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乙肝阻断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乙肝传播途径,新生儿被传染后,绝大部分转变为慢性感染,长期携带病毒,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有人因此惧怕结婚生子。只要遵医嘱做好母婴传播的预防阻断,就可使90%~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其实所谓“大三阳”、“小三阳”,并没有证据表明不能生育,一般来说,只要转氨酶不高,乙肝没有在活动期,没有明显的肝脏病变情况,都是可以考虑怀孕的,只是在婴儿出生时,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新生儿感染上乙肝病毒。

方法是在婴儿出生以后12小时以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另外还要注射乙肝疫苗,而且剂量比正常新生儿加1倍,按照0-1-6月的标准来接种,即出生接种1针、1个月时接种1针,6个月时接种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打2次即可,出生1次,出生1个月时1次。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是从健康献血员采集的含有较高乙肝表面抗体效价的血浆,经过系列工艺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后制备成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由正常人的血浆经过超免疫后采集含有较高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血浆,再用低温乙醇方法提纯而制得的血液制剂。每支为1毫升,内含200国际单位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预防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生物制品。

为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新生儿生后立即注射200国际单位,也可和乙肝疫苗同时使用。本品应贮存于2℃-10℃,严禁冻结,久存可能出现低量沉淀,但一经摇匀立即消散。若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等,均不可使用。

目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适应证已经被扩大,例如,用于妊娠期来预防新生儿感染、用于肝移植术后、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等等,但只是临床经验;是否真的有效,还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由于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完全治愈乙型肝炎,因此,预防乙型肝炎感染,尤其是预防婴儿期的感染-即阻断母婴垂直传播至关重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以下人群需要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和其所生婴儿;

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

3.与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临床功能

1、阻断母婴传播

母亲是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48h之内(越早越好)肌肉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1个月再注射1支,然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70%~90%。

乙型肝炎病毒可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大多数婴儿是在分娩过程中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80%~90%会成为慢性携带者。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非常重要。早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就开始应用HBIg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染。如日本厚生省自1986年实施“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取得了很大成果,使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为减少。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阻止母婴传播。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临床上已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为乙肝母亲生育解决了后顾之忧。根据1990年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报道,对这种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HBIg(生后立即及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IU)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20μg,生后2、3、8个月各注射1次)的方案,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97.13%;而单用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率仅为86.65%。如果怀孕的母亲在妊娠后3个月,每月注射1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再对新生儿如上述方案免疫,对新生儿的保护率更高。

2、预防特殊情况下的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易感者在某种场合意外地遇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时,可以单独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清除游离HBV,预防和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具有感染HBV危险的乙肝易感者: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医务人员以及接触HBV感染者前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小于10IU/L的人群,例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在工作时皮肤破损不慎接触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这样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皮肤创伤进入体内,这种情况下补救措施:应立即(12小时之内)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可起到预防和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的效果。另外其它任何意外接触乙肝病毒的人群或无乙肝保护性抗体、已接种疫苗但尚未产生抗体、保护性抗体不足的乙肝易感人群,在暴露前可采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11 用法

一、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用法:

1、注射方法:只限于肌肉注射。

2、注射的部位:大腿前外侧(新生儿和婴儿),上臂外侧三角肌(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二、不同人群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用法: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用法:从怀孕5个月开始5,每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三针,以阻断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每次注射的剂量200-400IU。

2、乙肝孕妇产后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用法:国内达成的共识是: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进行母婴阻断: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注射乙肝疫苗,也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时注射乙肝疫苗(研究证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对乙型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可靠、阻断率可达95%左右),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剂量为100-200IU,乙型疫苗的剂量为30微克,之后再按0-1-6免疫程序接种方案每月各一次接种,可有效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提高婴儿的自动免疫力,对乙肝孕妇产后新生儿可达到很好保护、预防效果。

