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女收养狼王遗孤,历经万难又将它放生:比活着更重要的,是自由

文/源说情感

2010年春,美女画家李微漪来到若尔盖草原写生。

过程中,她听当地人说有一匹狼王被人打死,母狼也因此殉情。

剩下的几只狼崽也是死的死,活的活,危在旦夕。

李微漪深受触动,不惜深入草原的核心区,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找到了一匹幸存的狼崽。

她学着母狼的声音呼唤着,原本战战兢兢的小狼崽精神一震,颤颤巍巍地走到了李微漪身前。

她一把将小狼崽抱起,脑子里不断回荡着这个小家伙所经历的生离死别。

看着小狼崽乖顺的模样,一股怜悯之情瞬间在李微漪的心里升腾开来。

她想为小狼崽做点什么,可她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没想太多,至少别把它留在这里,重蹈它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们的覆辙。

所以,她将小狼崽带回了自己所在的城市生活。

一位美女画家与一匹狼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01.朝夕相处的生活

回到成都后,李微漪最先想到的,是给小狼崽打疫苗。

在她看来,既然选择要养,那就要做到无微不至。

朋友亦风问她:“你真的想好了?这可是一匹狼啊,不是宠物。”

李微漪回答说:“没想好,但我不能见死不救。”

管它是一条狗还是一匹狼,先让它活下去再说。

为此,她还特地给小狼崽取了一个名字——格林。

这个名字似乎预示着,她要书写一段人与狼之间朝夕相处的“格林童话”。

为了让格林健康成长,李微漪在它的食谱里下足了功夫。

什么奶片、生肉,顿顿都不能缺。

可是,格林的好生活引来了宠物犬“狐狸”的强烈不满。

因为它长这么大,除了狗粮以外,连肉的味道都很少闻到。

每当一狗一狼同框的时候,狐狸都会不停地凶格林,以此宣泄内心的情绪。

面对狐狸的挑衅,格林不仅没有生气、反抗,反倒一副顺从、惧怕的模样。

亦风哭笑不得地吐槽道:“你是一匹狼啊,你怎么可以怕它?”

别看格林这么乖巧,但平时也是调皮到让人崩溃。

每次带它去小区的公园遛弯,它要么跑得不见踪影,要么一头扎进河里。

在家里,格林也丝毫不逊于哈士奇,妥妥地“拆家小能手”。

有时它会尿在电脑上,会撞倒一些家具。

最让李微漪两人感到头疼的是,格林特别爱咬断电线。

她心里清楚,给格林解释这些东西不能咬还是过于抽象,它记不住。

所以,她干脆在电线上涂满芥末辣椒,让格林长点教训。

事实证明,李微漪的做法的确可行。

格林在尝到芥末辣椒的滋味后,整个“狼”瞬间不好了。

它嘴里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上蹿下跳的东躲西藏,看得出来,这东西把它折磨得不轻。

以后,格林只要一看到电线,心里就会瞬间发毛,出于本能地躲开。

两人、一狼、一狗,就这样同处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又彼此“斗智斗勇”地生活着。

02.无法消磨的天性

格林特别爱看电视,特别是有关于同类的纪录片。

如果李微漪两人不让它看这些,它还会生气,用假咬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

甚至,在李微漪的教导下,它能自己开电视,还能用牙齿操作遥控器换台。

我想,它能学会这些,全得益于它与生俱来的超强模仿力。

有些东西,是无论身处在任何环境都无法被消磨殆尽的。

有一次,格林看到电视里的同类正在捕鱼。

它二话不说,照葫芦画瓢般地在小区的河里狩猎,并将猎物带回家里。

还有一次,电视里的一只同类死去,另一只同类在一旁哀鸣。

格林被眼前的一幕感染,也开始对着电视发出“嗷嗷”的叫声。

奇怪的是,只要格林一看到这种场景,内心的悲伤就会久久不能平复。

一到晚上,它就会半蹲在窗前,发出无比凄厉的“惨叫声”。

每到这个时候,李微漪和亦风总能在格林的背影中读出孤独的落寞,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他们明白,格林虽然是被圈养的狼,但它骨子里就像其它狼一样,渴望捕猎,渴望自由,渴望与同类群居。

