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饶阳护士在武汉
疫情之下做我们能做的,做我们该做的!我们是河北省饶阳县人民医院的普通护士,目前正在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江岸区塔子湖健身中心)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有人说我们是英雄,是“逆行者”,其实我们就是一名护士,面对疫情,面对感染者,我们也有过担忧和恐惧,但是当我们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瞬间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

神经外科护士赵雪丽

2020年2月9日上午9:30我正在医院隔离病房值班,突然有紧急电话,我接过电话,里面传来许培培副院长急切的声音:“雪丽,你之前报名去支援武汉,现在单位组织人员援鄂,你考虑一下你有什么困难吗?”我想都没想,随即跟领导汇报道:“我没有任何困难,我随时到位。” 在我们神经外科里,只有我单身未嫁,其他同事姊妹有的正在孕期,有的孩子还小,这个时期我冲上战场,理所应当,义无反顾!

当我把确定去武汉的消息告诉我的母亲时,妈妈一下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我含着泪水告诉妈妈“我已长大,我会做好防护,请勿挂念,我一定平安归来”。妈妈想做顿饭给我送别,但时间不允许,我亦没敢回家,我不能想象面对流泪的母亲,我是否还能有去战场的勇气。我不想看到母亲的泪水,也不想让母亲看到我的泪水。

急救中心副护士长耿雅娜

这一天我正在一线值班,疫情时期急救中心工作量很大,上午突然接到许院长的电话:“雅娜,你之前报名去支援武汉,现在单位组织人员援鄂,你考虑一下你有什么困难吗?”“没有困难,我随时可以到位。”

随后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跟她说明了事情的经过,母亲沉默了一会表示理解,但能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有明显的哽咽。平时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让我和母亲都明白,我们都要勇敢、坚强,为了疫区的患者都能平安出院、回家团圆。出发前,母亲特意来医院送别,没有太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包含了母亲的不舍,眼泪在妈妈眼里打转,我知道她是为了能让我安心出发。

呼吸内科护士许春雪

虽然我们县还没有新冠确诊病人,但我们医院接收了一批疫区返家发热人员,正在传染病房隔离观察治疗。2月9日上午,我刚刚结束隔离病房的夜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 “春雪,我是许培培,你之前报名去支援武汉,现在单位组织人员援鄂,你考虑一下你有什么困难吗?”我随即回复领导:“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随时到位。”放下电话面对老实本分的家人,跟他们说了电话的内容,她们沉默了一会说:“从你学医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既然你决定要去,我们就支持你的决定,你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临别前的一个拥抱,却饱含了家人最深沉的爱。

选择去武汉家人都知道可能面临的危险,也许这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但对于我们的选择,家人们还是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就像他们早已默默理解我们为何早出晚归,为何不能按时下班,因为这都是工作需要。

这一天在送行和嘱托中度过,同事和领导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注意防护,平安归来。在家里我们没有流眼泪,在欢送会上我们也没有流眼泪,在正定机场,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们三个人抱在一起哭了。因为我们不知武汉的疫情到底有多严重,我们是否能平安回来,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家等我们平安归来。“我还没有找男朋友”,“我还没有结婚” ,“我和闺蜜的西藏之行还没有完成”……“我要平安回来!”

飞机抵达武汉之后,专车把我们送到宾馆,宾馆的管理井然有序,生活保障和服务也很贴心。对于医疗队,服务人员很客气。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后勤保障超乎我们的想象。

我们并没有立刻投入“战斗”,我们也不知道将要被分配到什么地方。尽管大家都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但是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机会并不多,对防护知识和手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岗之前,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防护服穿脱练习,大家都很专注和认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护目镜和口罩的穿脱顺序和注意事项,我们反复练习,没人敢掉以轻心。

2月12号接到通知,我们被分配到了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江岸区塔子湖健身中心),这是个临时搭建的医院,专门负责接收轻症患者。看到这些心里有些踏实,因为患者病情不严重;但也有担忧,因为这里的患者很多,防护工作和护理工作必须都要做好。

2月14日夜间12点30,我们从酒店出发,开始了衡水一队(由19人组成的小团队)的第一次值班,凌晨两点到早上八点,这也是我们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么多传染病患者。

根据别人前期经验,我们小队做了充足准备,晚饭不敢多吃,水也不敢多喝,到了更衣室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眼前就已经一片模糊了,护目镜上都是雾气,因为后半夜会冷,穿的衣服比较多,防护服不透气,还没进舱我们的衣服就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接班时间到了,我们依次沿着清洁区、半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眼前的场景让我们震惊。

我们没见过这样的医院,同一空间内这么多患者,床与床之间依次排开,目测间距约为1米。虽然患者很多、空间很大,有的在休息,有的还在看手机,现场条件很艰苦但是很有序。我们5个人一组,在A区负责108张床位,接班后我们熟悉了一下病区环境和病人情况以及他们的床号,并告诉他们不舒服的话就找我们,他们很好,经常会说谢谢。

为了避免面部暴露,护目镜压的紧紧的,双层的口罩外面是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这是我们第一次“全副武装”工作,还没一个小时我们就开始感觉有点呼吸费力、恶心,赶紧转移注意力,调整自己。

工作中,大家彼此之间也会互相帮忙照顾,因为穿成这样别说工作就是走路都不容易。

第一次在这里值夜班,当我们一层一层脱掉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的时候,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感觉好开心,然后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脸上一道道的勒痕,戴上口罩遮住痕迹,走出更衣室。这个夜班,从出发,到下班,整整10个小时。

身穿防护服工作,不能做的事情太多,不能多喝水、不能去厕所、不能动作幅度过大。此外,还要时刻注意防护是否到位,防止隔离衣被刮破,可以说是“负重”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但是我们的患者更需要关怀,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很特殊,除了常规的查体、量体温等诊疗之外,我们更重要的工作是患者的身心护理。

患者中有的家人被隔离,有的失去家人,这里的患者没有家属陪伴,护理人员还要承担起对他们部分生活的照料。2月16日早上八点我们第二次进舱,正常的交接班之后有个患者过来要口罩,她走过去以后,组长告诉我们,她的老公现在在重症病房,要时刻关注她的情绪。为了不让她情绪低落,我们几个护士鼓励大家一起运动,让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鼓舞大家,一起加油。看到她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她们也很愿意和我们交谈,聊天,像家人一般。

如今,我们来到这里已经10天了,尽管这里的饭菜没家里的可口,工作压力也很大,身穿防护服十分不舒服,可是看到患者出院,看到她们能平安,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我们人在前线,后方的人心也在前线,回到宾馆,每天都会接到罗会选院长发来的询问信息,从生活吃饭睡觉到具体工作内容都一一问道,就像一位家长在询问一个远方的孩子,你们工作累不累?吃的好不好?有没有做好防护?为了让我们医护人员安心工作,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组织去慰问我们的家人,医院也有专人每天联系、沟通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我们支援武汉人民,有你们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在这里很安心。

我们是护士,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只是在做我们应该做的,在做我们的工作!

我们在武汉方舱医院,不要问归期,

待疫情结束,必平安回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方舱医院当护士
沧县医院援鄂日志
诗书画 | 弱水吟:从阴云里透出了一束光
【最美中医药人】休舱待命,等我回家!
【你有多美】方舱医院护士:10个小时坚守与忍耐,居然我都能做到
全球确诊超100万:疫情太残酷,谢谢你,中国90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