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岁爷爷,早餐吃得很特别,无长寿秘诀,99岁仍能逛街拾柴

几天前,我们百岁老人寻访小组,在山东日照莒县,拜访了这样一位有些特别的长寿老人。

“快上屋里吧,屋里有风扇,外边天热。你看,我这不是给他弄了把大椅子,放了床根前,没事就坐在椅子上。去年的时候,还能到街上到处走走,喃今年站不起来了,只能坐椅子上了。”百岁老人的大儿子于福祥,一边客气地让我们进屋,一边介绍着父亲的现状。百岁老人坐在椅子上,见到我们这些陌生人的到来,双手下意识地按住椅子把手,紧绷着牙关,努力地想让自己的身体站起来,以迎接我们的到来。

百岁爷爷于世恩在听收音机

“老爷爷,恁别起来了,就坐在这里吧,别累着自己啊。”我们示意让百岁老人坐下,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苦笑了一下。“哎气,这身子不治(不行)了,上年含(还)走地呜呜(莒县方言:形容身体好,走路快,有风声)地,这么(现在)站不起来了。”百岁老人不好意思地回应着,又坐回到了椅子上,双手仍然支撑在椅子两侧,似乎还想用点力气站起来。

百岁爷爷的家里有一棵大树

这位百岁爷爷,名叫于世恩,生于1921年,今年正好100岁。几天前,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街道东杨家庄子村,一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家院里,见到了这位百岁爷爷。“你别看俺大大(莒县方言:父亲)这样,可能吃了,一天两顿饭,一顿能吃一个半饽饽,还得吃一碗菜。比我吃得还多。”老人的儿子于福祥说,父亲现在年龄大了,主要就是靠着这点饭支撑着,所以想吃什么,就给老人做什么。

百岁爷爷平时就这样坐在床前的椅子上

“俺大大(父亲)弟兄仨,一个大爷,一个三叔,还有四个姑。俺大爷没有了,三叔也没有三年了。四个姑也都没有了,现在就剩下他自己了。”于福祥介绍,自家门里(家族),老人活得年龄都不小,大爷活到了80多岁,三叔活到了84岁,大姑活到了96岁,二姑是88岁时没有了,三姑没有的时候是90岁,四姑活到了82岁。

百岁爷爷坐在椅子上

“俺爷爷那可了不得,他看书识字的,在旧社会,上大连考医生,考第二名,拿着文凭在大连坐船都不用花钱。不过,他40来岁就去世了。”于福祥说,爷爷是个有文化,有头脑的人,后来在连云港做生意,把家底赔了个精光,自己感觉不行(丢人,或者失意)了,一顿窝囊使了(去世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事,应该也能活大年纪,他那个几兄弟都活到了八九十岁呢。

百岁爷爷坐在屋里

据于福祥介绍,自己的奶奶也是活到90多岁才没有的。从百岁老人的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的年龄来看,除了老人的父亲,因为做生意失败,过早去世外,其他人都活得年龄比较大,这说明老人的家族是有长寿基因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之所以能够长寿,除了要有家族遗传基因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很重要的。要不然,百岁爷爷的父亲,怎么会因为生意失败而早逝呢?

儿孙们为百岁老人买的各种白酒

“俺大大(父亲)性格好,没脾气,是个人就帮,要不在俺庄来赚了个'老好人’的名声。出去这个门,没一个人说他孬地。为人老实、实在,在左近两庄那可是出了名地。”于福祥说,父亲曾经在生产队时代,当过很多年的生产队长。按说当生产队长是管理别人的,安排队员干活的,但是父亲当队长的时候,却反过来了,都是队员安排他,指使他干这干那。这足以说明,老人的脾气和性格有多好了。

百岁爷爷家里堆放的白酒瓶子

“早以来(以前),俺有个远门的锅锅(哥哥),现在没有了。他打小就没有爷(父亲)了,吃不上穿不上地,那一家子也一个锅锅(哥哥),也是没有爷(父亲),光剩下个老娘了,都很可怜人,俺大大(父亲)就拉拔(帮助)他们做鞭炮,挣了钱就分给他们一份。”于福祥介绍,那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是当地出了名的老“鞭炮”,是做“烟花”的高手,曾经还去过北京当过“烟花”师傅呢。

百岁爷爷于世恩

百岁爷爷于世恩,脾气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村里老少皆知的“老好人”。他除了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家里生活困难的村民,在其它方面,比如给人看个门、帮助人家干点农活、给人家一点好吃的,村里谁家有事,互相照应一下等等,他都是随叫随到。不过,提起这些他帮助别人的事,百岁爷爷都忘记了。但是,他还清楚地记着,在他最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是谁给他一个煎饼吃,是谁帮他推过车子。

百岁爷爷的烟丝盆

“俺大大(父亲),年幼的时候,出过不少伕子,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打台儿庄,他都去了。后来,还出伕子修(莒县)青峰岭水库了。”于福祥介绍,父亲这个人,如果用俗气的说法,就是吃苦受累的料。他脾气好,干活也实在,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喜欢他。所以,很多出力的活,都少不了他的份。但是,在他的记忆中,关于曾经出过的力,受过的苦,父亲从来都在意过,也没说过埋怨人、抱怨人的话,也不骂人,不说脏话。

