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益二价

今天,九月三日,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70多年前,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为世界的和平而斗争而牺牲,换取了我们今天这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今天8时,尹起贺、许挺秀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深圳举行。为了营救受困于台风“白鹿”中的17名驴友,8月25日,他们在惠州白马山溯溪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也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他们同属于深圳蓝天救援队,这是一个公益组织,他俩也是公益志愿者。
 
今天,我想谈谈公益的二价,价值与代价
对于公益,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公益是个人或团队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在这里,做好事、行善举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的价值判断;行动的结果是向非特定的社会成员提供公益产品。
公益活动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公民参与精神的表征。公益活动要生产出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的公共产品。在组织公益活动时,要遵循公德、符合公意,努力形成参与者多赢共益的良好氛围。因而,公益活动至少应包含公民、公共、公德、公意和共益等五个要素。
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
 
有人说,公益无价,无价是因为其价值高,而不好定价。不但有价值,也有代价。
公益的价值在于参与者多赢共益,提供产品的获得自我肯定,也可能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肯定或一些回报,产品受让者直接获取自己的需求,往往还不需要回报。
公益的代价在于生产产品的过程,会消耗产品生产者的时间、精力、金钱,乃至生命。
除了公益的价值和代价,顺便谈谈公益的公意”。
 
周五学院的工作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我们能动18级一班的刘同学,利用暑假的时间为村里孩子提供免费的学业辅导。村委会表示感激,特地给学院寄来了一面锦旗,还有一封感谢信。信是这样说的:
“刘同学暑假期间在村组织的暑期辅导班中担任志愿者老师,开展志愿教学,在此村两委代表全体村民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村第一次免费为本村中小学生开办暑假辅导班,贵校刘同学的到来,为村里免费开办辅导班带了个好头,为今后长期开班奠定了基础,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了色彩。他充分利用……他严明的组织纪律、高度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向贵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祝愿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在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里,公益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摆在很重要的位置的。院训“正心、行信、惟新、共进”中的“正心、行信”、院风“融动能通”中的“通”字、人才培养标签中的“明道”均包含这这层意思。平日里我们也有相应的训练,比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不敢说刘同学是因为我们的培养而去做了这件事儿,但他做的这件事儿恰恰印证了我们应该做这方面的训练。
 
价值在哪里?
孩子们受益不用多说,村委认为这为将来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好的基础。刘同学通过免费辅导获得了能力的训练,也完成了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同时,学生的认可和村民的肯定也会让他获得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至于受益方,我们学院培养的学生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就获得社会的认同,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这就是刘同学公益行动的价值。
我把这条消息发到朋友圈,获得的“点赞”要远远多于朋友圈的平均数,这就是对于这次公益行动的“公意”,刘同学的这种行为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代价呢?
相比于他的同学,他牺牲了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可以用来消磨娱乐。牺牲了一定的舒适度,这就是他付出的代价。但如果以多数学生假期的时间效益来说(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将60%的暑假时间用到了手机上),刘同学付出的代价并不高,他的这一公益行为属于小代价,较高价值的公益行动。
 
周末,看看献血的间隔期到了,又去了血液中心。
来得次数多了,一切都是自然的,填单,化验,上机,很顺利。
两份血小板,混在500ml血浆里,是我今天的产品。
 
价值在哪里?
----这两份血小板,可能会帮助1-2个人延长寿命,极端情况下,也可能会挽救1-2个人的性命。这就是我的这份产品的直接价值。
----今年的第13次,总第57次,自己的献血记录在增加,“又做了一件值得做的事儿,”这是自我的肯定。这也是今天公益行动的自我价值。
----2份血小板,会有200元的交通补助,这个钱可以用来帮需要帮助的人,面对轻松筹水滴筹什么的不需要过多的犹豫,多一份淡定和从容,这也是附加的价值。
----献血促进造血功能,让你的生命体因应激性保持活力。这是对于身体的良性影响。
----我可能会在某天的课堂上,讲自己的经历,影响同学们参与,这是这次活动的潜在价值。如果是贾增光,他会把今天的行为发朋友圈,带动身边的人来献板,这个行动会产生更多附加的价值。
但我也注意到,我发过很多关于献血的朋友圈,获得点赞的数量要低于平均水平,说明对于献血这个公益行为的公意”,认可度要低一些。“献血无偿,用血有偿”,给很多人带来了误解,这中间有成本账大家不清楚,导致社会对于献血和用血“公益性”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价呢?
----会有一点点血液的成分的丧失,于我的生命没有一点的影响,所以算不上代价。
----我开车而来,需要消耗一些汽油,加上因此而不得不变换停车位花了7元钱,这是经济代价。相比我的收入而言,这点儿钱实在不那么重要。
----接近3个小时的时间。这是宝贵的,要是时间从容些,可以献更多的次数。今年比去年同期,要少了三四次,就是因为时间越来越难得。
我的这次举动也是小代价较大价值的公益行动。
 