3、意外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用法: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应该在接触后12h内及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三周内(免疫力可持续三周)及时在不同部位再注射一针乙肝疫苗,在一个月后再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更好地提高预防效果,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如果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未完成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重新按0、1、6方案进行全程乙肝疫苗的接种,预防乙肝的传染和意外感染。

12 副作用

1、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变异,产生乙肝病毒免疫逃逸株,给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此外如果该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传播,现行的乙肝疫苗将无法预防,这是十分危险的。

2、引起婴幼儿接种疫苗失败,引起母肾的功能负担。

3、在肝移植患者中,静脉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会发生恶心、皮疹风疹红斑、关节痛、注射局部疼痛、过敏,用抗组胺类药物和普通止痛药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以上症状。

4、接受高剂量静脉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患者,血浆汞浓度升高会出现偏执、说话困难、双手震颤等症状,此外还应该警惕汞中毒

5、乙肝患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在其体内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这种免疫复合物有可能晨起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的重要脏其中,引起免疫反映,导致乙肝并发症。

13 免疫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临床研究指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比只接种乙肝疫苗疗效略高。

目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适应证已经被扩大,例如,用于妊娠期来预防新生儿感染、用于肝移植术后、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等等,但只是临床经验;是否真的有效,还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对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扩大适应证,这里不能予以肯定,也不能给以否定。

根据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比只接种乙肝疫苗疗效略高的研究结果,接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数量应小于乙肝疫苗主体成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的数量

如果抗体对相应抗原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原理正确,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的剂量应当限制在一定水平。但实际操作很复杂,例如,不同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数量存在差别。因此,在使用乙肝疫苗时,慎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使用,剂量也必须限制。

基本简介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编辑本段生产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筛选出来的,其血浆含有滴度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经过生物浓缩工艺制成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我国生产的为每毫升含抗-HBs 100单位以上的注射剂。升含抗-HBs 100单位以上的注射剂。这种含量的制剂完全可以中和入侵人体的乙肝病毒(HBV)并将其清除,从而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使新生儿或易感者免受感染。

编辑本段适合人群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人体一旦受到HBV侵袭,3天后就能在肝细胞内检出核心抗体(抗-HBc)。而单纯注射乙肝疫苗,得经4天之后其循环抗体平均每年下降能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已侵入人体的HBV就有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繁殖基地。故在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注射十分必要。以下人群需要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和其所生婴儿;

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

3.与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编辑本段使用方法

1、HBsAg阳性母亲的使用: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200-400IU。 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使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100-200IU,并可同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按医生推荐的的方案使用。

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效果如何?

多项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达95%左右,因此两者合用的预防效果是可靠的。

2、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肌注1毫升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15毫克乙肝疫苗,并于1个月与6个月时各再注射乙肝疫苗15毫克。

3、成人因意外接触HBV阳性者的血液,应首先了解其免疫应答情况,凡未接种疫苗者,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其余2针乙肝疫苗可在接触后1个月、2个月内接种。对已接种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免疫程序补足全程免疫。对已进行过全程免疫者,则应检测其抗-HBs水平,高于10单位/升者,可不必注射。低于以上水平者,可加强1针,如无免疫应答者,则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14 注射情况

1、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要求在出生24小时之内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母体乙肝e抗原阳性血、阴道分泌物等的即时感染。同时可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以产生被动-主动免疫功能。

2、意外事故被乙肝患者血液、体液等接种者,如针头刺伤、破损伤口接触等,均可首先以每公斤体重注射0.06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获得被动免疫保护作用。然后再以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以获得较长远的主动免疫保护作用。

3、器官移植、吸毒、性乱及应有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主张对他们的剂量应加大,可应用正常人的4倍。但应注意以应用血源疫苗效果较好,因为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应答要低于前者。

乙肝免疫球蛋白怎么打

乙肝免疫球蛋白怎么打?乙肝免疫球蛋白怎么打才最有效?这是很多乙肝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夫妻双方中有一是乙肝的父母通常会在孩子出生后就给孩子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乙肝免疫球蛋白到底该怎么打呢?