百岁爷爷的饭菜和茶缸

百岁爷爷于世恩,有四个孩子,老伴在69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老大是儿子,今年74岁,老二也是儿子,今年70岁。老三是女儿,今年68岁,老四也是女儿,今年66岁。“我是老大,俺弟弟的媳妇没有了,现在我和俺两个妹妹,轮流照顾着俺大大(父亲),一家子一个星期。”于福祥介绍,作为老大哥,照顾父亲的事应该多付出一点,他和两个妹妹说,天气不好、逢年过节的时候,妹妹们就不用来照顾了,因为他就住在父亲家前边,照顾起来比较方便。

儿子为父亲卷烟

“俺大大(父亲)一天吃两顿,第一顿饭是早上八点左右,第二顿饭是下午两点半。早上吃一个洋柿子加两个鸡蛋,还得吃一个半饽饽(馒头),下午吃一碗青菜,也是吃一个半饽饽。”于福祥说,父亲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要吃这些东西。早上,吃西红柿鸡蛋汤,做法是一个西红柿加上两个鸡蛋,还得加上一点虾皮。下午吃的青菜,就是平常的应季蔬菜,茄子、豆角、黄瓜、萝卜、豆腐等。做法是,炒菜的时候要多放花生油,还得多放猪肉,盐也得多放。

百岁爷爷点烟

“俺平时都得给他单独做饭,他吃菜咸,吃油、吃肉多,你放少了还不行,俺大大(父亲)就说没有味道,你说怎么治(怎么办)?就得依着他,不能难为(让父亲受靠)着他。”于福祥介绍,父亲的这种饮食习惯,按照医生建议的话,那应该少吃油,少吃盐,少吃肉,多吃蔬菜,但是炒菜的时候,如果花生油放少了,肉放少了,父亲就说没味道,不吃了。

百岁爷爷在抽烟

“许(吸)烟,哈(喝)酒,哈(喝)茶。就是不大吃糖。”于福祥说,父亲从年幼的时候就抽烟、喝酒、喝茶,这个习惯是改变不了了。每天吃饭的时候,他就会为父亲倒上一小杯白酒,一天大约让父亲喝一两白酒,还得是高度白酒,那些低度的酒他还不大愿意喝。如果让父亲自己倒的话,他自己会倒上一茶碗,约有二两。所以,现在控制父亲喝酒,一天只能他喝一两左右。

百岁爷爷抽烟时的情景

“这个抽烟也很厉害,这口不离那口,还得是老旱烟。一个月得吃二斤烟沫。没事就自己在那抽烟。”于福祥告诉我们,父亲有时会咳嗽,就控制着他抽烟,但是人年纪大了,就和小孩一样,你在跟前的时候,他不抽烟,你要是一不在身边了,他就偷偷地在那里抽烟。抽完了烟,就泡茶喝。一般就是喝日照绿茶,还有红茶,还得泡浓茶喝。

百岁爷爷拾来的柴火

喝浓茶、抽旱烟,喝白酒,百岁爷爷的这些生活习惯,实在是不符合养生常识。老人的儿子于福祥说,父亲没文化,他上哪里懂得什么养生知识,也不知道什么是长寿经验,在他看来,怎么也总结不出什么长寿经验,更没有养生方法,反正就是从来没有在意过养生保健,吃的、喝的,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与常人无异。也从来不吃保健品,更不锻炼身体。

百岁爷爷家有棵水果树

“我自己觉得,也不一定对,俺大大(父亲)活这么大年龄,可能是与他年幼的时候受靠(生活不好)有关。他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没有大鱼大肉的,捞不着好吃的,吃饭也没个油水,把那个身体上的罪(习惯了没油水的生活)靠去了,现在吃点鱼肉的,没有关系了。”于福祥介绍,在生活上,父亲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管做什么都很有数(有度),再好的饭菜,再好的酒,再好的烟,再好的茶,他该吃多少就吃多少,从不过量。

百岁爷爷在屋里抽烟

“我琢磨着,那些年幼的时候受吃苦受罪的,吃得不好的,脾气好的,干活多的,儿女孝顺的,都活大年纪。”于福祥介绍,自己远门的一个大哥,从小就没有父亲了,也是很老实,吃不好,喝不好的,也活到了90多岁。如今,百岁爷爷的儿孙,都非常孝顺,时常看望他,孙子还给爷爷买了一部收音机,让爷爷听听时事新闻,听听说书唱戏的节目。

百岁爷爷家这棵香椿树,现在已经开花结果了

“去年的时候,俺大大还上街到处溜达逛街呢,前几年还能步行去赶集,他就是爱干活,没事就拾柴火,你看墙根那一堆柴火,不让他拾,他还不愿意。”于福祥说,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就是勤劳,老实,善良,感恩。干了一辈子活,老实了一辈子,善良了一辈子,至今还惦记着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就从感恩这一点来说,着实让人佩服。怪不得,老人常说,老实人有福,吃亏是福。

(图文/明之)【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敬请关注《新图视野》,并提供采访拍摄线索。打开平凡视界,感受百味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位百岁老人,饮食嗜好相同,生活习惯60年不变,看长寿秘诀是啥
百岁老人长啥样?看这10位长寿爷爷,他们都有啥共同特征
9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经”:有啥吃啥,越简单越好,不过度养生
85岁老者5年访120位百岁老人 得出三大长寿秘诀
一封邀请信
十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