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部神经的局部解剖与足跟痛的治疗


 
近年来局封足跟部皮神经是临床上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探讨跟内、外侧皮神经支与足跟痛的关系,我们对此两支皮神经的局部解剖进行了观测,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1.材料与方法:局部解剖20例成年足踝部尸体标本,解剖跟内、外侧皮神经支,分别以内、外踝尖作水平线和内、外 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后最突出处连线进行局部定位观测。35例足跟痛患者(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37~65岁,病程6个月~18个月。随机分为3组,一组13例行跟内侧神经支封闭,封闭点为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二组12例行跟外侧神经支封闭,封闭点为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三组10例同时封闭跟内、外侧神经支。局封液均为1%利多卡因3ml加醋酸确炎舒松A10~15mg,每周1次,最多连续3~5周。

  


2.结果:跟内侧皮神经支解剖20例 解剖标本跟内侧皮神经均为1支,其中8例直接起自胫神经,12例起自足底外侧神经,20支神经均恒定经展肌后缘至足底,体表定位: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内侧突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稍下方。
  
跟外侧皮神经支解剖跟外侧皮神经有1~3支,均起自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的外踝属支伴行,体表定位: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稍下方。临床以“疼痛消失”为治愈、“疼痛改善”为有效、“疼痛影响行走”为无效统计治疗结果。治愈率比较:跟内外侧神经支均封闭与跟内侧神经支均封闭χ^2=0.36,P>0.65;跟内侧神经支封闭与跟外侧神经支封闭χ^2=4.68,P<0.05。有效率比较:跟内侧神经支封闭与跟外侧神经支封闭χ2=1.97,P>0.05。所有患者经平均20月随访未发现足跟部麻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足跟痛无复发。
  
3.讨论:多认为与跟骨骨刺、跟骨高压、跟下软组织炎及慢性劳损等有关。近年来有报道认为足踝部细小神经、特别是足底小趾展肌神经支卡压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跟骨骨刺、跟下软组织炎及慢性劳损等无菌炎症刺激和增生性压迫足跟部皮神经,便可产生足跟痛。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跟骨运动轴的偏心性,即跟骨呈外翻状着地,着力点主要在内侧突部,支撑人体大部分重力因此,跟骨骨刺、跟下软组织炎及慢性劳损等病变多发生在跟骨的内侧份,提示足跟痛与跟内侧皮神经支有更直接的关系。局封跟内、外侧皮神经支对足跟痛均有明显效果,表明跟内、外侧皮神经支与足跟痛有密切关系,支持卡压、刺激足跟部皮神经支是产生足跟痛的主要原因。本结果显示,跟内侧皮神经支封闭治疗足跟痛治愈率明显高于跟外侧神经支,也支持足跟痛与跟内侧皮神经支有更直接的关系。因此,临床上大部分足跟痛患者只须行跟内侧神经支封闭就可有良好效果,一般不单用跟外侧神经支封闭治疗足跟痛。跟内侧皮神经支局封技巧跟内侧皮神经支局封时应注意作扇形浸润。
具体操作:于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连线中点垂直进针约0.5cm(明显突破深筋膜)后便可注药,并向四周约1~2cm范围作扇形浸润,若出现与足跟痛范围相符的麻、痛感,则效果即现,若无麻痛感,则数分钟后也有明显效果。注药前应注意回抽,尽量避免药液注入胫后血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脚后跟疼
老年性足跟痛的防治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草药熏洗
踝部病症-蹠腱膜劳损
足跟痛?都是骨刺惹的祸?艾灸,足跟痛的克星!
足跟痛按摩哪个部位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