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校长的压力和挑战—专访清华附中校长 王殿军[转]

中学校长的压力和挑战—专访清华附中校长 王殿军[转]  

 

  

【导读】培养人应该有一个规律,虽然清华附中力争按照这个规律做,但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按照规律做。因为现在整个体制和机制制约着你,社会上的不良倾向以及家长不是特别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都在挤压着你,使得你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这个教育,这实际上是比较痛苦的事。你明知道正确的方向是南,但是大家都希望你往北。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人或者一个政府机构,我们做一件事情,凡是老百姓都不同意的我们就不做,凡是老百姓都同意的我们就做。这样的话,我觉得就不需要有领导了。作为校长,什么样的挑战最大?一种是,你明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是最好的,结果你做不到;另一种是,你明明知道他是个人才,但是你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体制没有把他培养好,你的心在流血。

精彩语录:你要是不懂,你的痛苦就会比较少。

培养人应该有一个规律,虽然清华附中力争按照这个规律做,但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按照规律做。因为现在整个体制和机制制约着你,社会上的不良倾向以及家长不是特别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都在挤压着你,使得你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这个教育,这实际上是比较痛苦的事。你明知道正确的方向是南,但是大家都希望你往北。

训练做题是一个简单的重复的强化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他的创造性是一个破坏,甚至会破会他的学习兴趣。

我觉得,应该允许比较好的中学和大学之间,打破那种单一的高考选拔体制,允许一部分孩子可以不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当然我们要有一个严格的选拔机制、培养方式和评价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提倡高中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提倡有条件的中学和大学进行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这是非常好的理念,但是要真正实现,还得需要有一个全国一盘棋的设计和思考。

现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比例是相当高了。既然比例这么高,我们就应该让阶段之间的考试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变得不那么重要,就是说要减弱小升初、中考的作用,而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

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人或者一个政府机构,我们做一件事情,凡是老百姓都不同意的我们就不做,凡是老百姓都同意的我们就做。这样的话,我觉得就不需要有领导了。

科学,不见得是大家都认可的。因为科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民众的认知。

作为校长,什么样的挑战最大?一种是,你明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是最好的,结果你做不到;另一种是,你明明知道他是个人才,但是你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体制没有把他培养好,你的心在流血。

从教育角度来讲,家长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比校长、老师更懂得孩子的教育,不要这么想。


【陈志文】:作为校长,肯定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压力。你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或者说你认为最艰难的是什么?

【王殿军】:可能每个校长压力都挺大,你们经常在教育行业,应该比较了解。我一直觉得,你要是不懂,你的痛苦就会比较少。我可能有点说大话了,但至少我自己对教育是热爱的,是做深入思考的。

我认为培养人应该有一个规律,虽然清华附中力争按照这个规律做,但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按照规律做。因为现在整个体制和机制制约着你,社会上的不良倾向以及家长不是特别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都在挤压着你,使得你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这个教育,这实际上是比较痛苦的事。你明知道正确的方向是南,但是大家都希望你往北。

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压力。大家都说,现在的优质教育资源,似乎越发展越短缺了。这也导致现在的学校竞争非常激烈,学校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升学压力。社会关注的一些指标对我们也很有压力。但是,这些压力每个学校都有,我倒觉得这不是最难受的,因为每个学校都得面对,每个校长都有这样的压力。作为校长,肯定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这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真正的困难来自培养人才的时候。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是‘杰出人才培养’。像清华附中每年送到清华、北大有六七十个人。按道理来讲,中学前十、二十名那些特别优秀的孩子,有天赋的孩子,完全具有进入清华、北大的水平,这你应该认可。所以,他们应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当中,比如做一些研究、好好发展自己的特长等。但是,你不能让他这么做,因为他要参加高考。你还得让他一遍一遍做练习,做特别多的题,要训练考试。没有非常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在高考中,就不可能达到几乎不出错的水平。我认为训练做题是一个简单的重复的强化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他的创造性是一个破坏,甚至会破会他的学习兴趣。尽管你知道这些,但是你依然不得不这么做。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刚才听刘博士说到‘创新人才培养’。我觉得清华附中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在清华园里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在一起,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可以到。对于那些特别拔尖的孩子,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我希望他们能够从现行的应试体系里解放出来。我不知道用这个词合不合适。粗略估计一下,初三至少可以节省半年时间。现在的初三基本上有半年时间都在做这种训练,不能说一点意义没有,但是意义很小,是在浪费他的精力和时间。高三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这些最优秀人的时间应该更宝贵。关键是做这些练习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双重损失。一是损失时间;二是损害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丧失培养他们特长的时机,这个损失可就大了。所以我觉得,应该允许比较好的中学和大学之间,打破那种单一的高考选拔体制,允许一部分孩子可以不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当然我们要有一个严格的选拔机制、培养方式和评价机制。不能因为校长觉得谁优秀,谁就进清华,不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要有一套选拔规则,有一套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也参与培养、参与评价。经过多个层面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最终他不必要通过单一的高考,就可以升入理想的大学。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一部分孩子应该这样。

