条的短视频。

好在老婆是比较用心的,每天多多少少记录了一些文字。

回到家后,她抽空就整理一下。

都半个多月了,先从后面记得清楚的地方写起,再向前推,终于一点一点写完

每日一篇,第二日分成了两支队伍,有2篇,9日一共10篇。

姜子暄对于这次西行漫记,也有一定的贡献。

今日推送第4日的。

西行漫记(4)雅丹魔鬼城+玉门关

文:工大旋姐,图:团队+网络

7月26日 

第四天的旅行开始,今日的目的地是雅丹魔鬼城+玉门关。

上车后钟导给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记住了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

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建立了联系;

月尊和尚,开凿了莫高窟。

当时月尊和尚来到鸣沙山,选择了一个洞窟进行修行,觉得这是个好的修行地,不舍得离开,与当地人商议后,在当地崖壁开始开凿洞窟,这就是莫高窟的起源。

莫高窟的修建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前后延续了1000年,现在的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参观。

王圆箓,将莫高窟的经书卖给了斯坦因。

目前这些经书存在大英博物馆(但是在网上也说王圆箓是保护莫高窟的功臣,这个有待考证)。具体莫高窟的介绍会在明天参观中详细介绍。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今天的第一站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又称敦煌魔鬼城。

魔鬼城得名可能是由于风吹过时发出令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怒吼,令人毛骨悚然。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凸起的小山包,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经风化作用,间歇性的流水冲刷,风蚀作用,形成的一种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想象出不同的形状,需要充分考验你的想象力。

敦煌雅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

  

(网络图片)

敦煌魔鬼城主要有六个景点: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孔雀、西海舰队,神龟出海,观景台。

乘坐大巴车沿园区的主干道进入景区,首先看到是在几座窑洞,据说这些窑洞是开发雅丹地质公园时工作人员的居住地,窑洞冬暖夏凉,非常宜居。

进入沙漠,几乎不见一草一木,一望无际的,是漫漫的沙海。远处的沙子上有一层黑色的砾石,这是由于在强烈的紫外线长期的照射下,使得砾石中的铁元素和锰元素凝聚在石头表面,就呈现出我们所看到的这种颜色了,讲解员说,有了这些黑色的砾石,可以保护沙海和雅丹体。

来到到了第1个景点,金狮迎宾。在这里,给我们下车10分钟拍照时间。

一下车,能够感觉到那炙热的风迎面而来,必须要做好防晒,否则真的就会被晒成鱼干。沙子很热,我穿的是凉鞋,都能感觉到沙子烫脚。

直接上图吧,大家看看是否有狮子的的造型。

第二个景点是狮身人面像,在这里,陈总买的红色丝巾成了大家的最爱,好多人都拿来摆拍了一个迎风挥舞的造型,林老师也很给力的给大家留下珍贵的记录。

后面各个景点,一般都是下车拍照10~30分钟。

第三个景点,孔雀,我们是停留了30分钟,走了100多米,近距离观察雅丹地貌真的很神奇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在沙漠中,更进一步的感受到沙漠的炙热与广博,一眼望去茫茫无际的沙天相接。

路边两根高高的雅丹柱,就是英雄门了。

这个地方渺无人烟,很久以前交通也不发达,能够来到这个地方的人,都是英雄,所以就命名为英雄门。

穿过英雄门,看到了一片排列整齐,十分壮观的雅丹群。

每一座雅丹体都呈龙岗垄岗状,南北走向,分布范围约五平方公里,恰似一座座军舰排列的整整齐齐,好似许多海舰在海上巡逻,这是我们国家的西海舰队。

2003年9月,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到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时,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说我们国家有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这儿就像是我们国家的西海舰队。于是这片雅丹体就有了个威武响亮的名字——西海舰队。这是第四个景点。

第五个景点,神龟出海。

神龟出海事后期雅丹地貌,由于断层活动的影响,使原来水平的底层一端向上翘起,形成雅丹地貌的变形体。远远眺望,似神龟昂首出海,傲视群雄。但是照片拍的角度不好,看不到神龟昂首的样子。不过真是佩服给这些景点命名的人,有的看着不是很像天马行空,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

雅丹地貌从不同的方向看,也有不同的感觉。这个神龟出海我是没有看出神龟的感觉,可能是我的观察的方向不对,亦或是我的想象力太差?