专家指出,夫妻双方有一方是乙肝或者乙肝携带者的,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就应注射第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2支,同时在不同部位开始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理论上讲,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会影响乙肝疫苗或者是免疫球蛋白的效果,但是临床实践证明,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确实能有效地阻断父母婴传播。所以,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效果更好。

另外,疫苗全程接种后,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下是否按照预期的结果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同时,还要监测乙肝表面抗原,了解母婴阻断是否成功。

编辑本段短缺原因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筛选出来的,其血浆含有滴度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经过浓缩工艺,最后制成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光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紧缺,几乎所有血液制品都很紧俏。缺货的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采血点的管理,采血程序的更加规范带来的是血液制品产量减少,且国家对血液制品价格控制很严,原材料紧张,而市场零售价一直没有调整,厂家没有利润可言,因此大多数厂家都控制了生产数量,从而导致货源紧缺。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阻断母婴传播:母亲是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48小时之内(越早越好)肌肉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3-4周后再注射一支,然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70%~90%。

(2)预防特殊情况下的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易感者在某种场合意外地遇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时,可以单独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例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在给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作治疗、护理或取血检验过程中,不慎手指被针尖刺破,或被手术刀割伤,病人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皮肤创伤进入上述人员的体内。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12小时之内) 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根据个人自身体重而定 20kg/支),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可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3)用量: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为 200IU 2ml/支装,成人每次使用量为一支,上述提到的婴儿使用每次为 半支,也就是100IU。

(4)储存:乙肝免疫球蛋白正常为冷藏储存方式,制剂由医生开出之后,在常温下(25 摄氏度)不宜保存超过30分钟,应尽快注射,以免影响制剂活性。

国内主要生产乙肝免疫球蛋白厂家有上海生物制品厂(上生甘迪),华兰生物,四川蜀阳.成都蓉生,广东卫伦,广东双林等厂家.。

15 乙肝免疫球蛋白副作用

虽然可以起到预约乙肝感染以及母婴阻断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也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用法不当,通常会引起以下副作用:

1.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乙肝病毒变异,给预防和治疗乙肝带来更大的困难。

2.乙肝免疫球蛋白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血浆中的汞的浓度升高。

3.乙肝免疫球蛋白是血制品,若来源不正,也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感染。

16 乙肝妈妈生的孩子注射免疫球蛋白

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应该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00单位或200单位。这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消灭乙肝妈妈污染到孩子体内的乙肝病毒的作用。但这并不是它的唯一作用,这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另一个作用是在孩子接种的乙肝疫苗后还没有起作用时能够抵抗孩子出生后在日常生活中母亲不小心把乙肝病毒感染孩子。

16.1 给孩子注射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原因

因为注射乙肝疫苗后,孩子的免疫系统自己产生抗体(抗体就是孩子在接种疫苗后自己产生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至少在等半个月甚至更长,而且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后只有50%左右的孩子能够产生抗体,抗体的量也很少,而孩子出生时打的第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也逐渐消耗没了,因此就需要补充一些乙肝免疫球蛋白。尤其是一些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的妈妈,孩子体内被母亲污染的抗原消失得较慢,打了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消失得快了。出于这两个原因,在可能的情况下,医生会让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在出生15天以后打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提高乙肝母婴阻断的效果。但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是非打不可的,乙肝“小三阳”或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HBVDNA阴性的妈妈孩子不一定要打第二针。

16.2 给孩子注射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时间

许多医院将其提前到孩子出生后15~20天左右。这样也正好与第二针乙肝疫苗错开时间,使两药各自发挥最好的作用。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注射的时间错开了,注射部位也不用特别要求了。注射的剂量可以用100或200单位。如果两者都在孩子出生后一个月时同时注射,不仅还需要在不同部位注射,而且又会减低两药各自的作用了。