一般情况下,因为中国教育资源有限,人口众多,大学入学率相对比较低,人才培养还是应该按照大的体制进行。但是,体制设计一定要有区分。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培养任务来决定是否需要参加高考。比如说三本、高职高专等,现在上的人就不是很多,但是国家需要大量的这些人才,我们不一定非得让这些孩子也参加高考。你想,教育部出一张卷子,既要考哪些天才考出水平,又要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的成绩说的过去,要做到这个非常难,要瞻前顾后。应该是前面一部分学生省略掉,没有必要参加高考,直接上大学。程序设计合理的时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便十个里面有两个看走眼的,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们保了8个,他们未来最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陈志文】:不用八个,十个里面有两个成功就可以了。

【王殿军】:您要求比较低。而底下那些学生,他们也知道成为杰出人才、领军人物的希望不是太大,他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的、懂技术的人才,那也不用参加高考,直接上高职高专。

【陈志文】:你在这方面有没有做什么样的努力、规划或者工作?

【王殿军】:正在努力,我们自己正在设计一个方案。

《教育规划纲要》提倡高中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提倡有条件的中学和大学进行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这是非常好的理念,但是要真正实现,还得需要有一个全国一盘棋的设计和思考。把这个完全交给中学自己去做,会比较困难。比如说,中学去去审批或者干什么都会有很多的社会压力。

从教育部门来讲,既然《教育规划纲要》写了这件事,就应该组织一套人马仔细研究一个全国基本统一的大的框架。就是说,关于选拔方式、培养模式、输送渠道等,要有一个大的框架。但是具体的小的方面,各个学校可以有各个学校的特点。像我们和清华大学在一起,我们更多地依赖于大学。

人才培养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各个学段脱节太严重。现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比例是相当高了。既然比例这么高,我们就应该让阶段之间的考试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变得不那么重要,就是说要减弱小升初、中考的作用,而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要没有中考,初中学生到高中,就不用为中考复习折腾半年了,包括高考也一样。

将来的人才培养,各个阶段之间要尽可能的联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是高中阶段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仅仅依赖高中的师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像法国、像欧洲一些国家一样,有大学预科。给预科学生上课的主力实际上是大学教授。这些大学教授是经过特殊的选拔和培训的,对中学教育是了解的,而不是纯粹的随便从大学找的。像我们原来的全国理科实验班,主科老师主要是大学教授。这些教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陈志文】:全国理科实验班阶段有什么经验是可以为后面所参考、遵循的?

【王殿军】:基本上他们两年就读完高中所有课程了,学的非常好;第三年,基本上就是到大学选课。高中前两年期间,好多课程也都是大学教授来上。

我不能说所有大学教授都比中学老师水平好,但是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中学老师在培养孩子的心理,人格、习惯等各方面全面的培养上,可能经验更加丰富一些;但是在对学生未来事业的指导、学科的理解等方面,大学教师有自己的优势。这两边结合一下更好。

【陈志文】:这里面人才选拔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王殿军】:对,最难的就是选拔。

【陈志文】:就像你刚才所说,人才培养的理念如果到位,就没有大问题。但是,在中国有一种文化叫道德洁癖,比如说针对选拔,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社会舆论批判高考,说高考万恶的不得了;另一方面,社会又对非分数这把尺子争议非常大,一旦不用这把尺子,就会有各种各样恶意的猜测或想法。事实上也的确有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王殿军】:对。我是这样想的,考试肯定还是要考的。就比如,从初中到高中选择进入‘杰出人才培养’的学生,我肯定是要考试的。但是分数在选拔人才里面只是一个参考,我会设一个分数底线。你也不能太差,不可能考试全不及格最后却进入到‘杰出人才培养’里。

【陈志文】:这就不叫杰出人才了。

【王殿军】:对,杰出人才的考试水平也是很高的。但仅仅是考试水平高,还不能认为是杰出人才。考试后,还有面试,有智力测验,甚至有心理方面专家的介入。总之,选拔人才要从综合素质来考虑。比如面试的时候,我和你交谈,我要看看你有没有追求、有没有理想、有没有坚韧的意志等。

在分数过关的基础上选。不要出现相差一两分,录取却差别很大的情况。不能说,高考我比你多一分,结果我上清华了,你就没有。一分决定是否上大学有点太大了。完全可以定个底线分数,比如600分。考清华600分以上的很多,600已经很不容易了。只要达到600分,剩下的就不要太看重分数,而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到600分的话,知识基础等已经满足清华大学的需求了。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选拔的人才,比如说学生人品怎样、表达能力怎么样、有没有追求等。