所以,李微漪心中隐隐有了将格林放生的想法。

但每次看到格林在自己怀里乖巧、撒欢的模样,她心里又会出现深深的不舍。

直到有一次,格林趁着他们不在家,自己跑了出去。

等李微漪找到它的时候,她和亦风亲眼看见,毫无头绪的它差点被车撞死。

此刻,李微漪才真正明白,格林渴望自由的心有多么强烈,与车水马龙的城市有多么格格不入。

她有想过把格林送进动物园,但那样只能加重对格林自由的禁锢。

出于尊重格林天性的想法,李微漪索性决定,将格林送往它出生的那片土地。

还它自由,还它野性,还它该有的生活方式。

03.情同母子的人与狼

和人类生活几个月,格林身上的狼性已经所剩无几。

为了让它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活,李微漪和亦风并没有扔下它就走。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他们与格林之间早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感情。

在李微漪眼里,格林就像自己的儿子,而在格林眼里,她也恰好是自己的妈妈。

他们在一处藏獒厂落脚,每天引导和帮助格林狩猎,培养它的生存技能。

李微漪知道,狼是群居动物,他们的任务不光是训练格林,还要帮格林找到同伴。

只有如此,她才能放心地让格林离开自己,回归自然。

所以,放生格林,是一场持久且充满危险的“战役”。

渐渐地,格林的速度越来越迅猛,身姿也越来越挺拔。

可反观李微漪,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很快就病倒在床上。

看着屋子里妈妈的虚弱模样,屋外的格林显得异常担忧。

它哼哼唧唧地踱步徘徊,时不时地扒在窗户上查看妈妈的状态。

没一会儿,它转头在地里刨出一只野兔,那是它狩猎之后亲自埋下的。

然后,它叼着野兔扔进妈妈所在的屋子里,眼里充满着期待。

在它看来,妈妈之所以这么虚弱,是因为她饿了。

所以,只要自己找来吃的,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继续陪自己嬉戏,陪自己捕猎。

李微漪明白格林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对格林的反应感到惊诧、感动。

从那一刻起,她才真正体会到“万物皆有灵”的含义。

可是没办法,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不得不暂时放下格林,回到成都治病。

好在,藏獒厂的朋友愿意帮忙照看格林,她和亦风这才放心地离开。

妈妈不在的日子里,格林每天都会蹲在大路旁望眼欲穿。

如果狼会像人那样哭泣,我相信在李微漪离开的这些日子里,格林每天都是以泪洗面。

04.来自“母亲”的良苦用心

15天过后,李微漪和亦风回来了。

这对“阔别已久”的“母子”,再次相见时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原本呆滞的格林,此时变得异常活泼,再看李微漪,一脸宠溺地任格林在怀里撒欢。

可还没高兴多久,格林的一些举动引起了李微漪的担忧。

她和亦风发现,这家伙在和藏獒相处这么久之后,连叫声都在与之同化。

不仅如此,因为和很多人类频繁接触,且只看到人类的善意,格林变得不再惧怕,甚至开始亲昵任何人类。

对于狼来说,这一点恰巧是致命的。

因为,普通人见到狼,第一反应就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对其展开攻击。

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有很多盗猎者,格林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就是死在他们手里。

如果格林见到这些人不跑,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为了避免情况恶化,李微漪和亦风带着格林离开了藏獒厂,开始深入草原的核心区。

在这里,他们重复着对格林的训练,并开始寻找其它野狼的踪迹。

但越是深入,对他们的考验也就越是严峻。

在这里,他们不仅要面临极端恶劣的天气,还会遭遇盗猎者的威胁甚至是明抢。

盗猎者,是横亘在李微漪和亦风心里的一块重石。

因为,阻碍格林生存下去的,不是大自然的无情,而是人为的猎杀。

每当遇到盗猎者或普通人类,李微漪都会竭力地叫格林“快跑”。

只要它稍微表现出对人类的亲昵,她不惜用暴力手段也要让格林记住——“远离人类,害怕人类。”