17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阻断母婴传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阳性)孕妇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一次,每次剂量200~400IU;其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48小时之内(越早越好)肌肉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14天再注射一支,然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70%-90%。

(2)预防特殊情况下的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易感者在某种场合意外地遇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时,可以单独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例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等在给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作治疗、护理或取血检验过程中,不慎手指被针尖刺破,或被手术刀割伤,病人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皮肤创伤进入上述人员的体内。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可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3)可短暂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少乙肝患者在进行出国体检前,可以考虑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来应付体检,但无治疗意义。

二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乙肝疫苗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把保护伞。 预防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使用方法

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乙肝疫苗(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4)对于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在意外接触 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a.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 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b.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5)青少年是HBV的易感者,也可接种乙肝疫苗,也要按“0、1、6免疫方案”进行接种,即先注射第一针,一个月后注射第二针,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成年人、老年人、孕妇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只不过年龄越大,接种的成功率相对小一些。其实老年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一是成功率较低,二是感染HBv的机率不大,或老年人可能早已感染HBv。但是,如果老年人确实是一位HBv易感者,家里和周围又有HBv感染者,和他们密切接触,接种乙肝疫苗还是有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剂量可增加一些,抗原剂量越大,免疫原性也越强,刺激免疫系统,更易于产生抗体。[1]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具体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而且,只要疫苗合用方法适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够并稳定,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5 相关信息

5.1 不产生抗体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5.2 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中国的很多医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5.3 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5.4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5.5 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目前的乙肝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会污染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5.6 如果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

5.7 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

乙肝疫苗未感染乙肝,应尽快接种疫苗,最好全程免疫接种。

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0-1-2的接种方法已经再应用的比较少了。

如果已经感染乙肝,则注射疫苗无效。疫苗没有治疗作用,只有预防作用。

如果曾经注射过疫苗,并产生了抗体,考虑抗体会随着时间减弱,所以有必要在成功接种后的5年内因该考虑再次接种加强针。

目前国内已经实现对新生儿免费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而成年人一般要付费,各地防疫部门均可以接种乙肝疫苗,费用大概在五十元左右。

全程接种后1~2个月应该复查乙肝两对半,如果曾经接种过,只是打加强针,没有必要再次复查。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

一般乙肝疫苗接种成功,抗体可以维持12年左右,但是这个年限因人而异,有少数人1~2年抗体就消失了,有人则可以维持十几年之久。

如果一个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乙肝病毒,那么注射乙肝疫苗形成的免疫就会慢慢消失(过3~5年再注射一次就是为了让免疫细胞再次接触到这种灭活病毒并再产生抗体)。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种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

一般要通过注射疫苗来产生抗体,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5.8 注射后有什么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5.9 需要注射与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乙肝疫苗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

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

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

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

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

⑥血液透析患者;

⑦使用血液制品者;

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

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

5.10 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

接种程序: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保护效果:

一般至少可持续12 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 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 监测,如抗-HBs< 10 mIU/ml ,可给予加强免疫。

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半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5.11 WHO关于乙肝疫苗的立场

迄今为止,为了对抗HBV诱发的疾病,在婴儿中实施统一的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且成功的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将逐渐减少在高发区肆虐的HBV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和HCC。接受疫苗初免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效力可持续终身,且不需要接受强化免疫。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采纳了WHO的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价格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幅下降,乙肝疫苗已被进一步推广到许多HBV高发区。大规模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在许多国家都已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实;不过,在一些乙肝流行率极低的国家也有例外---在这些国家,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经济学模型,经济评估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

5.12 有效期

乙肝疫苗国当前临床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品,副作用小。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通过主动免疫方式产生抗体,使人体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HBs滴度很低,达不到保护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另外,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随时间推移,滴度会逐渐下降,当抗-HBs滴度降至保护值以下时,也就不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查二对半,若抗-HBs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抗-HBs滴度。若抗-HBs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l,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1次;抗-HBs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抗-HBs;若抗-HBs在1001~10000mIU/ml时,应在2~4年内复测;当抗-HBs大于10000mIU/ml时,可在4~6年内复测;当发现抗-HBs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间方案进行。还有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肝炎,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HBs滴度,并根据抗-HBs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抗-HBs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5.13 国产与进口的乙肝疫苗有什么区别?

