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津梁】打破写作思维惯性

在写作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思维,一方面让我们的写作轻车熟路,另一方面思维惯性又会禁锢写作创新。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努力打破思维惯性,避免模式化、套路化,才能写出有思想、展才情、显个性的佳作。

一、打破审题立意的思维惯性

高考作文不能偏离题意,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考生在以往训练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认知与思维习惯会发挥作用,将考生导向自己熟悉的“套路”上,自觉不知觉地沿着思维的“惯性”去思考。要想打破思维定势,在审题立意上就要花一番去陈取新、去浅取深、去粗取精的功夫。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元·陈绎曾《文说》引戴师初语)也就是说,首先想到的立意往往是惯性思维的结果,是毫无新意的“陈言”;进一步思考,想到的是合正道、非虚妄的“正语”;继续深入思考,才能想到精深的立意。有了精深的立意,文章才能避免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独特的感受、独立的思想。例如,以“小议'短视频’”为题,如果确立“要正确对待短视频”“短视频要辩证看”“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短视频”这类空泛的观点,就是“陈言”“正语”,看不出考生的独立思考,把“短视频”换成“互联网”“手机”“电子游戏”“共享单车”等其他对象都行,仿佛是“万能”的观点,其实给人“无能”的印象,是思维懒惰的表现。进一步思考,确立“让丰富多彩的健康短视频满足人民大众多元化的需求”这样的中心论点,就精彩多了。

有一道高考作文题,作文材料先简要陈述齐桓公与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史实,接着有如下评说: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后人称颂”“孔子说”“司马迁说”分别评说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各自的可贵之处。任选其一立意,角度都是多种多样的。着眼于齐桓公,立意为“唯才是用成就伟业”“宽容大度不计前嫌”固然也行,但深入思考,齐桓公的“唯才是举”与“宽容大度”与众不同,他宽容、任用的是曾经用箭射杀自己的管仲,因此,如果立意为“化仇敌为股肱(化阻力为助力)”就更为深刻。着眼于管仲,立意为“人才就是力量”“英雄幸有用武之地”固然也行,但管仲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辅佐公子纠时尽忠尽责,尽力对付公子小白,公子纠死后,他辅佐公子小白也是尽忠尽责,因此,立意为“尽忠尽责成就伟业”就更为精深。着眼于鲍叔,立意为“为国荐贤善莫大焉“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人贵有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固然也行,但鲍叔辅佐的公子小白即位,他功不可没自然得势,而他本来也是人才,却推举管仲而甘居其下,本是千里马却甘当伯乐,因此,立意为“千里马贵有伯乐精神”更能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篇深受好评的考场佳作《“千里马”的伯乐精神》,认为伯乐“只有在自己的领域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更会有一双全面评估千里马的慧眼”,“鲍叔大胆举荐管仲,萧何月下追赶韩信,欧阳修大力栽培苏轼,他们绝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被迫选择他人,相反,正是因为自身实力强大而更能认识到奇才的珍贵难得”;认为“伯乐精神最可贵之处,是谦逊的态度和重才之精神”,“若鲍叔深知管仲之才但心生嫉妒,其至产生加害之心,历史结局也许会就此改写”。进而强调,“当我居于高处时,我是奋进的千里马;当我发现才华高于我的人才时,我甘做助他一臂之力的伯乐,这种伯乐与千里马互相转化的精神,才是国家进步的源源不竭的动力”;联系当下,“奋斗时,我可以是干里马;必要时,我也可以是伯乐——这才是'汇聚中国梦’的正解。”作者深刻、独到的认识,给人启迪。

二、打破选用材料的思维惯性

在使用材料来建构作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用过的材料。有人写记叙文,一再写初中甚至小学时发生的事情;有人写议论文,简直就是“古人开会”。

要打破选用材料的思维惯性,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与时俱进,选用新鲜材料。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

要论证“人生在世要勇于担当”,固然可用蔺相如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不辱使命、文天祥抗元图存,岳飞坚决抗击金兵,戚继光英勇抗击倭寇等事例来论证,固然可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铁肩担道义”(杨继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名言来说理,但如果全文都是古人古事古言古语,与现实与自我没有关联,那就不好了。如果用鲁迅弃医从文以拯救国民灵魂的事例,引用鲁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名言,或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而鞠躬尽瘁的事例,就新鲜一些。如果用邓稼先为了国家核弹事业而离妻别子隐姓埋名20多年,黄旭华为了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攻坚克难30年,南仁东为了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而埋首攻关20余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忍受病魔折磨在云南贫困山区华坪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十多年来让1800多名女孩在此完成高中学业,让一些学生考进名牌大学,这样的事例更新颖,更能充分体现文章为时而著的现实意义。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是有许多新鲜感人的材料可用。

(二)与众不同,选取独特的材料。

有些材料人人皆知,当同学们就同一题目作文时,许多人往往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些材料。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一下子就想到的材料,往往是别人也容易想到的,不要轻易选用;稍加思考就能想到的材料,也别急着使用;再三思考之后才想到的材料,往往才是独特的。

论述要勇于担当,用名人(成人)事例固然不错,但如果用下面的事例,就既新鲜,又独特:在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北京小男孩朱德恩用小号吹响嘹亮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40多个来自太行山区的孩子,用希腊语齐声高唱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颂》,他们通过勤学苦练,自信而自豪地完成了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写努力拼搏、勇于挑战的主题,用中国女排、女足、乒乓、体操、跳水等运动员努力拼搏,让国旗一次次在赛场升起,这样的材料无疑是典型的;而如果用以下事例就很独特:中美混血的美丽姑娘谷爱凌,这个自称“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妞”,毅然放弃不少人中国人千方百计想获得的美国国籍而成为中国公民,加入中国滑雪队,在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最后一跳勇敢挑战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展现了向人类极限挑战的精彩,刷新了此项目的纪录,一举夺冠。

(三)标新立异,从新的角度使用材料。

有些材料内涵丰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这样的材料,避开人们常用的角度而运用于新的角度,能出奇制胜。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自叙少时学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人们常常着眼于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来运用这则材料,其实,还可以运用于新的角度“诚信”。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这个材料可用于“奋斗”“创新”“担当”“中国梦”等方面,而孙振华《伟大的证伪》中,引用杨利伟说的话“从太空的确看不到万里长城”,从一个新的角度表达深刻的主旨:“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被证伪了,往往让人觉得扫兴,甚至有点伤自尊。但是,证伪改变了传统的说法,纠正了谬误观念,敢于证伪和承认事实无论如何比不敢面对现实,自欺欺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但丁的这句名言,人们往往正向引用以论证要自信、勇敢地探索、追求,而有人却反向引用以针砭错误:

有人拿“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拒谏饰非,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

这样灵活引用,让人耳目一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高考11道作文题里到底藏了这些命题趋势,家长一定要知道
【作文帮】准高三收藏!6篇不得不读的2020高考满分作文(内含福利)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集及审题立意点评
思辩话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思维训练——以高考作文为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板块10 写作 课时87 情境任务作文审题立意——审准情境,完成任务
高考满分作文字迹曝光,从小喜欢书法的他,最终书法也让他卷面加了不少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