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userphoto

2022.09.12 上海

关注

在996盛行的今天,许多企业为了提升团队产出,推行各种强制加班的措施,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呢?答案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高效工作的技能。本节我们逆向思考,不直接告诉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从造成低效的7个行为习惯说起,避免了低效的行为,离高效也就不远了。

第一,只知拼命加班,拿苦劳当功劳

自从阿里宣布996是福报后,加班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事。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在项目失败的时候会说,我们加班都加成这样了,项目还失败,真的没有办法了。这种说法,似乎也得到了许多领导们的理解,而不去复盘项目失败背后深层的原因,导致团队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毫无改进,人为地造成了一种集体性的低效。

正如,贾森·弗里德在《重来》(《Rework》)一书中描述的:“沉迷工作是企业文化中广受赞颂的一种'优良做派’。我们知道工作狂们热衷于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甚至在办公室打地铺。这些人以累死在项目中为荣,对他们来说,再大的工作量也不在话下。工作狂往往不得要领,他们花费大把时间去解决问题,他们以为能靠蛮力来弥补思维上的惰性,其结果就是折腾出一堆粗略无用的解决方案。”

总结一下,长期拼命加班,就是用勤奋来掩盖效率低下的表现。一直拼命加班,哪里还有时间思考和实践,不仅毁了身体,真正重要的东西——思维和认知方式也无法升级和迭代。

只要工作不是劳动密集型,这种用加班来掩盖懒得思考的习惯就要趁早改正。而且,靠积攒工时赚取来的职场地位,早晚会被取代。

第二,许多人把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10年

在自我提升之路上,大部分人很容易原地踏步转圈圈,转了半天也走不出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之前看过一篇报道,某国企收费站员工,工作了10年,准备离开体制寻找机会,但她唯一的技能就是收银,可想而知,她后来的求职之路有多坎坷。

正如知名产品人梁宁所说,要把自己这个个体当成产品,甚至是一家小微企业来经营,你就是你自己的CEO。那么,你就会去思考,行业的大趋势是什么?你具备什么样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你能为你的客户(同事、主管、老板)提供什么价值?这些价值是否对得起你的工资?如何进行自我提升,让自己这个公司更值钱?

把自己当成产品来打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发生了改变,也更容易正视“自己”这个产品的缺点,放下矫情的“自我”,在平和的情绪当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不断迭代升级。

第三,计划的颗粒度太粗

职场人士都有做计划的习惯,然而计划的完成率大都差强人意。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100%完成计划的是大神,70%完成计划的是牛人,50%完成计划的是精英,30%完成计划的是正常人,而10%完成计划的是之前的我。

曾有人半开玩笑地说:“2020年的计划:搞定2019年那些原定于2018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2017年时要完成2016年计划的诺言。”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深刻地揭示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残酷真相。

那么,如何改进呢?很简单,只需把粗颗粒度的计划换成细颗粒度的计划,分解再分解即可。例如,与开发人员沟通需求这个计划可以分解成与开发同事约在下午5点的休息区碰面,具体讨论5.0版本的feed流展示问题。需求是在App首页显示十条消息,前五条消息按照阅读量排列,后五条按照评论数排列……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画面感?虽然做计划时要多写几行字,但执行时大脑只要根据指令无脑执行即可,可以大大节省珍贵的认知资源。大脑处理任务的方式是单线程的,要么“思考做什么”,要么“立即行动”,当我们在计划表上详细列出步骤时,就为大脑扫清了“思考该做什么”的障碍,自然就能“立即行动”。

第四,疯狂“输入”但从不“输出”

关于如何高效学习的话题,在本书后续章节里会详细介绍,这里只抛出个概念。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很多,无论是阅读文章还是书籍,听音频还是上网课,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但是,通过这些方式来学习,你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效果如何呢?恐怕大多数人会说,花了不少钱,总觉得对自己提升不大。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是学习方法不够高效。

在众多的学习方法当中,费曼学习法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高效学习方法。所谓费曼学习法,就是当你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老师,用最简单的、浅显直白的话复述表达复杂深奥的知识,最好不要用行业术语,让非行业内的人也能听懂。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最好想象你是在给一个80多岁或者8岁的小孩子去讲,甚至他们都能听懂。例如,你自诩是技术高手,那么尝试向外行解释区块链、边缘计算、原子计算,看看能不能用几句话说明白?仔细想想,其实做到并不容易。