   

最后一个景点是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向后看,从可以俯瞰整个雅丹地貌,向前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与天相接,找不到东西南北,想象自己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名旅人,迷失了方向,该是何等的无助与绝望。

游览完这六大景点,我们坐景区的观光车在回到出口处,已经接近中午,在研学餐厅中美美的享受了冰镇的西瓜和和一顿美味的午餐。午餐的质量并不高,但是大家刚刚从沙漠里出来,进到凉爽的空调屋里,确实很是舒适,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午餐也是相当的美味。

午餐后,上车赶往第二个站——玉门关。

玉门关是汉长城的关隘之一。公元前116-105年,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也随之设立。许多描写边关的诗都会提到玉门关。最有名的当属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进入玉门关景区,有的地方是寸草不生,有的路边栽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烈日的灼烤下,也呈现出枯黄的颜色,缺乏生机。

玉门关景区的第1个景点是汉长城遗址,现在的汉长城高2-3米,上部厚度为0.65米。经过20个多世纪的日月侵蚀,汉长城高度和厚度仅剩下原来的1/2。

一直以来,长城被视为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屏障,实际上长城除了可以抵御境外之敌,也就内防自家人外流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可能比抵御外敌更受到重视。首先在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有了人就有了税收,有了兵源,所以古代一直是鼓励生育,汉朝有“女子年15以上至30不嫁,五算”,即缴纳5倍的人头税,这个政策要是放到现在,可以解决当前生育率低的问题。

由此,长城第一个作用是防止中原人口的外流,第二才是防止外族的入侵。

除此之外,汉朝会沿着长城修建一些补给站,所以沿着汉长城走的话,可以找到补给站,所以长城还有导向作用,这是长城的第三个作用。

经过将近20分钟的车程,到了第二个景点,大方盘城遗址,这是汉代昌安仓遗址,位于小方盘城北约10公里,因比小方盘城大,故称大方盘城。是一处储备粮秣的仓库,还有一些士兵部的衣物也是放在这个里面,昌安仓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132米,南北17米。

 

昌安仓修建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墙是用泥土和芦苇来一层一层的夯筑起来的,当时人们选择这两种材料也是种地取材,泥土和这个芦苇的粘合效果好,所以就选了这两种材料。没有经过任何的修复,经过千年的岁月侵蚀,残垣处仍有6-7米高,可见当时建筑的有多么结实。另外在墙上有三角形的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

在这里,有一棵胡杨树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胡杨,可以用三个千年来形容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到,倒而千年不朽。

据说,全世界有61%的胡杨树在中国,中国91%的胡杨在西北的新疆。在西北一路行来,见得最多的就是胡杨了,胡杨被维吾尔人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在西北这种干旱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胡杨树遍布西北的道路两侧,阻挡流沙、绿化环境、保护农田,真正像一个不退缩,不放弃的先行者。

等到10月,金黄色胡杨林更是一副绝美的图画。

最后乘车回到玉门关入口处,一行人在玉门关遗址合影留念。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沙漠,真的感觉到了沙漠的炙热,穿着凉鞋,如果沙子进入鞋里,感觉烫脚,茫茫沙漠里,真正看到了什么叫寸草不生。

从玉门关回到敦煌市区,大家约在河仓敦煌菜馆吃晚餐,这是出团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肯定要喝一杯庆祝一下,很多人都是期盼已久,早就准备好的青稞酒也终于派上了用场,点了很多当地的美食。大人和孩子都很兴奋,每个人也都讲了一段旅行感受。

有人很兴奋来到大西北,体会大西北的辽阔,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表达加入这个旅游大家庭的舒适,有人为今年高考生送上祝福,对未来高考生提出期许。

这一餐,大家放开喝,能喝白的喝白的,不能白的喝啤的,再不行就喝饮料。大家放开吃,吃焖饼,驴肉,烤串,各种当地的特色美食。

好几个老公没来,大家就视频连线,跟他们炫耀我们的大餐,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尽欢而散。

敬请期待下一篇,西行漫记(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内》〖021〗201204甘肃(1) (兰州街景、敦煌夜景、鸣沙山、月牙泉、雷音寺、雅丹魔鬼城)
此生必去一次敦煌,驾马扬沙!
醉美大西北
西北疯(散文游记
疫情之下,这座西北小城再次出圈!藏了丝绸之路千年文明,还有绝美西域风光!
寻找孤独——西行漫记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