当然,你刚才提到的道德洁癖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大家都会面临的。当我们这样做了之后,社会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说‘这里面有走后门’等。‘走后门’是全世界的公共问题,不可能说中国人全部解决。但是,总体来讲,如果我们选拔的程序公开透明,这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另外,我认为,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人或者一个政府机构,我们做一件事情,凡是老百姓都不同意的我们就不做,凡是老百姓都同意的我们就做。这样的话,我觉得就不需要有领导了。做什么事情的话,就搞一个全民公决、全民投票。我觉得之所以领导是领导,肯定有他的道理。当然,我不是看不起中国老百姓,我自己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但是我觉得我不是专家,说教育方面我是,但要说互联网我不是专家。那互联网的发展是听专家的还是听全国劳动人民投票?因为老百姓有懂的、也有不懂的。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考虑到群众的接受能力,考虑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但是更应该考虑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更应该尊重一个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

什么叫科学发展?科学,不见得是大家都认可的。因为科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民众的认知。哥白尼坚持太阳中心说,却被烧死了。在外界都认为他是歪理邪说的时候,哥白尼坚持了真理。很多时候,人就要有勇气做该做的正确的事,而不能顾及那么多。

【陈志文】:这个需要各种勇气。对于决策机构的领导来说,需要有更多的勇气。

【刘华蓉】:清华附中跟别的中学不太一样,自己有初中,而且背靠清华大学,有没有衔接上的优势?

【王殿军】:我也想做衔接,但是这得经过批准。每年我们的初中经过中考,起码有200左右的学生考上清华附的高中。

【刘华蓉】:现在初中有多少人?

【王殿军】:初中将近400。400左右的学生有200考上清华附的高中。按比例来说,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或者两年,保持在年级前100名的学生应该可以直接上高中。当然,我们有一套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全优,然后各学科的成绩,包括体育、音乐等全在年级前一百名。能不能这100名不参加中考,直接上高中?我觉得完全可以。你让他复习考试,他也能考上。但是复习中考的时间节省下来发展点别的,多好。比如,做点科技,发展点综合素质,这个有什么不好呢?

【刘华蓉】:你有没有这种愿望?

【王殿军】:我当然有这种愿望,但是这得要有授权。

北京市现在初中直升高中的很少,像101中学、十一学校等有直升。等清华附去申请直升的时候,已经不再授理了。教育有时候也需要机遇,清华附相当于说没有抓住这个机遇。

实际上,不是说我想怎么样,而是我觉得这样可以拯救一批优秀的孩子,使他们少做一些效率特别低的事情。从清华附中建立起,历任校长都把为大学输送优秀人才作为清华附中承担的责任,我们也一直在做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一条龙的努力。

【陈志文】:这是中国特色。

【王殿军】:如果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部分优秀孩子能够真正实现一条龙,我觉得坚持若干年,绝对会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

【陈志文】:我特别能理解王校长的难处,知道怎么做,但是,即便作为大学附中的校长,也很难做到,那就更别提其他不是附中的学校了。

【王殿军】:那就更难了。作为校长,什么样的挑战最大?一种是,你明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是最好的,结果你做不到;另一种是,你明明知道他是个人才,但是你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体制没有把他培养好,你的心在流血。

【陈志文】:那是最难受的,就跟你刚才说的那个在北大念书的孩子,我相信你心里肯定特别难受。

【王殿军】:我曾给教育部领导写信,说:这么优秀的孩子在国外都是当宝贝的。他很有可能是未来数学界的一颗新星,可能是中国的菲尔兹奖获得者。而我们的现行体制却让他撞的头破血流,甚至连毕业证都拿不到。你说我们这个培养体制还不去检讨。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陈志文】:所以说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问题。

【王殿军】:有时候光有勇气是不够的。你再有勇气,规则也不是我能够决定的。

【陈志文】:这是非常麻烦的事。真的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会很气愤,到一定的年龄时,只有暗自伤心了。

【王殿军】:就是这样。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保护这批优秀孩子,给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但是要给一个本质性的改变,那不是我能做到的。

【刘华蓉】:规划纲要提出来,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这不是简单的因材施教的问题。因材施教在学校内部就可以做,比如调整育人模式、调整课程等,但是,选拔人才、一条龙培养人才这不是说你说做就能做得了的。

【陈志文】:校长面临的第一大难处和挑战,是所谓体制上或机制上的问题,这是最难逾越和突破的。第二个难题,我猜测,就是家长了吧?