事后,李微漪总是带着哭腔,抱着格林不停地道歉:“对不起,我这都是为你好。”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05.感情再深,终有一别

有一次,李微漪和亦风发现了格林的同类,便想着让它跟着一起走。

可他们发现,因为那匹狼见到格林和人类待在一起,所以并不想接纳它。

正如《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先生所说:“狼族,具有仇视叛徒的高贵品格。”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继续捱在这里,等到深冬再做打算。

因为,只有深冬狼群才会开始集结,以便于更好地生存。

那时候,需要力量的他们自然不会排斥格林。

要接近一个狼群,还要等到深冬,亦风不由得为两人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忧。

但看到李微漪坚定不移的模样,他又把自己的胆怯和抱怨全都甩在了脑后。

从秋天到严冬,两人与格林一直都在彼此扶持着,坚守着。

李微漪不小心崴到脚,行动不便,神奇的格林花了近40分钟,咬着一匹马的缰绳送到了她的手里。

更神奇的是,它还用自己的脑袋,顶着妈妈的屁股移动、上马。

因为大雪封山,李微漪和亦风遭遇粮食上的短缺。

格林看出了他们遇到的窘境,经常独自狩猎,为妈妈和爸爸送来野兔。

有人说,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在你帮了别人的同时,也帮了自己。

我想,此刻的两人虽然遇到了困难,但他们却是幸福的。

无论是从李微漪两人身上,还是从野狼格林的身上,我都看到了属于人性的光辉。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发现了狼群。

此时的李微漪激动无比,不停地叫格林呼唤,以引起狼群的注意。

也许是出于紧张,格林竟然发出了一阵阵狗叫。

李微漪和亦风哭笑不得,两人纷纷学着狼的呼声“嗷嗷”地叫着。

格林会意,转换了自己的呼叫风格,不远处,一匹匹野狼开始将目光投向这里。

李微漪知道,是时候让格林离开了。

她一边催促着格林离开,一边忍不住哽咽。

格林知道妈妈的意思,依依不舍地走向狼群,一步一回头。

感情再深,终有一别,格林,终于回到了这片真正属于它的土地。

06.结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源于纪录片《重返狼群》。

在2017年上映的时候,这部纪录片引起过不小的轰动,且褒贬不一。

有人对它评价颇高,也有人吐槽它画质太差,拍摄不专业等等。

但是,这样的差评显然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茬。

要知道,这里面的片段都是亦风用手机和DV拍下来的。

原本,他们只是想记录与格林相处时的点滴。

但在深入了解草原上狼群的生存现状之后,他们才决定把这些真实记录浓缩成一部电影,从而引起人们对狼群的重视。

李微漪和亦风是放下了格林,但他们没有放下那片土地上的生灵。

对狼的偏见,盗猎者的明目张胆,都是他们走不过去的坎,释怀不了的忧愁。

李微漪在纪录片里说过:“比活着更重要的,是自由。”

就像格林的父亲被人类抓住之后,不惜咬断自己的腿也要逃出去的意愿一样。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需要像李微漪和亦风那样,对野生动物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只需要做到不干扰、不剥夺他们的自由,就是人类最大的善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返狼群》一个女孩和一匹狼的爱与自由的真实故事,爱是放手
人狼情未了,11年前,她把狼崽当儿子养大放归草原,10年后再相遇
11年前,把狼当儿子带回家的成都女孩,10年后在草原与它再次相认
美女画家救下一只狼崽,并助它重返狼群,4年后见到它全家,也因此看到人性最贪婪的一幕
她亲手养大一匹狼,并助它重返狼群,4年后却看到人性最贪婪的一幕
李微漪、亦风、红娟三人谈: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