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人之道,凡圣之别
中国人讲究入世和出世之道。
一般来说,可以从人们对“天”、“人”态度看出凡圣之间的差别。
凡夫:怨天尤人。穷则哭天,痛则抢地,一不顺心即抱怨他人,这是我们凡夫最基本的心态。
儒家圣人:知天尽人。知天,即是知天命,不知天命则无以为君子。尽人,即是尽人事,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儒者,人之所需也,所以儒家是最入世的,一切以人为本。
道家圣人:顺天应人。儒道两家的共同点是都以天命为最高,但儒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道家相对强调天命的绝对主宰性。道家认为,人应该无为,以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成为真人、至人,亦即是神仙。所以《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佛家圣人:悲天悯人。在佛家看来,天地都不过是妄念的产物,一切事物皆具有空性。虽然中国人很早就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四相、八卦、万物',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但基本上是以天地作为人类即万物的主宰。佛家看似最消极,其实它才是真正强调个人的主动性的。佛家认为,一切唯心造,宇宙万物(包括天地)皆是人心的产物。世界上原本只有一样东西,叫做真心(也叫做佛性),真心是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也是永恒光明的。但由于真心明极而生妄动(这与《易经》中“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变易”观点是一致的),由一念妄动而产生无明,由无明而产生世界万物。佛家认为,天地与人、神仙,都处在六道轮回当中,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都是值得悲悯的。而人通过在人世间的修炼,则可以激发自身本具的佛性,去妄存真,最终觉悟。
儒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家说:人皆可以修道成仙;佛家说:人皆可以成佛作祖。虽然我们身为凡人,只要肯努力,皆可以成为圣贤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讲何为“天人合一”(二)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中华文化笔记30,理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三家人生修养指要
张跃月:扬雄美学与自然哲学的统一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