1.二者的主要区别:

因采用的毒株和培养工艺不一样,所以会引起:产生抗体数量的多少,防疫时间的长短,副反应的大小等方面的差异。

国内的疫苗一般可维持5年左右的免疫(保护)作用,进口的可以达到15年以上。就进口乙肝疫苗所称的保护效果达到能达到15年就是在偷换概念,这里所讲不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保护性抗体存在15年,而是人体的细胞记忆,就像我们认识某个人一样,只要认识了,终生不会忘记。如果这样讲的话所有乙肝疫苗只要阳转了,都是终生免疫的。而且就算他讲的是细胞记忆那也存在问题,进口成人乙肝疫苗是2005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不知道对中国人民的15年保护数据从何而来?有什么依据?做过什么样效力试验?应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误导消费者。

2.价格的差异:

价格相差很大.

国产每支价格在17--35元左右(要打3针:医学上把第一针和第二针疫苗称为致敏接种,使接种者产生抗体,第三针称加强免疫,使产生的抗体效价更高,预防效果更为持久).

进口的儿童肝炎疫苗价格在284元左右.

3.医生说国产的不过关,那是骗人的鬼话.

现在,国内乙肝疫苗用量最多的是康泰和天坛的乙肝苗,他们两个都是20年前从美国默克公司引进的,包括技术和生产线等.所以质量绝对过关,但与进口的比起来,会有上面我提到的那些差异.

生物制药是一个很严谨复杂的行业,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设备以及生产方面都大大领先于国内,再加上运输税收等方面的因素,就造成了价格的差距。国产的疫苗一般可以3年预防,进口的可以达到5年预防,同样的一针进口可以比国产的多2年的预防时间.左右。主要是提纯度要高于国产疫苗,在一些药物反应方面也要优于国产疫苗,价格上相差较大,本人认为用国产也就可以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的,现在国产的乙肝疫苗一支价格在:20--80元左右

北京生产的疫苗每针价格在三四十元左右,深圳康泰生产的疫苗每针价格也在三四十元左右,大连生产的疫苗每针价格在七八十元左右。

以剂量分也在两种,一种是5μg×3支/人份的,另一种是10μg×3支/人份的。剂量不一样,大家看仔细。(注意:有时免疫无应答时,医生一次多针加量注射,这是不科学的,实验证明人体耐受最多120微克,无应答可具体查找原因,切勿轻易添加剂量。)

进口的乙肝疫苗现在价格一般在:85元左右。

5.14 甲乙肝混合疫苗月底面世

一种最新甲乙肝炎混合疫苗将在本月底面世,据称,该疫苗一针两用,市民只要在第零、一、六个月内接种三剂二合一疫苗后,体内的甲型肝炎保护效能可达百分之九十七,而乙型肝炎则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从今之后,只需接种一种疫苗,便可获两种保护效果。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时全球约有二亿人感染乙型肝炎,至于带菌者则约有三亿五千万,其中以华人所占比例最高,单是中国人大约已占超过一亿二千万,而香港约有一成人口为乙肝带菌者,约为六十五万。至于甲肝情况,全球每年有超过一千万宗病毒,除非洲及南美洲外,亚洲也属高度传染性区域。在香港,每年约有数千宗甲型肝炎病例。

以甲肝为例,在八八至九六年间,所有呈报给卫生署的病毒性肝炎病发个案中,超过三分之二为甲型肝炎,而本港市民具有甲型肝炎抗体的人数则大幅下降,其中儿童及青少年超过九成均没有抗体。至于二十一至三十岁人士中,有甲型肝炎抗体的比例则由七八年七成半,下降至九三年约三成。由此可见,儿童及青少年最易受甲型肝炎威胁。