谈谈今天的重点话题,这两名蓝天救援队员。
关于事情的过程,看看深圳蓝天救援队发的《关于惠州白马山救援任务相关情况的说明》:
8月24日晚20:08,深圳蓝天救援队接到驴友求助电话,24名驴友在惠东县白马山野外溯溪期间,于18:00前后,有一名女性驴友坠崖受伤,伤势严重并且困在溪谷中无法移动,暴雨和山洪又即将到来,需要紧急救援。
深圳蓝天救援队立即启动山野救援应急响应。由于深圳蓝天救援队于当日在惠州境内开展技能交流的活动,因就近原则,队友许挺秀(女)、尹起贺、雨寒(ID)、阿彭(ID)启动应急响应,自愿前往事发地白马山搜救,并于当晚22:38抵达山脚集结地与求助人同行驴友汇合,00:10成功找到求助人,开始实施营救撤离。与此同时,考虑到台风影响及天气恶化的可能,于24日23:50,深圳蓝天救援队启动第二梯队队员优优良(ID)、小路(ID)、稻草人(ID)3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及补给物资前往白马山进行支援。
经过深圳蓝天救援队、惠州蓝天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惠州公益救援队及惠州当地消防、120、村民向导等救援力量连夜冒雨施救下,受伤驴友于25日09:57被安全撤离下山,救援队伍保障其他受困驴友陆续下山,至25日17:00所有被困驴友安全出山。
深圳蓝天救援队的2名队友许挺秀(女)、尹起贺,在掩护最后一批16名受困驴友撤离时,突遇溪水暴涨无法直接下山,为紧急避险而与大部队脱离,失联至今。
发现2名队友失联后,深圳蓝天救援队启动进一步应急响应机制,同时第一时间报警寻求政府援助,并协调更多救援队伍前往搜救,尽最大努力寻找队友。同时成立相关小组进行相关工作,通知及劝慰失联队员亲属,并防止不实信息给救援人员和救援队伍造成伤害。
8月26日中午12点,蓝天救援搜救队员找到一名失联队友许挺秀(女),后经法医确认已不幸牺牲,得知此情况后,蓝天救援启动相关善后工作。
截止目前,现场有包括深圳蓝天救援队、惠州蓝天救援队、中山蓝天救援队、珠海蓝天救援、深圳应急管理局、深圳森林消防、深汕合作区消防、深圳公益救援队,广东995公益救援队以及当地救援力量近百余人,在全力搜救另一名失联队友尹起贺,于8月27日中午12:26分,深圳蓝天救援队前方队友汇报已找到,经现场确认,已不幸牺牲。
逝者已逝,生者奋发。尊重英雄,关爱家属。在此恳请社会各界,勿造谣、传谣,勿给英雄的救援队员及其家庭造成不良影响及更多的伤害。在此,我们向英雄的家属们表示深切地关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深圳蓝天救援队
2019年8月27日13:00
 
最初看到这条消息是从“呦呦鹿鸣”公众号,他的“深圳英雄”这篇,推荐大家看看。后续我写的内容,借用了鹿鸣君和网上的一些资料。

深圳蓝天救援队,是一个公益组织。现在有140人左右,救助是免费的,装备是队员自带,费用也是自己出,没有捐赠,也没有政府补助。
参与救援需要与相对自由的时间,还要有财务相对自由,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就做不到。但有钱有时间的人多了去了,参与蓝天救援队等类似组织的人并不多,这是是稀缺资源,是重要的社会救助力量,需要保护其积极性。
事后的一些声音让人不快。一说很多蓝天救援队员自身救援经验欠缺而导致救援出现伤亡,而后续报道中了解到两位英雄共参与200余次救援,不可谓经验不丰富,只是面对天灾,人真的很无力的。一说有些志愿者是为了显示存在感而加入,这就更不值得一驳了。所以如此种种言论,当从网上消失,莫带乱了“公意”。
 
