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顾丨中式营造记录山西汾城镇文物古建筑群
userphoto

2022.08.22 山西

关注

汾城镇地处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由古城迁于此,名为太平县,由于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二万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

古镇旧街区

古巷

民居,主要为为文庙东北侧的五氏知府宅第和城隍庙东侧李氏民宅。王氏知府宅第为明万历年间的建筑(公元1573——1620年)。该院落为一进四合院式结构,正房坐西向东,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式建筑;与正房相对的西面为一间悬山顶式的垂花门楼,南北为面阔三间前檐硬山顶式建筑。城隍庙东侧民居建筑年代不详,但从建筑风格上判断为清代建筑无疑。现存一进院落,坐北向南,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顶式建筑。

宅门

胡同宅门

旧街区

汾城古建筑群现存主要代表建筑有, 城隍庙位于镇之西北(古太平县城西北),创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636年),现存建筑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所建。庙内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厢房、配殿等均保存完好。

城隍庙前街

城隍庙前街

城隍庙门头

走近城隍庙的正门,两尊石狮子东西相向而守。仰视门楼,四柱三楼木构牌楼式,重檐歇山,虽豪华但不失其灵巧,木雕工艺叹为观止。“城隍庙”三个字苍劲端庄,使行者不得不驻足而生敬畏之意。其上书“显佑伯”,表明此庙中所奉供者乃是县级城隍神。其下雕楼花纹中雕花拼字“云龙祠”,反映了城神已司风调雨顺之职,环顾东西两牌坊,东曰监察坊,西曰翊镇坊,明白白地告诉人们:城隍的作用概而言之有二,一是战争年代作为城市的保护神,二是承平之时作为监察神,以道德观念约束人们。隔路相对正门的彩壁中间团形麒麟,威猛异常。彩壁上那副对联“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通俗的道出了天地造化无穷的朴素哲理。影壁两侧,竖立着一对石旗杆,上书“代天宣化护国庇民,兮帝承权彰善瘅恶”。在这无声的环境中,似隐约听到那忠孝节义、纲常伦理之类的说教。人尚未进入庙内,已置身于城隍的教育之中了。城隍就是城墙和护城河。对城隍神灵的崇拜始于民间,唐以前文字记载很少。它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更高要求的反映,随着人类历史的波澜涌进,丰富多采的生活使人们赋予城隍自然属性之外更多的职能。城隍俨然是冥间的行政长官,加之于主管生人亡灵、水旱疾疫、赏善罚恶、子嗣功名等等的社会功能,官员们也利用城隍信仰导民治民、谋事成事。

宋时,城隍被国家规定为祭祀的神灵。以至于发展到由与社稷神的平起平坐,进而成为当地神灵世界的行政首脑。明代对城隍的祭祀特别重视,洪武二年正月,在全国按王公候伯的爵位大封城隍,各府城隍为“威灵公”,正二品,州级为“灵祐侯”,正三品,县级为“显祐伯”,正四品,比阳间的县令还要高三品。

古太平城隍庙正式建造于这一时期。城隍庙内的主要建筑由大殿、钟楼、鼓楼、献殿、东西庑和戏台组成。院中数棵千年古柏郁郁葱葱,使掩映下的古庙显得庄严肃穆。五间城隍大殿面南而建,七间坡厦紧贴前檐顺势而承,七檀无廊殿堂雄伟壮阔,在一东一西两层高的钟鼓楼的捍卫下,愈显得神圣不可侵犯。而用以祭祀城隍的献亭,琉璃瓦罩顶,正脊,垂脊,戗脊完整,下部由通栏雀替和板枋连四柱为一体,斗拱四铺作,八角形藻井施以精美彩绘。整体建筑稳健优美,舒展大方。

献亭,是每逢城隍祭日,善男信女祭祀时摆放供品焚香礼拜的地方,至今,仍存有清道光十八年的石质长条供几,置放在它东边百米之外。城隍庙内最有特色的建筑要数戏台。戏台与庙门相隔一米多,座南向北而建,是一个“过路式戏台”,不搭板时,中间的通道可以过往人群,而一搭上台版,一场供奉城隍的大戏就要上演了。尽管城隍神对戏的评论人们不得而知,但着实热闹的都是些凡夫俗子。

细部

大殿内部

大殿内部

大殿内部

透过戏台的木瓦砖石,能够看到元、明、清穿越时空的动感。从戏台后半部主建筑的用料,那大块的石料根基,粗大简洁的木料构架,都体现了元代从蒙古草原带来的那种粗旷的壮美,在戏台的前半部分,其建筑中的石雕木刻工艺细腻,反映了明清建筑的特点。房檐下横木雕上的富贵牡丹,丰满庄重;中间雕刻的福(蝙蝠)、禄(鹿)、寿(老寿星)三星高照,形象生动。还有那细密实排的九硒斗拱组成的六出毬纹画板,更是精巧绝伦。整座戏台,繁复瑰丽,不同凡响。

看戏的处所,当然就与城隍庙共处一院。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男女有别也在看戏时得以反映。戏台下院子里的地面上,至今还能看到有分布均匀的青石块,上面凿有规则的圆坑。每当看戏之时,则立桩拉绳将男女分坐两边,中间的过道是服务者的范围。