至于乙型肝炎,数以十万带菌者聚居香港已是铁一般事实,令无数没有乙肝抗体者顿时坠入严峻境况。香港政府始自一九八八年开始为全港新生儿提供负责乙型肝炎苗注射,更于九二年把保护范围扩展至八六至八八年出生儿童。可是,在八六年以前出生的青少年人,其中有数以万计没有抗体;加上每日由中国内陆移居本港的一百五十名新移民中,小童占七八十人,他们亦多没有乙型肝炎抗体,令陷入感染乙型肝炎威胁更多。

对于社区及学校(中学及大学)来说,由于简单,又易被接受,故推行不难,可大大提高预防两种肝炎机会,减少肝炎病变和死亡所带来的沉重社会负担。

5.15 十七、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一: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二: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三: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四: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五: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六: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5.16 十八、乙肝疫苗抗体产生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针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

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

5.17 十九、乙肝疫苗加强针

所谓乙肝疫苗加强针就是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这时注射的乙肝疫苗就称之为乙肝疫苗加强针。

乙肝疫苗不是万能的,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会产生永久性乙肝抗体,让你一辈子不再感染乙肝。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抗体滴度会慢慢下降,如果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就不能确保我们不会感染乙肝,也就是说我们失去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 )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乙肝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乙肝抗体滴度很低,达不到保护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二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乙肝抗体滴度。若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1,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1次;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乙肝抗体滴度;若乙肝抗体滴度在1001~10000mIU/ml时,应在2~4年内复测;当乙肝抗体滴度大于10000mIU/ml时,可在4~6年内复测;当发现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间方案进行。

还有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抗体,但仍患了乙肝,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乙肝抗体滴度,并根据乙肝抗体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乙肝抗体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5.18 二十、导致乙肝疫苗不起效的三大因素

5.19 1.疫苗因素

研究发现,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与注射疫苗的剂量、种类等相关。此外,与疫苗的保存也有关系,疫苗的最佳贮运温度为2摄氏度~10摄氏度。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一旦冻结,佐剂胶体完全被破坏,疫苗也随之失效。有些人为图方便,一次性把三针免疫程序疫苗带回家中,但贮存方法不对,以致疫苗失效。

5.20 2.机体因素

研究表明,排除检测试剂因素,一半以上无或弱免疫应答者本身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一般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呈阴性便注射疫苗。但是,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阴性的占5%~10%,这类患者对乙型肝炎疫苗是没有应答的。如果检测乙肝两对半,提示抗-HBc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有必要使用敏感试剂复查,并且检测HBV DNA定量。有些甚至要做肝组织活检,才能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毒的现症感染。

人类对HBsAg的免疫反应与年龄、体重也有很大的关系。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透析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抗体应答。研究还表明,含某种基因的人,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差。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免疫效果,例如每天吸烟超过5支者,疫苗接种后抗-HBs应答率比不吸烟者低,嗜酒者亦然。

5.21 3.接种因素

实验证明,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优,臂部其他部位的接种效果则较差,这是因为除上臂三角肌外,其他部位的脂肪较厚,疫苗接种后一般仅在脂肪层中缓慢进入血循环,从而影响了疫苗对体内免疫细胞的刺激。在一定范围内,抗-HBs滴度随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经大量人群实验证明,目前使用的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最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案0、1、2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也不错,但最好在第12个月加强一针。

5.22 二十一、乙肝疫苗发展史

乙肝疫苗形成于1986年,为了得到乙肝疫苗,研究人员从研究复试病毒,到酵母,并研究纯化的蛋白质序列。并经过了大量的诱导免疫反应。

1991年,疫苗被应用于高危险人群。主要是一些儿童,因为儿童的感染率极高。

2005年,美国推行常规的疫苗注射。给所有未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儿童注射。

5.23 二十二、打乙肝疫苗前的注意事项

打乙肝疫苗前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有支气管哮喘和血清病的人、对青霉素等药物过敏者和过敏性荨麻疹患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2、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最好注射在上臂三角肌处,此处的接种成功率最高

