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大后,我们都必须学会治愈自己的孤独感
userphoto

2023.03.12 安徽

关注

01

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老师,你好,我想跟你说一种心情,我不知道怎么战胜它。今天是周六,我像往常一样去图书馆学习,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我发现路上、食堂里的人很少(可能很多人都在宿舍),然后我再次回到图书馆的座位时,心里有点堵,有点想哭的冲动。这应该理解为孤独感吗?”

后来,这位读者和我分享了他正在听的一首歌:《我不想改变世界 我只想不被世界改变》,他说,自己已经被这首歌治愈了。

光看歌曲的名字就有些治愈。其实,被世界改变是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要接受即可,但是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需要对抗外界的种种干扰,这需要花点时间和力气,有时候也会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并不站在大多数人那一边的时候,总有些慌张,哪怕你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人的孤独感并不取决于境遇本身,而是取决于当下的境遇和自我期待之间的落差。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境遇,换到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善的环境中,那么,调整自我期待就是我们能掌控的唯一武器。

长大后,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不必害怕突如其来的难关,我们只需要准备好一些随身携带的秘密武器就行。

难过的时候,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看能给自己激励的电影,去公园散散心,去吃一顿大餐,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恢复过来。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有人说,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学校也差不多,可以算是成千上万人一起孤独学习的地方。总有很多困难需要自己克服,总有很多情绪需要自己化解,这是成长的代价。

02

周国平在《敢于孤独的勇气》中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当我们感觉到孤独的时候,通常很容易产生一种回归群体的冲动,待在人群中就不会变得过于显眼,心理上才会感觉更安全。

但问题是,一旦追求安全感,我们就可能会放弃寻找自我,而是削足适履地把自己变成大众化的样子,这样做很简单,但时间久了,就会感到迷茫和痛苦。

我们常常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容易的选择,一种是困难的选择。如果可以的话,请尽量选择更难的选择。在更难的路途中,才能更容易碰见真实的自己。

我很喜欢《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我觉得人的心智成熟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人简单了,事情就容易变得简单。

03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看过《西游记》,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取经团队在去往西天的路上一共花了14年的时间,总共也就遇到了三四十个大妖怪,平均一年四个,一个季度勉强摊上一个。因此可以想见,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都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与妖怪斗来斗去。

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一直在路上走啊走,走啊走,无聊、空虚、困顿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这个历程像极了在读书时期的我们,这个季度一次期中考试,下个季度期末考试,而中间的过程则是枯燥无味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很多人来说,考试的那几天算不上有多难熬,真正难熬的是中间那些平凡无奇的日子。

这也像极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平时都是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一年当中也许只能创造一两次高光时刻。

取经团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是勇于和妖怪争斗的精神,而是始终坚持一个方向,敢于直面孤独的人生旅途。

烦恼是生活的常态,就像我们平时刷牙、洗脸、吃饭一样,不会因为今天解决了烦恼,明天就没有烦恼了。如果我们把烦恼的出现看作是一件和吃饭一样寻常的事情,我们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它。

找到我们的目标,带上我们的疗愈工具(好听的音乐,励志的电影,激励自己的书籍等等),然后勇敢出发。孤独不孤单,没有那么重要。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支队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否也有过这些孤单感?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你读过最孤独的诗词是什么?
人生注定孤独,逢人何必言深!
阅尽繁华,才读懂了孤独便是人生
傲娇了孤独,可怜了寂寞
11月,我们最害怕的是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