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零基础如何学杨氏太极拳? 练好杨氏太极拳的7阶10要领

练好杨氏太极拳

7个阶段和10大要领


学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学习杨式太极拳大致可分成七个阶段,在练习中,掌握太极拳的练习技巧。

第一段:基础段

盘架子,以“运动如抽丝”为目标,基本做到松、稳、慢、匀。

第二段: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做到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运行一致。套路姿势基本可以做到“以意引气,以气引导身形”,动作自然,不勉强(不能单纯追求外形,否则不仅不利内功增长,还可能伤害身体)。

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要求内外、上下等周身一致,老年人通过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

第三段:上下相随

拳架的每招每式都能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内气舒畅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不僵滞;动静皆宜,以静待动,动一处无处不动,静一处无处不静;练拳过程如形云流水,上下身动作协调一致,运动的方式松软圆活,做到不用强力。

第四段:拆架子

对太极拳套路,能在掌握要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拳架套路每个姿势的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环节,能够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套路;套路虽变,姿势与姿势之间仍能衔接紧凑,内气运行流畅。此时已有相当功力,照此坚持练习将不断充盈内气,功力渐强。

第五段:拆手

练拳姿势手为先,内气舒畅需身形和手势密切配合。练习套路和推手可以做到身形和手势灵活变换、手无定向身无形。并符合太极拳的练习原则。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如今经常会被用作武术比赛中,运用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技法,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对方。

第六段:练功时能将神、意、气集中于一点

并体现在每一个姿势上;能够克服拙力而发挥内劲的威力;能够运用轻灵多变的手法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克敌制胜,并可达到“妙处全凭能借力,得来全不费工夫”和“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第七段:入化境

练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达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神奇颠峰。此时,无论练功搭手,神、意、气运用自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随机应变,无往而不胜”。

即指工夫高深者推手胜人看不出多大动作,招势越化越小以致给人感觉外形动作消失,其自身则感到轻灵通畅。

  练习杨氏太极拳10个要领


杨氏太极拳的历史发展非常悠久,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时常练习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

1.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 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 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4.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5.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6.用意不用力

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

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 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7.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8.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形与神合一,即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

9.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10.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外动内静,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总结:学练太极拳,我们从一招一式的拳架子学起,渐渐累积起来,融会贯通,再从架子中渐渐体会内意内劲,把握内意内劲的技巧后渐渐要让内意统配肢体,意念一动身体便自然作出反应,最后连意念也无需动了,舍已随人,这就是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鸟雀难以飞的神妙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4大阶段及4大要素 (转载)
太极拳要领详述——彭安宁 彭谷洋
太极拳要领详述(彭安宁、彭谷洋)
练习陈氏太极拳要注意十大要领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转)
怎样练好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