3、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4、非正常出生的婴儿(包括剖腹产)和出生后体质较差的婴儿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5、发烧患者和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或某些重症患者,应根据医院判断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6、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除新生儿外,打乙肝疫苗需先做乙肝五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7、打乙肝疫苗时,应做好登记,因乙肝疫苗需按接种程序注射。

8、乙肝疫苗注射时一定要放松心情和保持肌肉不紧张,否则可能会导致注射不顺畅,吸收不好等问题,以及药物进入体内不适应而产生眩晕,脸色苍白,也就是俗称的晕针。

9、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10、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为达到最佳的效果,应按时全程接种。

5.24 二十三、治疗性乙肝疫苗

什么叫治疗性乙肝疫苗 

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打个比喻:坏人要想进入边境,这时会有边防部队防守,不让其进入;一旦进入后,这主要靠警察、公安才能将其抓住制服。预防性疫苗(如我们现在所用的乙肝疫苗)就像边防部队,起到阻止“坏人”进入的作用,在初期阶段即将其消灭。而治疗性疫苗则是一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通过紧急动员,发现目标,追踪目标,到最后消灭目标。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分类

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分为蛋白疫苗、DNA疫苗和多肽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其不同于预防性乙肝疫苗的地方在于它可克服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乙肝起到治疗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地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因此,治疗性疫苗以打破免疫耐受、重建免疫应答,激发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和以CTL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目的。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效果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问世将为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了新的手段,带来了希望和憧憬。但治疗性乙肝疫苗尚在研究之中,结构的改变、疫苗的稳定性、佐剂的选择、乙肝病人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的突变、疫苗的剂量、远期疗效、毒副作用等问题的解决尚有待时日,因此治疗性疫苗还不可能马上投入临床使用。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观察,即使治疗性乙肝疫苗问世后,疫苗疗法也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最后很有可能形成一种综合疗法。

最后要提醒读者的是,治疗性乙肝疫苗为乙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问世,而且也并非“终极武器”。患者不能因为等待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问世而延误治疗时机。

5.25 二十四、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有且只有以下4种:① 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 60μg/1.0ml),估计二期B(IIb期)临床试验已完成,现进度未明;② 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乙克60μg/1.0ml),三期临床试验开展中;③ 治疗性乙型肝炎合成肽疫苗,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④ 双质粒治疗性乙型肝炎DNA疫苗,2006年获特殊批准开展一期临床试验,一期和二期同时进行中,二期会在2009年中完成。中国另有数个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正在研究中。

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下文简称:KT60,2004L00065)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广州空军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张宜俊教授(文职军衔少将)等人和深圳康泰生物汪恩浩等人合作研发,成份与康泰生物生产的预防用疫苗一致,同属于蛋白疫苗,HBsAg设计到生产技术都从美国默克公司(默沙东)引进的.与普通预防用疫苗区别是治疗性疫苗在铝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把HBsAg浓度改为60μg/ml,普通预防用疫苗通常为5μg/ml或10μg/ml,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生产的安在时预防疫苗剂量是20μg/ml。60μg/ml的剂量为实验室优选确定的剂量,并且采用低铝和康泰自有的超低硫柳汞专利技术(该技术与效果无关,但提高应用安全性,康泰目前已实现无汞生产),目前两者均在研究比KT60更为优秀的药物。

5.26 二十五、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接种乙肝疫苗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乙肝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但是有一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应该怎么办呢?肝病专家指出,注射乙肝疫苗后又没有产生抗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更换疫苗。对接种血源性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可改用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接种,使之成为低应答者;对接种无前S蛋白乙肝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用有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2)增加接种次数。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5)改变接种途径。有人对肌肉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为皮内注射,每两周一次,直到迟发型变态反应呈阳性为止。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乙肝抗体滴度,并根据乙肝抗体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乙肝抗体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5.27 保护能力有多强