第五,目标远大,行动滞后

完美是完成的敌人。追求完美,在这个世界里本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可惜变成了拖延的挡箭牌。就拿写程序来说,笔者一直想写一个JAVA Web的开发框架并将它开源,可是每当动手的时候,总是觉得架构分层没做好、代码结构不优雅,于是迟迟不能完成。

而反观那些不求做到100分,先做个80分甚至60分的人,差距已经被拉开。笔者的一位好朋友在GitHub上发布了自己的开发框架,并根据网友的反馈不断迭代,现在已经收获几百个star了,被数万开发者用于搭建简易项目,他的个人影响力也随之提升。

所以,先发优势很重要,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在想得非常完善之后再做就能成功的。与其纠结细节,不如先行动起来,好歹先破局,搭建一个粗糙的框架,之后再一步一步优化升级也不迟。

总之,越希望结果完美,离完成就越远。

第六,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

人类在发明语言之前就有了社交,可惜大多数职场人不明白许多社交实际上都是无效社交。什么是无效社交?如果和对方交往时无法进行大体上等价的价值交换,那就是无效社交。社交的本质是一种交换,这个交换可以是金钱、资源、人脉、感情等。

无效社交有两种常见形式:对方无法为你提供价值,但你舍不得不理他(她);你无法为对方提供价值,但你又忍不住想抱大腿。前者叫“拎不清”,后者叫“巴结人”。

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种“晒”,如有的人经常晒自己和大佬在饭局上觥筹交错、光鲜亮丽,但我觉得这是典型的无效社交。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很容易使人陷入“我认识很多大佬,所以我也是个大佬”的幻觉中,特别影响自我认知和自我实力的积累。而且,以为交换个名片、吃过一顿饭就能获得大佬的青睐与提携,真相只有一句话:你没用的时候,认识谁都没有用。

所以,有与大佬合照和换名片的功夫,还不如扎扎实实做业务,闲暇时多看几本书,把能力搞上去,争取有一天能为大佬提供一点价值,双方各取所需,你不用“巴结”,大佬也不会轻视你,双赢。

第七,不会休息

工作是为了赚钱,休息是为了积攒力气去赚更多钱。可惜不是每个人都会休息,笔者之前很爱加班,为了奖励自己的辛苦,周末一般在家躺两天,然而到了周一,依然没有工作的状态,这就是职场上常说的“周末综合症”,非常影响工作效率。原来我是一个不会休息的人。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大脑休息才是真正的休息,而很多人只是身体在休息。

大脑是一个重量仅仅占体重2%,却消耗着身体20%能量的“大胃王”。而且,令人心塞的是,它消耗掉的能量并没有用来“干正事”,而是大量花在了一个叫“预设模式网络(Default Mode-Network,简称DMN)”的大脑回路中。

DMN会在大脑未执行有意识活动时自动进行基本操作,就像汽车挂空挡怠速,白白浪费油钱。只要不抑制它,它会源源不断地吃掉大脑能量,让大脑疲惫不堪,睡再多也缓不过来。

“正念呼吸法”可以让大脑真正得到休息,具体做法就不展开了。感觉疲惫的时候,不妨抽五分钟做一下,给大脑加加油。

以上就是低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如果能够在平时工作中避免以上低效的行为习惯,相信一定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事半功倍的职场高效能人士。

以上内容,摘自畅销书《技术人修炼之道》,作者黄哲铿,曾担任1号店 技术总监、壹药网 技术副总裁、海尔农业电商CTO,出版过畅销书《技术管理之巅》,擅长互联网大型系统研发、大型技术团队治理、区块链创新等。


Sound of Silence 音乐: 王晰;李琦;鞠红川 - 声入人心 第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占几个?
低效能工作者的5个坏习惯
低效能经理人的七个坏习惯
大学生【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长期拼命加班...
职场混日子=出局,背后是执行力弱的痛。7种武器助你习惯养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