蓝天救援的价值在哪里?
----政府救援体系的有效补充。
----社会公益力量的展示平台。
有人说,这不是政府的责任吗?政府是该担责,但中国历来有社会互助的传统,社会互助能有效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因而是有价值的存在。什么事儿都交给政府,社会运行成本会增加,而且社会将归于更加冷漠。
这次救援活动的价值不必多说,所有的驴友都得救了。“如果没有他俩,那17名驴友是没法下山的,如果没有他们留在最后给大家做保护,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安全扯出来。”
象这样的救援,每年深圳蓝天救援队要承担很多次。他们有个愿景:“让深圳成为户外运动意外事故死亡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代价呢?
----付出了尹启贺、许廷秀两名蓝天救援队员的生命。
这次公益行动,价值是巨大的,代价也是沉重的。这也是深圳蓝天救援队首次有队员牺牲。
 
队员们义无反顾地参与蓝天救援队,他们追求的价值在哪里?
----实现自我肯定。
在尹启贺2014年的笔记本上,写的是:
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戏比天大,命比天大。
在短暂的一生中,我能做什么,我为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应该做吗?那个蓝色的梦还在。我还是我,我是尹贺,我是个高素质的人,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局限在看似唯一的目标上,取得最优效果。抓住机遇,考验自己,挑战自己。认真体验自然与社会,及早发现人生规律。
不为自己而活,超出我们常人的思维,但就是他存在的价值,他做到了,就实现了自我的肯定。他用生命实现了自我的肯定。
 
代价呢?
经济的代价。
蓝天救援队完全是“体制外生存”。除了队员自己购买的救援险,队员遇到伤亡之后没有其他经济帮扶。
在帮助尹起贺整理遗物时,蓝天救援队队友池翔发现,尹起贺的个人生活“一塌糊涂”,家里除了装备就是装备,电器只有一个烧水壶是好的,所有的灯都坏了,没有一个亮的,“他赚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公益上,让自己过得那么糟,却把事做的那么好。真不知道他怎么生活过来的,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尹起贺的世界里,除了工作,就是救援,再无其他。
尹启
 
时间的代价。
尹起贺自救援队2013年成立起即自带装备加入,累计已经服务了一万小时,算了一下,按每天24小时计算,年均70天。许挺秀生前曾任队长助理,负责救援队秘书部、培训、救援等,加入救援队一年多,服务时间六百多小时。600小时,也有25天时间。 
许挺秀
我参与没有危险的无偿献血,这两年每年20次,每次按3小时计算,不过60小时,加上宣传志愿服务(包括写这篇文章)等活动,再增加60小时,每年5天时间,与他们比相去甚远!
这些数字不算不知道,算起来更知道英雄的伟大!
 
生命的代价。
入这一行,他们不会不知道危险的存在。200多次救援,经过的风浪比我们见过的都多,生与死的考验不会没体验过。
为此,他们做了积极的准备,尹起贺一直潜心专业技能的学习,获得了很多的专业资质,包括PADI 开放水域潜水员(OW)、PADI 进阶开放水域潜水(AOW)、PADI救援潜水员、120初级救护员、国家紧急救助员等。许挺秀2018年成为深圳蓝天救援队一名正式队员,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各类演练、活动保障、医疗普培等活动,参加队内各类培训及学习两百多个小时。
学习这些技能,既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生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才是大英雄。
在多数的文章和评论中,人们称他们俩为“英雄”,这就是“公意”了。
 
校报有一篇写我的文章,用的题目是“醉心公益,成己达人”。
在我的心目中,公益就是成己达人的事儿。
公益有价值,公益有代价,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参与公益,可以有多种选择,量力而行。
尹启贺、许挺秀选择做蓝天志愿者,他们有时间,有钱,更因为有勇气。
我没有勇气和时间去做蓝天志愿者,我选择了无偿献血,在这个领域,我选择捐献血小板,效率可以比献全血提升12倍,这是我认为适合我的公益方式。贾增光选择献血的同时发朋友圈,我则利用课堂传递公益知识和公益精神,也是各自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公益宣传方式。
刘同学假期有闲暇时间,有知识储备,选择做志愿辅导老师,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也是适合他的公益方式。
身边的很多志愿者,有的走进公园捡拾垃圾,有的走进小区宣传指导垃圾分类,有的走上街头维持公共交通………也是适合自己他们的公益方式。
我们每个人,为着这世界更美好做一些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儿,也是适合自己的公益方式。
 
公益的方式千万种,总有一样适合你。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立即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见,梅州蓝天救援队
小马哥,再给我一个微笑好吗 || 兰若雪
涪陵蓝天救援队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
公益的青春最美丽,年轻志愿者在热闹的夫子庙引导市民喜庆观灯
蓝天、公羊、蓝豹、曙光救援队,资金来源、组织形式揭秘
朱建勋:在战“疫”中永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