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思丨参加培训时,谁的收获最大?

工作以后,我们常常参加一些培训。不论是公司举办的内部培训课程,还是参加外出培训学习,经常容易出现一些情况:听着激动,想想感动,会后不动。

参加了很多次的培训,但实际上学习的效果并不太好,这是培训工作的一大困局。
后来当我自己也开始做一些培训课程的时候,才发现一个道理:参加培训时,收获最大的人通常不是学员,而是讲师。

为什么讲师的收获比学员更大呢?


01

第一,准备程度。

在开展培训之前,讲师通常需要围绕培训的主题进行思考。思考的时间受到培训开展的时间、讲师的前期准备基础等因素影响。

在培训筹备期间,讲师通常会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和授课主题领域的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同时提炼自己实际工作当中的经验,撰写成故事和案例。

基本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制作培训大纲,确定培训课程的主要结构,然后就是写逐字稿,最起码也要把分享的核心内容写出来。最后是根据大纲和素材,制作培训PPT。流程走下来,短则两三周,长则两三个月。讲师一直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深度学习。
但是从参训学员的角度来看,在培训前,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准备,也许只知道培训的课程名称,甚至很多时候,具体的培训课程名称也是在走进培训室的那一刻才揭晓的。
培训开始时,他们通常会带纸笔做点记录,用手机拍几张讲师的授课PPT。
培训结束之后,很少有人会翻看笔记,调阅拍摄的PPT进行复习。也很少有人主动应用讲师分享的经验和方法,用于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因此,从准备程度上来看,讲师的学习收获远超于培训学员。


02

第二,互动频率。

这个阶段收获最大的依然是讲师。

例如,在培训的活动中,学员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由讲师进行解答。讲师可以从学员的提问中去发现现实当中的困境,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设性方案。

在提问的过程中,讲师再一次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收获了丰富的一线案例。

当然,不同的学员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课前认真预习培训相关内容,提前准备好问题,和讲师进行交流的学员收获更大。在培训结束之后,积极和讲师互动的同学也更容易要到讲师的微信,建立后期互动的基础。

那些只带个耳朵来听一听,把参加培训当成完成出勤任务的学员,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很难有太大的收获。


03

第三,应用深度。

在这方面,通常也是培训讲师收获更大。因为讲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围绕这个课程的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同行的相关经验。当讲师遇到一些好的方法时,他们通常会自己先试试看效果如何,再根据使用情况决定是否分享给学员。

在寻找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案例上,讲师比学员通常更具有主动性。

如果你希望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学习某一块的技能,提升某一块的认知,最好的办法不是自己去看书,而是把这个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技能当成一个培训课题去研究,然后自己做成培训课程,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有学透,就讲不明白,很容易卡壳。

其实,参加培训和我们在学校读书也是一样,提前预习的同学,通常收获更大,更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和老师更好地互动,得到一些额外的指点。

如果你希望在参加培训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就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参与互动,会后尝试去应用学到的内容。

如果你希望学习地更深入一点,那就尝试去研究一个课题,然后自己讲给别人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言|CFD培训之我见
]主题研讨:如何设计讲师手册? - 知识和协同管理 - 培训 手册 PPT 课件 教...
潇洒走上台——培训师的精彩课堂呈现
培训师:备课把好十道关!
企业内部培训师手册
3个小心机,教你从苦逼HR变身金牌培训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