【王殿军】:现在清华附的大部分家长,尤其像清华附中高中学生的家长,也包括初中的一些家长,他们的理念实际上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甚至也超出了我们的一些政策。

 清华附有些孩子特别优秀。他为什么选择到清华附中来?他完全可以有别的选择。他们就是觉得,相对而言,清华附中比较尊重教育规律。孩子如果在这儿培养,会比较大气。清华附的整个气氛比较好,不是一天到晚把孩子们看的紧紧的,让孩子在强化的高压力下做题。当然你要说一点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中学都要追求升学率。谁不抓升学率,那校长就别干了,也就没有学生愿意来了。但是,清华附在抓好升学率的同时,还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说,在别的方面也能坚持底线。这一点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的。

 现在有些家长的理念是:‘就这么一个孩子,孩子一生幸福和健康最重要’。孩子将来到底能上什么大学,家长并不是十分在意。只要学校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孩子健康、阳光、大气,综合素质更重要一些。

【陈志文】:这么多年,我对家长这方面深有感触。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很多东西都需要家长。现在的家长需要重新恢复再教育。家长的理念对学校形成很大的制约和压力,社会评价的核心实际就是家长评价。

【刘华蓉】:不同学校面对的家长也是不一样的。像清华附中这样的学校,一般来讲,孩子家长文化层次都比较高,肯定会认同王校长讲的观点。可能现在对王校长来说,家长或者说家长的观念不是压力的最大来源,反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家长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

【王殿军】:对,我们应该承担起引导家长的责任。我们坚持走正确的道路,家长就会慢慢理解。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慢慢地也会理解。我们不能说简单地去讨好家长。

【刘华蓉】:王校长,清华附的孩子课外上辅导班的情况怎么样?我上次去一个学校,学校管实验班的主任跟我讲,实验班的孩子刚开始都上辅导班,周六上辅导班。然后学校老师就讲说,辅导班的老师还不如学校的老师呢,要求实验班的孩子都不要上辅导班。现在,实验班的孩子一个上辅导班的都没有。王校长,清华附的情况怎样呢?

【王殿军】:我们不会特别关注这件事。我们学校的氛围就是,不会对学生或者家长关注到那种程度。清华附很多孩子都不上辅导班。我的观点就是,清华附设计的培养方案已经足够,我们教这么多,没有必要去上辅导班了。

【刘华蓉】:就是说,他不去上辅导班,也没有问题。

【王殿军】:既然你选择了这个学校,就要充分信任这个学校和老师。你一方面选择了这个学校,一方面心里又打鼓、怀疑这个学校,作业少了也担心。这是对学校的不信任。从教育角度来讲,家长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比校长、老师更懂得孩子的教育,不要这么想。

 我认为,家长的职责就是把家庭氛围营造好,营造一个非常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孩子身处其中没有压力。至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则要做好表率。家里经常打打闹闹、吵吵闹闹,整日和朋友打麻将、玩游戏,这肯定是不行的。孩子在辛苦地学习,家长却天天在玩,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对于家长来说,家庭那种健康、阳光、和谐向上的气氛造好了,别的就不用不管了。孩子的教育就交给学校吧,老师会告诉他该学什么,该怎么学。

 我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上过辅导班,她唯一上过的就是英语。为什么上英语辅导班呢?因为她是四年级的时候跟我一起来的北京,在我们老家英语课开的比较晚,三年级开英语课,但是北京是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所以她到学校后英语就比别的孩子落后一个台阶。需要利用短时间赶上,所以才上了一个英语的辅导班。但是之后,她再也没有上过辅导班了,学科的从来没有上过。我们附中好多孩子从来都不上。

 当有一个学科,你感觉离大家距离远了,被落下了,甚至上课都听不懂的时候,你可以想个办法,利用暑假或什么时候把这个课赶快补起来,追上大家。这种辅导班是应该的。

 但是上那种基本跟课堂教学同步的辅导班,我认为没有意义。因为课后这种一对一的同步辅导会让孩子产生依赖,他会觉得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课后给辅导老师,从而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好好听课,本来学校的老师讲解的都特别细。因为有同步辅导,孩子上课时就随便听听。这样的话,在学校上课时他没有系统地听课,基本上是夹生饭;第二遍课后同步辅导的时候一知半解。相当于脚踩两只船,最后都没有踩稳。还不如一心一意跟着老师的节奏,跟着大波走,这是最安全的方式。

 转自:http://zjhcyyz.blog.163.com/blog/static/20624213720157223575655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不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未来基础教育还会在原地徘徊
育人者:王殿军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我为什么不做大学教授,要做中学校长?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
小学生需要学“奥数”吗?听听清华附中校长怎么说,家长别瞎折腾
清华附小校长:这5件事,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