看着这城隍庙内错落有致的古建筑,仿佛那集元明清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戏台上,正在演戏以教化;神职人员在东西庑房中,给人解释什么;通栏雀和板坊连四柱的献台香火正盛,善男信女虔诚地祈求邀福远祸,求赏避罚;暮鼓晨钟适时击响,给大庙平添几分神秘幽静;无论是大殿重脊上一泻而下的叼檐黄龙,还是古戏台上精雕细刻的九踩斗拱,都使人在领略花鸟怪兽、仙人彩马、鱼龙变化的诸般木雕石刻琉璃艺术之际,想像到当时的人们对城隍是多么地敬仰虔诚!汾城城隍庙虽然失去了昔日香烟缭绕繁华热闹的场景,但它那完整的建筑群和棵棵环抱不拢的参天古柏,仍然散发着它历史的火花,那富丽华彩的戏台,虽然久不唱戏了,但当人们站在台下,仍会感到丝竹雅韵,清音可人,绕耳不绝,这恐怕就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的一种心灵共鸣吧!

汾城文庙位于镇之西北(古太平县城西北),城隍庙之东南。汾城文庙创建于唐代,元至元二十年(1275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及明代重修,现存均为明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文庙大门为花岗石结构,门额上方刻有三个大字:棂星门,两旁的石柱上各缠绕着一条巨龙,大门左侧一块石碑,石刻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文化、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当然也是表示对文圣孔子的尊重。

大成门内古柏参天,清雅宜人,院中央是泮池,上有状元桥。传说,凡参加县试的秀才,在状元桥上走一趟,等到了大比之年,就会金榜题名。因而,留下了“状元桥上走一走,金榜题名占鳌头”的俗语。

进入文庙大成殿后的碑廊内,有价值的碑刻很多,本人不懂书法,只拍下书法价值极高的文徵明的两通碑刻和“为官十戒”、“持己十箴”两通碑刻的碑文。

大成门,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故又称戟门。“大成”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者”一语。为表示对圣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平日均以两腋出入。

文徵明石刻题记石碑

文徵明碑刻

为官十戒是:勿慢君子,勿近小人,勿易言语,勿好财名,勿听谗言,勿滥徭刑,勿嗜旨酒,勿尚浮羸,无作无益,无图幸成。持己十箴是:如山之重,如水之清,如松之劲,如兰之馨,如玉之润,如金之精,如刃之利,如衡之平,如矢之直,如鉴之明。这“为官十戒”和“持己十箴”虽是古人所言,但是对于今人来说,也依然是金玉良言,可当做人生的座右铭。

戟门(大成门)另一侧

回望戟门(大成门)

大成殿

大成殿

大成殿

大成殿

大成殿室内

大成殿梁架结构

大成殿梁柱

大成殿梁架结构

大成殿梁架结构

大成殿内

大成殿室内柱头

大成殿檐头

大成殿檐下

文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影壁、棂星门、大成殿、藏经楼,两侧围廊,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七踩单翘双昂,前檐格扇门窗。大成殿内,当年的泥塑早已不存,墙上镶嵌着一块嘉庆癸酉“崇圣祠东围墙棂星门西月墙重修碑记”的完整嵌石,再一次证明了大成殿的历史。

图片右侧高台是藏经楼于1996年彻底倒塌,仅剩下台基。

汾城镇 社稷庙位于镇之西南(古太平县城西南),创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嘉庆、道光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大殿、钟鼓楼等。

社稷庙

社稷庙殿前区域

社稷庙内

汾城镇 洪济桥位于镇之西南(古太平县城西南),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年),清乾隆年间将廊桥木柱易为石柱,民国九年修缮。桥为东西向石砌单券单孔,桥面上设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式廊房。

洪济桥

洪济桥

洪济桥内部区域

洪济桥

洪济桥外部区域

汾城镇古商铺有三座,分别位于镇中古街和洪济桥东。古街中的两座商铺紧紧相连,坐东向西,南侧商铺面阔五间二层,为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遗构。北侧商铺为面阔三间二层的药铺,名为“世德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二层直棂窗、梁架结构均保存完好,洪济桥东商铺为面阔五间二层,建筑年代不详,但为清代遗构无疑。尤其是其一、二的门窗仍保存完整。

老街商铺

老街区

街心鼓楼

鼓楼修缮记录

街心鼓楼内部

上图为鼓楼

汾城镇县衙大堂位于镇之东南(古太平县城东南),创建于唐,原为鄂公帅府,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毁于大地震,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

县衙大堂

汾城镇城墙为创建年代不详,西城墙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重筑,现存城墙约1000米,高7.4米,宽5米。

古道

废弃的旧城门

远望旧城遗址与洪济桥

汾城镇学前塔,创建年代不详,但从建筑风格上分析为明清砖塔无疑。塔平面八边空心,九层,高21.5米。

学前塔外部区域

学前塔

学前塔附属建筑

学前塔东望鼓楼

旧城东门

旧城东门古道

中式营造2016年夏季记录汾城古建筑, 汾城古镇文物建筑相对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古建筑群汾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046)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珍贵的汾城丨99%的襄汾人不知道!
穷游记之山西:幸好,在你还本色的时候我来了—汾城古建群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6
商业建筑 著名商号 名人故居 襄汾汾城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