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无极限,创业有路径

知道袁岳是从电视上的《头脑风暴》开始的,当初看到这个主持人,很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还以为他是港台的主持人,后来才知道他的名字。再往后,知道了一些他的事迹和名气(网上都有,我就不详细说了),但毕竟不怎么关注他。拿到这本《趁年轻,折腾吧》的时候,自己抱着聊备一观的态度——毕竟名人出书,质量很难保证。但阅读结果,却是令人耳目一新。

从封面与封底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这是一本励志类的书籍。“励志”这个话题,可以是常提常新的,记得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成功学大全》的书,其中也是教给人如何保持形象、如何面对客户之类的经验,但总觉得跟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里面的很多提法也不太切合实际。

后来,又翻过类似的书,不过是一些宣传性的指引,离不开认识自己,确定目标,努力奋斗之类的话语,也就是说当今的励志类书籍很难写出一些新意了。然而这本书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作者对社会面貌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思考,来自于广泛地学习和切身的实践体会。

他在书中清醒地洞见了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里教的都是历史知识,社会上的则是未来知识。而这本书的作用无疑是让大学生们活在对未来的展望的动态之中。对一个想要创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掉书袋是毫无用处的,所以他在这本书中强调人情世故、强调职业规划、强调坚持创业,强调阅读世界,强调自我修炼,表面上看去似乎跟其他的励志书差别不大,但他的书中包含很多深奥的学问:在谈社交时,其中包含的与人交往时如何最大化地提高效率、丰富自己的人脉,在对事例的叙述过程中,无疑包含着博弈论基础;在谈到与不同年龄的人相处时,无疑体现了对“情商”高度运用;在谈到如何进行提问时,一步一步地导出了很多心理学上的知识……当然,前面这些“学问”也许可只是我的个人的“自作多情”,但即便如此,也可以证明作者的在行文之中提供多么引人深思的事例。

这本书是双色套印的,作者直接在希望读者注意的内容上进行了加粗显示,而且在每一个节点处都做了专门的提示,以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的内容。如果我们慢下来的话,其实在那些没有强调的部分中也不乏作者睿智的言语,仅举该书第142页至143页上的几句话来证明一下:“网上的很多东西只能增加你的广度,不能增加你的深度”、“什么是创业?就是把东西买给不认识的人。”“如果你仅仅靠自己的熟人关系来做生意的话,那就是一个不光彩的生意。”、“我们要有扎实的功底,要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像这类既简单又深刻的话语,在这本书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的。

当然,作为一本励志类的书籍,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作者所预期的受众群有限,不可能做到针对所有的人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创业性格比较外向的大学生,那么这本书是非常适合你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学术研究较为内向的大学生,这本的适用性就差一些了——虽然从中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还有,从这本书的总体设计风格来说,它走的是一条亲近年轻人的路线,行文流畅是他的优点,但书名中用的“折腾”二字其实不是很好,因为从一般人的认知角度来看“折腾”包含的意思未免有些贬义,靠这个词语来吸引年轻人,颇有一点取悦于人的味道。封面的简单归纳中的“第一要折腾,第二要脸皮厚”很容易让人产生关于《厚黑学》的联想,虽然说“话糙理不糙”,但要知道这样的用语有可能会降低一些读者对这本书的预期值。

“聪明的脑袋不长毛”,通常说这句话的人只不过是用这样的说法来摆脱脱发的尴尬,然而这句话用在袁岳的身上恐怕是一种强调句头的赞美了——如果您不信的话请先读一读这本《趁年轻,折腾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永远不会知道: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可信度有多低
成长励志类书籍
大学生不可错过的10本励志类书籍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物流精英值得阅读的书吗?】
恶心的励志书
干货丨2017青年阅读报告:年轻人在努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