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方式,而且注射疫苗产生足够浓度的抗体才会产生很好的保护性。所以注射了乙肝疫苗(三针后)一定要去化验确定产生抗体,如果没有产生抗体或乙肝抗体的滴度没有达到可以保护的水平,就需要再打乙肝疫苗加强针。关于须从以下几点说明:

1、抗体的浓度:抗体浓度越高,所能抵御的乙肝病毒的量就越多,保护能力也就越强。

2、乙肝病毒的变异:如果乙肝病毒有亚型变异,那么可以逃避已有的抗体(免疫逃逸),仍然有可能感染乙肝。(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说,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不能完全杜绝乙肝的传播,只能是最大限度的进行保护。

3、感染病毒的量:如果有足够浓度的抗体了,那么一般性的接触就可以完全避免感染了。但是如果是输入乙肝携带者的血液,这种大量的病毒进入体内那还是无法保证安全的。

5.28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一、患者有皮炎、化浓性皮肤病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等待病愈后可进行接种乙肝疫苗。

二、发烧感冒者,暂时性的不可接种乙肝疫苗。

三、刚出生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正在治疗期间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如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

四、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婴幼儿不宜接种乙肝疫苗。推荐阅读;<<乙肝疫苗出现过敏怎么办>>

五、乙肝疫苗不可与其它类疫苗同时注射如: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等。

六、不可空腹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对于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也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七、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并不能产生任何的作用,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5.29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的注射,其中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第二针距第一针一个月,第三针距第一针六个月。如果阳性滴度指数较低,可以打一针加强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

对于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还有年限之分 一般来说,国产乙肝疫苗的作用时间是4~5年左右,而进口乙肝疫苗抗体持续时间为9年左右。虽然持续时间不同,不过价格也不同,国产疫苗价格比进口疫苗要便宜很多。

注射完乙肝疫苗之后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乙肝五项,基本上为每年一次,当体内抗体(HBsAg)滴度降低到10以下的时候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补种疫苗或者加强针来提高抗体滴度。

5.30 乙肝疫苗需要多少钱

关于打乙肝疫苗需要多少钱的问题,有关专家表示,疫苗费用因品种、剂量、接种点、地区等的不同而价格不一,但这种价格差异不是很大。

品种:乙肝疫苗进口的一般在50元以上,国产的一般10-30块钱,产生的抗体多数可维持3-8年,近一半的人有效时间可达15年。国产60微克乙肝疫苗298块钱。

剂量:比如同品种的,10微克每支的就20块钱,20微克每支的就要40块钱左右了;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接种时间或免疫应答低,就需要加大注射量,这样的话,打乙肝疫苗需要的钱自然就相对多些。

接种点: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打乙肝疫苗其价格也略有差异,譬如一般防疫站就要比医院便宜些。

地区:不同的地区,乙肝疫苗定价不一样,并且有些地区医院收取注射器和注射费用,有些则都免收。

5.31 15岁以下少儿将免费普种乙肝疫苗

2011年4月22日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郝阳介绍,2009年起,中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始对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免疫的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此后两年,共计为逾千万孩子补种。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全国还约有626万15岁以下的孩子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卫生部已部署,今年年内,要完成这些尚未受到免疫保护的孩子,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5.32 宝宝出生后何时接种乙肝疫苗

根据2007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到201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按方案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要按0、1、6来执行,即出生时、一个月时、六个月时各注射一针剂量为5u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乙型防治
乙肝孕妇妊娠时如何防止婴儿患乙肝?
史上最全的乙肝解读,让你再也不求人(第6期)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规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JCTH》:乙肝疫苗的发展及改善策略
在服务期间碰到乙肝产妇,应如何保护好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